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分析不同路面状况、不同季节条件下沥青路面的渗水情况,在京秦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做了大量渗水试验。文章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路面状况下,沥青路面渗水系数在一个季节周期内的变化规律,并验证了预防性养护措施能够有效减小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从而降低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坏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渗水系数测试试验对湖南省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渗水系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沥青路面渗水性能的评价方法对沥青路面各面层的渗水性能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了沥青路面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渗水性能差异,提出了沥青混合料不同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检验用的建议指标.最后对路面结构层的透水性能的差异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表明:沥青路面各面层的渗水性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类型更易渗水;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掺入抗车辙剂其渗水性能会有所降低;渗水系数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施工质量变异性造成了渗水系数沿路面横向的分布表现为超车道大于行车道.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5,(9)
建立了多孔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衰变模型,用于预测路面不同位置轮迹带与非轮迹带渗水系数随使用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多孔沥青路面不同位置的渗水系数都在下降,其中外侧路面渗水系数下降较快;同时轮迹带渗水系数的下降速度也快于非轮迹带,使用时间越长,轮迹带与非轮迹带渗水系数的差距也越大。因此对于车道较多、宽度较大的多孔沥青路面,轮迹带与外侧车道的渗水系数是检测与养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季节  周永峰 《公路》2007,(10):81-84
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以及改进的渗水试验,来评价同一种级配不同沥青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渗水性能等,模拟在不同路面横坡度下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横向及竖向渗水系数与横坡度之间的关系,回归了路面横坡度与渗水系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渗水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基于合理的渗水理论选用了适宜的新型渗水仪器,并与现规范仪器进行了性能对比,验证了新型渗水仪试验结果的适用性;然后使用该渗水仪对不同级配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各种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数据做了统计处理,以此为基础并参考国内外技术标准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的统一临界渗水系数;最后通过临界渗水系数与渗水曲线确定了不同沥青混合料满足渗水要求的临界空隙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AC类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渗水系数和空隙率的双重指标控制可以减少路面结构内部的水分蓄积,降低水损坏的发生概率,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渗水是导致路面结构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改善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状况,通过合理的混合料组成设计,对表面层常用AC-13、AC-16沥青混合料进行渗水特性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沥青混合料具有不同的渗水特性,级配变异和结构层厚度对渗水特性有明显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设计.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等级、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排水路面进行功能性养护的研究,得出:环境条件是影响其渗水性能衰减和恢复能力的重要因素。环境条件越差,排水路面渗水性能衰减速率越快,路面需要的养护频率越高。并设计了一种排水路面养护时机的判定方法。研究发现,排水路面养护时机是随路面渗水性能衰减而动态变化的。路面使用时间增加,渗水性能降低,养护频率应增大,且渗水性能较差的路面应采用更高的养护频率。同时,还给出了不同环境条件的排水路面每次养护适宜的清洗抽吸遍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现场空隙率和渗水系数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沥青路面类型的现场空隙率对渗水系数的影响,在满足路面渗水系数要求范围的前提下,提出了不同室内设计空隙率范围时应采用的相应压实度评价标准及路面现场空隙率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预制块铺面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人行道、小区、公园和景区路面铺装,预制块铺面存在大量不连续接缝,致使其渗水特性与传统的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有很大不同。针对混凝土预制块铺面接缝的渗水特性开展试验研究,研究接缝材料和接缝宽度对渗水系数的影响,实测不同类型接缝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渗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预制块铺面的设计渗水系数和渗水量计算方法。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预制块铺面的排水特性,针对混凝土预制块用于高速公路紧急停车道提出典型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路面渗水系数试验的沥青路面综合离析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既能对级配离析又能对温度离析进行评价的离析评价方法,采用一种网格法将沥青路面分成正常区和加密区2个不同的区域,并对其渗水系数进行分析,提出一个以渗水系数作为离析评价指标的综合离析评价方法。依据2个不同区域测定的渗水系数,确定4类离析程度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水损坏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之一,而空隙过大、存在渗水通道是引发水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不同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和渗水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不同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并分别进行了饱水率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渗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饱水率随空隙率增大而增加,且空隙率超过8%时,饱水率快速增加;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随空隙率增大而减小;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渗水系数随着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加,且空隙率大于8%时,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7,(3)
通过采用体积法测定马歇尔试件空隙率及连通空隙率,采用渗水装置测试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并对试验路段跟踪观测,得到了渗水系数与多种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空隙率特别是连通空隙率、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种类、级配类型、沥青掺加量、路面构造深度及路面厚度对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有较大影响;级配越粗、连通空隙率越大、路面构造深度越大、面层厚度较小的沥青混合料渗水能力越好。研究发现连通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的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级配与排水沥青混合料抗堵塞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美国常用的10种OGFC级配成型试件并采用变水头渗水仪进行渗水试验,以粒径0.15~0.3 mm的细砂作为堵塞材料进行逐次堵塞后的渗水试验,建立了表征级配粗细的级配参数R_(15)和堵塞前后不同试件的渗水系数(k)、初始堵塞率(CR_(初始))、二次堵塞率(CR_(二次))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堵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排水沥青混合料级配的粗细对其堵塞前后的渗水系数有着显著的影响;清除堵塞后的渗水系数可恢复到初始渗水系数的69%;CR_(初始)较小时,CR_(二次)大于CR_(初始)的一半,CR_(初始)较大时,CR_(二次)小于CR_(初始)的一半;可以用R_(15)来估计不同时刻的渗水系数和二次堵塞率。  相似文献   

