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 ,考察了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状况 ,研究表明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长期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无规模经济效应、产业进入壁垒低而导致的过度竞争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为改善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 ,顺应国际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必须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球汽车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2007年中国汽车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轿车在产业中主体地位日益明显.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强劲带动下,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依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增长率达33.4%.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中度与绩效的关系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中度是表示在某个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所具有的相对规模机构的指标,是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衡量某一行业竞争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绩效,即著名的SCP范式。因此,一个行业集中度的高低,必然会对这一个产业的绩效产生影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但是,在汽车产品质量、技术含量以及自有品牌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差甚大。应该看到,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近些年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隐含着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而产业集中度低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产业集中度低使企业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制约了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限制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我国加入WTO后,随着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因此,研究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绩效的关系无疑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现状与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汽车整车市场属于由国企和外资主导的寡占型结构,而零部件市场则呈现以外资和民企为主体的竞争型结构特征;汽车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发挥;产业链问垂直统合和垂直分裂的分工体制共存。尽管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但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汽车价格水平依然较高,产业经济效益状况较好;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产业核心竞争力依然较弱。因此,应继续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升级,包括继续推进汽车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以社会性管制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准入管制制度;建立健全汽车产业市场退出援助机制;强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的市场调节机制,引导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继续支持自主品牌企业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1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展望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是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理由可概括如下 :第一 ,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表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汽车开始成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产品 ,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大众消费趋势 ,是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历史性标志。第二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汽车产业动向已影响到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同时 ,中国汽车市场由潜在的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三大地区市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崛起 ,是世纪之交世界汽车产业最重…  相似文献   

6.
汽车维修市场是服务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是满足国民出行需求的关键保障,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媒介。然而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汽车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对此,本文结合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探析汽车维修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公路与汽运》2006,(5):65-65
以结构调整为核心内容的“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细则”将在近日出台。据有关人士透露,即将出台的“细则”原则是严控新上项目,强调企业自主发展,促使汽车产业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趋向合理,使汽车产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细则”将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包括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提倡企业间的联合重组、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汽车等。不仅如此,“细则”还根据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已于2011年进入调整期,本文从汽车汽车产业环境、产业组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四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到2020年,世界汽车产业将是什么样的?中国汽车产业又将如何?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大胆地提出这样的设想,并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在未来近15年间,中国汽车产业将有可能面临3大机遇:第一,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市场将扩大,而且速度不会很慢。以目前的  相似文献   

10.
王晶 《上海汽车》2006,(10):30-34
1 2006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表现2006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汽车产业进入WTO后过渡期的开端。受年初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影响,2005年市场持币待购所积累的汽车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中国汽车市场再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6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在200  相似文献   

11.
自19世纪就开始从事汽车生产的捷克,是世界上较早生产汽车的国家。该国的汽车产业一直较受重视。近年来,捷克的汽车产业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由于政府的重视,汽车产业已成为该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与此同时,在新兴的东欧汽车产业带中正在显示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捷克日益发展的汽车市场上,轻型商用车比较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其中指出汽车产业是重点调整的行业之一。此外,《关于加强汽车工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的通知》也很快要出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如此的关注。从近期管理部门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有关汽车方面的政策来看,都是围绕着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展开的,可以说结构调整是未来几年我国汽车产业的主旋律。有专家把脉认为,汽车产业结构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企业集团竞争优势不明显:二是产品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升级换代及技术进步缓慢;三是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过份依赖引进技术发展产品;四是零部件与整车未同步发展,影响整车技术水平提高。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已箭在弦上,已经成为业内相关人士的共识。笔者以为,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应在“六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汽车后市场是随着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而发展起来的,是满足汽车用户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可以说,没有汽车后市场的健康发展就没有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因为汽车后市场存在巨大商机,所以,对成都地区汽车后市场的成长历程及其模式进行认真剖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新汽车产业政策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推拉下,汽车企业之间的整合风潮正悄然兴起。商务部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最近联合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指出,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年产销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已经不能单独存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局面。而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调整,有人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自觉重组整合阶段。  相似文献   

15.
小雨  平原 《时代汽车》2009,(10):34-37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就汽车产业产业振兴相关政策、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汽车市场、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兼并重组、消费升级、小排量汽车等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6.
《时代汽车》2007,(8):18-18
充分认识汽车产业存在的重要问题 国家发改委曾发布通知,认为汽车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显现,并有进一步加强的可能。《通知》不仅明确的指出这种过剩是一种结构性过剩,而且同时指明了汽车产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包括汽车业在产业组织结构上不合理,企业集团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7.
一、提升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生态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市场,然而,倘若我国汽车产业一直缺乏产品自主研发的核心竞争能力,那么,我国就只能成为一个汽车的制造大国,而绝不可能成为汽车生产强国。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及核心技术的缺乏正是由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生态缺失和系统不完整所致。  相似文献   

18.
森林 《汽车情报》2005,(17):16-20
中国汽车业已经发展了52年,相对于整车,汽车零部件业仍然是个软肋。如何使汽车零部件业与整车业同步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热点,因为大家知道,缺乏强大的零部件产业支撑的汽车工业是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而且在其增长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汽车技术进步加快,汽车歉型、种类猛增的特征,随之带来的是人们对于汽车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增大及汽车更新速度的加快。这种态势势必带来汽车二手车市场的升温。在时下新车市场价格之下、新车型层出不穷和车主换车频率加快的大趋势下,二手车市场呈现了车型新、价格低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优势 1.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后发展良好,2002年汽车总量迈上了300万辆的台阶,随后几年,产量逐年递增,2005年已超过570万辆。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汽车产业进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