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为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通畅、有序、和谐,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山东省交管部门利用网络媒体及下乡面对面等多种方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创造良好环境。山东省道路通车里程28万公里,其中农村道路里程24.9万公里,占88.9%;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占总量的45.4%、60.8%,农村是稳定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重要方面。2020年以来,山东省公安交管部门认真贯彻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部署要求和"宜昌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2.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浙江省嵊州市的摩托车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1-8月份,全市上报事故584起,其中摩托车事故132起,占交通事故总数的22.6%;死亡19人,占总数的30.16%,摩托车事故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72.7%.  相似文献   

3.
正清明节假期,在公安交管部门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创造了道路交通安全的优异答卷——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5.2%、48.3%,未接报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来之不易的成绩,标志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表明,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有作为、可有更大作为。从风险应对转向风险管控,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共识。"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则"共同告诉我们,虽然安全事故从绝对意义上不可避免,但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 ,我国汽车持有量只占全世界的 1 .9% ,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 1 5 %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 2 0 0 2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77万起 ,死亡人数1 0 .9万人。 2 0 0 3年 1至 1 0月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56 .6万起 ,死亡人数 8.56万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提出预期目标:力争经过一年严查严管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事故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孙毅  张伟 《汽车运用》2009,(10):36-37
近年来,交通事故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大害".有关资料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交通事故年均死亡人数超过5万,已连续10余年居世界第一;从汽车保有量来看,我国约占世界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  相似文献   

7.
1910年,纽约州成为第一个颁布法律禁止酒后驾驶的州,开启了治理酒驾的先河。此后,治理酒驾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不断完善,从各州政府到社会团体,在酒驾治理方面倾尽无数心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美国联邦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研究报告显示,1982年美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酒驾占比高达60%。20年后的2011年,占比下降到41%。美国人在和酒驾顽疾展开的较量中初占上风,但是,每年超过1万条生命因酒驾从这个世界消失的现状,仍时时刻刻警醒美国一一治理酒后驾驶,是一场任重道远可以打赢的战争。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充满复杂性和随机性的道路交通事故具有灰色性。文中介绍了灰色预测的理论方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新的生成数序列,据此建立白化微分方程,给出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的预测模型,用相对残差、级比偏差值和后验差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高,与实际数据相吻合;并运用该模型预测了之后4年的交通事故总数、死亡人数及受伤人数,以便于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和道路设计规划部门有针对性地对交通事故实施治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汽车正面碰撞事故是死亡人数最高的成因。从我国2003年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我国道路交通条件下,侧面碰撞是发生频次最高的事故.但正面碰撞事故造成死亡人数最多.2003年正面碰撞次数(244776次),占总次数(773137次131.66%,死亡人数(41325人)占总死亡人数(109381人)的37.78%.受伤人数(206225人)占总受伤人数(562074人)的36.69%;侧面碰撞次数(258846次)占总次数33.48%,死亡人数(29620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8,(4):46-47
由于没有相关法规进行管控,介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老年代步车一直是城市治理中的一道难题。北京市政协委员、台盟北京市委常委陈小兵调查发现,由于违章驾驶,仅两轮电动车一年造成的交通事故就达3万余起,受伤人数占全市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的近40%,为此包括他在内的北京市多位政协委员呼吁,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法规,让质检、工商等部门有法可依,从根源治理城市老年代步车乱象。  相似文献   

11.
正岁末年初,全市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面临"大车流"挑战。根据今年春运道路交通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上海市公安交警进一步突出管控重点、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春运期间本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切实保障市民群众平安出行。2021年1月,上海市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9.6%。  相似文献   

12.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下发《关于2019年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常态长效、综合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时提出预期目标:力争经过一年严查严管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越来越少,酒驾醉驾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实现"三下降",酒驾醉驾导致的一次死亡5人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四川省西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不断探索有效遏制交通事故的模式、机制和方法,率先在全市推行了道路交通联合执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了"三三三"工作模式,连续8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近4年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6.2%、20.8%、26.3%、9.68%,咸阳、达州、内江、资中、三台、隆昌、九龙等地前来交流学习。交警大队先后7次受到表彰,得到公安部交管局、省政府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是经济、人口、交通大省,全省道路通车里程27.6万公里,其中农村道路通车里程24.8万公里,占比为89.9%,但路况相对较差;农村地区机动车保有量927万辆,占全省机动车总量的34.8%。农村地区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比分别为21.5%和24.1%。机动车等各种交通要素快速增长与警力不足的矛盾凸显,交通安全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持续增长,成为全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陈启月 《驾驶园》2012,(4):76-77
在2001年和2010年之间,欧洲每年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下降46%,从54,000人减少至29,000人。但是按照"零目标"政策,欧盟计划到2020年再次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半。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08,(11):72-73
据公安部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4.9%,而在2004年这个比例为2.32%。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正因为如此,酒后驾车在中国被称人们形容为"马路杀手"。喝酒本来是一种增加宴会气氛,增进朋友友谊的社交方式,但物极必反,多则不宜。美酒喝多了,自然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如果这个时候驾车,就会严重影响司机的驾驶能力和判断能力,最终危及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7.
统计数据显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30%与超速相关。这一现状使加州政府认识到加强速度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完善打击飚车、超速等的法律规定,加大执法力度,展示了治理交通安全问题的态度和决心。而飚车治理的显著成效,也可供各国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7年1月17日发布一份材料:经对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发现,部分企业货车产品涉及交通事故起数、造成死亡人数占全国货车交通事故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产品保有量占全国货车保有量的比率。统计发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货车类产品占全国货车保有量的8.76%,但其货车产品责任交通事故起数占全部货车责任  相似文献   

19.
吴琦幸 《驾驶园》2008,(1):97-99
根据新华社2007年10月3日的报道:"1951年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为852人,2002年则达到10.9万余人.这是卫生部近日发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中的一组数据.报告指出,2000年以前,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伤亡人数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上升.据公安部门的报告,2000年后全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10万人上下,受伤人数50万左右.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数约占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死亡数的8%."      ……  相似文献   

20.
弓锐   《世界汽车》2006,(8):122-123
2004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达9.4万人,居世界第一;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8%,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占到了总数的874%和90.6%。因此人们对提高车辆驾驶者的安全驾驶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驾车如何节油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