14.
关于渗水处理质量监理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损坏对沥青路面破坏的严重性进行探讨,分析了渗水处理方式的确定方法,并分类阐述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挖方段的渗水问题。  相似文献   

15.
某单位有两辆青岛解放载货汽车(5吨),发动机(型号是6100B型)。该车自1986年购入即发现油底壳有程度不同渗水,没使用,到1988年底经技术人员使用堵漏剂后,可保证使用一年不渗水,于1992~1993年提前大修发动机。目的是解决油底壳渗水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检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提出一种采用路面表面温差评价路面渗水系数的新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渗水系数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相同照射条件下的失水质量、失水率和表面温差;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饱水后沥青路面表面温度随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季节对表面温差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饱水后的试件通过室内模拟太阳辐射照射一段时间后,随着渗水程度的增加表面温差逐渐增大,最大温差值达5.7℃;太阳辐射强度与路面表面温差直接相关,最佳评价时段为9:00~14:00;夏季路面表面温差最大,亦为最佳评价渗水系数季节。  相似文献   

17.
景宏君  梁建红  李跃才  景卫清 《公路工程》2009,34(6):130-134,143
基于非饱和土渗透系数与其强度相关的特性,将黄土视为非饱和土,分析研究不同压密状况对其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在试样土体初始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水气运动联合测试仪进行渗透试验,测定5种不同干密度试样土体的渗透系数。试验研究证明,试样土体干密度不同,其渗气系数变化趋势相同;干密度的变化对土体渗气、渗水系数的影响较大,土体渗气系数和渗水系数均随干密度增大而减小;土体干密度减小,渗水系数随渗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的渗水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原来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中并没有渗水系数的要求。通过AC和SMA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渗水研究,探讨了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理论。指出达西定律可以用于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渗水。对于密实型的沥青混合料,适用的渗水试验是变水头渗水仪。文章采用了改进的渗水仪,研究了常用的AC和SMA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和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渗水系数的变化特性,提出了在配合比设计阶段检验用的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建议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国内外成果对比分析、现场渗水试验,对路面的孔隙渗水规律、接缝渗水规律、裂缝渗水规律和中央分隔带与土路肩渗水规律进行详细探讨。发现孔隙率在5%~8%时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开始渗水,路面与路缘石或预制边沟的接缝具有相当的渗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运营期排水路面渗水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基于现场检测结果,选用排水路面机能恢复车对堵塞最为严重的路段进行现场清洗,并对清洗前后路面渗水系数进行检测。研究表明,排水路面在运营期渗水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与行车道相比,应急车道衰减更显著,桥面应急车道衰减最为严重;排水路面机能恢复车现场清洗效果良好,可有效恢复路面排水性能,桥面应急车道严重堵塞处清洗3~4遍后,渗水系数可恢复到设计要求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