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内蒙古集丰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侧资料,对观测结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利用三种计算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了最终沉降量的计算,讨论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得出较为符合工程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利用杭瑞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实测沉降数据直接建模,进行了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将预测结果与曲线拟合法中的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三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神经网络法能避免传统方法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计算精度高,泛化性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由实测沉降数据反演地基固结参数的适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运用实测沉降数据反演地基主要固结参数,进行地基沉降预测的方法。该方法考虑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利用早期的沉降实测数据和准确的加载信息,可以预测更长时间内的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工后沉降和最终沉降量,同时也可以推算出一些主要土体变形的平均参数,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利用R.Usher模型估算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指数曲线法和双曲线法是人们最常用的推算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的方法,但是前者推算的结果常常偏小,后者推算的结果又经常偏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的方法——R.Usher模型推算法。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比前两种方法要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兰永一级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后的沉降实测资料,基于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幂多项式模型及Asaoka预测方法,对地基的沉降量进行预测。采取将预测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的方法,对4种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用于实际工程,Asaoka模型为最佳模型,对Asaoka方法的等时间间隔取值,一般为30天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马亮  常晶 《公路》2012,(8):62-64
为了控制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对软土地基处治提供合理依据,采用沉降预测理论双曲线法、神经网络法与软土地基沉降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进行预估,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神经网络法沉降规律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灰色模型在软土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的曲线拟合法及单步灰色预测法进行探讨,以徐宿高速公路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方法的特点,为准确预测软土地基的沉降量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样曲线拟合法在软基沉降计算中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全样曲线拟合法计算最终沉降的方法。结合内蒙古集宁-丰镇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资料,用全样曲线拟合法推算了最终沉降量。计算结果表明,全样曲线拟合法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软基计算沉降量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利用部分实测沉降曲线,用双曲线法推算出各时期及最终沉降量,并用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的实例,证实了对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高压缩性、次固结影响较大的软土,用上述方法推算最终沉降量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0.
杭甬高速公路某试验段沉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指数曲线配合法对杭甬高速公路某试验段之实测沉降进行了分析,推算了地基的最终沉降量胶地基固结参数,并由此反算出地基平均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在工线配合法时,采用最小二乘法代替传统的三点法,使结果理为精确。把用本文方法推算的渗透系数应用于有限元方法计算路基沉降,发现比选用实验室测得的渗透系数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沉降。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某机场桩网复合地基为例,在分析桩网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其沉降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桩网复合地基对总沉降量的控制能力较好,最大沉降量为176mm,远小于采用其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如排水固结法)的沉降量;其沉降曲线符合一般地基的沉降规律;某位置的总沉降量与在桩网复合地基中的位置和软土分布区的位置有一定关系。用复合模量法对刚性桩网复合地基沉降量的计算结果相比实测偏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软土地基试验路堤的实测资料为基础,以邓肯一张(Duncan-Ch-ang)非线性弹性作为软土的本构关系,以比奥(Biot)固结理论和有限元解为计算方法,探讨地基的固结沉降量,得到了比较接近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软基沉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影响软土路基沉降的因素选取参数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最终沉降量模型,利用已建高速公路沉降数据,进行了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的预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证明神经网络法能避免传统方法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计算精度高,泛化性强,简便易行,因而具有广泛的工程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测沉降资料来推算任意时间的沉降量,是软土地基公路路堤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开展的如何对验证地基处理设计、复核工程数量、控制工程质量和进度以及确定铺筑路面的时间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数条高速公路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公路软土地基实测沉降资料常用的的双曲线法、星野线法、指数曲线法、沉降速率法等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用京津塘高速公路军粮城试验场的实测资料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理论计算方法无论在参数取值方面、还是在基本理论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利用现场实测数据推算或预测沉降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文中根据岳阳城陵矶进港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期和预压期的沉降观测资料,分别采用指数函数、双曲线函数、泊松曲线对软基的沉降过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指数函数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的预测新方法。本方法利用实测资料直接建模,避免了传统方法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简便易行,因而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上高等级公路路堤沉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针对上海地区软土的特性和分层情况,研究了路堤的沉降计算方法,用非线性有限元法与分层总和法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地基土的剪切变形,土的非线性及“硬壳层”等影响因素的分层总和沉降修正计算方法,通过与实测资料对比,表明该法的为解决天然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沉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精确预测广西花岗岩软土区域地基沉降量及承载性能,对软土参数变异性进行研究,对广西贵港至合浦高速公路项目中的区域花岗岩软土地基进行随机场建模,研究花岗岩软土压缩参数E_s、强度参数c、φ在空间变异性下的地基沉降,分析花岗岩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S_u在空间变异性下的地基承载力。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的花岗岩软土参数E_s、c、φ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计算获得的随机场理论沉降值上下限与实测沉降值较为吻合;②研究区域内的花岗岩软土参数S_u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基于随机场理论计算的地基极限承载力更为合理、安全,而采用传统固定参数S_u计算极限承载力则高估了实际地基承载力,结果较不安全;③研究结果可为软土地基沉降和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及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袋装砂井处理河滩相软土固结沉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河滩相软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沉降板、测斜管、孔隙水压计等测试仪器,选取有代表性的观测断面,进行了一年多的沉降与稳定观测。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推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最终沉降量、固结沉降量及地基平均固结度,进而从三个方面对袋装砂井加速河滩相软土固结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固结度参数β的参考值,对在河南省河滩相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宽路堤软土路基沉降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常认为路堤中央部位的沉降量要比两边路堤边坡部位大,因此一些规范要求将路堤沉降测点埋置在路堤中央。本文采用弹性模型Biot固结有限元程序对一宽路堤在软土路基条件下的沉降进行有限元模拟,认为宽路堤软土路基沉降量呈中央小两边大,并且最大沉降位置随堆栽的增高向路堤中央移动。这一模拟结果与马来西亚:Muar试验路堤的观测结果是吻合的,深圳机场宽400m的地基的实测沉降也显示出在地基边缘处沉降量大于地基内部沉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