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社会、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产生并需要档案和档案事业,档案和档案事业必须适应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发展的需要并为其服务。档案和档案事业与社会互动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档案工作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档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我国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档案保护工作不仅专指档案破损后的修复工作,应当包括从文件形成起着手干预、以预防为主以及在整个文件生命周期的保护工作。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文件观,并引入前端控制的思想,不能把档案保护工作局限于成为需要保存的档案之后,而是要贯穿于文件生命运动的整个周期过程甚至文件生命继续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经济、政治、社会管理、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为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科技档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而档案事业受传统观念和实际工作环境的影响,几乎没有用科学技术来改善工作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发展,也禁锢了档案人员的思想,如何提高科技档案工作的技术含量,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科技档案,是科技档案工作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子直先生是一位有着几十年档案工作经验的老档案工作者,他从1954年参加筹备国家档案局工作开始,一直在国家档案局工作。几十年来,他从普通档案工作者做起,一步一步地走上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章学诚生活的时代背景的阐述,以及章学诚档案学术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的论述,分析了章学诚档案学思想的特点,以期为当今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思想和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28日至8月7日,以中国机电兵船工业档案学会理事长于清笈为团长的档案工作考察团一行14人,赴英国、奥地利进行访问。在英国期间,我们先后访问了英国公共档案馆和德比市档案馆;在奥地利期间,我们先后访问了维也纳市档案馆和联邦商会档案馆。考察团主要围绕着档案保护、档案利用和档案工作现代化等问题与外国档案工作者进行了座谈与交流。两国独特的档案管理体制、悠久的档案工作传统、丰富的档案馆馆藏以及周到的档案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建设的发展,信息革命的到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给我们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也使我们档案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档案工作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挑战,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在新时期,档案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政治思想素质这是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把握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和坚持档案工作党性原则的根本保证。新时期的档案工作者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因而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为此,首先要切实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贯彻  相似文献   

9.
档案的利用工作,就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本部门、本单位以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它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社会里,人们对知识的信息需求量加大,在利用档案文献和搜集档案信息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过加工的档案信息,从而缩短查找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档案的作用,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根据高校档案的特点探索高校档案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强高校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档案工作默默无闻,枯燥无味,没有实惠,没有车马喧哗,没有人来人往.工作再努力也当不了劳模,成绩再突出也难以评先进,这就是档案工作给我的第一印象.然而其后发生的几件事却改变了我对档案的印象. 一位老人:公司一位退休的老师傅几年间多次奔走在单位和他原来当兵的驻地.因为他档案中有关入伍的档案材料在他多次调动工作中遗失了,导致他几年当兵的工龄无法计算,老人每月退休工资少了几百元,这几百元钱对于我们这些在职员工尚且无法轻视,更何况一个普通的退休老职工了!看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我心中想,如果那份档案在该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11.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各种活动中都要形成大量的文件材料,总称为文书。人们将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挑选出有查考保存价值的部分,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规律组成案卷,根据有关规定,将案卷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收存,就转化成档案,从而我们可知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经过整理立卷归档就是档案。档案的前身是文书,档案来源于文书。文书档案是文书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成的。文书质量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档案的质量,我们要提高档案的质量,就必须先提高文书的质量。因此,文书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工作。我们在工作中要强化系统思维意识,树立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与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行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把住文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入口关,做好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档案工作是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档案工作的创新,是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只有创新档案工作,创新档案管理的思路与方式,创新档案服务的方法与手段,才能使我们的档案事业适应和服务于国家各项事业,才能使档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如何搞好档案工作的创新,使其能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是各级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课题。本期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1.思想认识滞后。在鉴定工作中,档案人员“首先是怕错”。因为同其它各项档案业务工作不同,档案价值鉴定涉及档案存毁,关系档案“命运”。挤在库房里,困难再大,问题再突出,东西还在;但是一旦鉴定错了,处置失误,则不可挽回,责任重大。这种求稳怕错的思想,影响了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档案无论对某个单位或团体而言,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都可堪称未经编纂的“百科全书”。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档案作用的日新显著,档案正作为重要信息为我们所认识、所重视。但档案资源又不同于其它资源,不是产生于人们有目的地生产制造之中,而是各项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的积累,它的价值和生命在于所记录的工作和括动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只有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把握和落实档案的真实性,才能不断地丰富档案资源,并使之为社会发展发挥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也许是传统的档案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只要一提起档案工作,便以为那只是整理立卷、借阅文件而已,工作简单而轻松。这种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在档案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信息传递手段的落后和信息量相对较少,档案的传统管理也能“满足”生产和科  相似文献   

16.
照片,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不断发展而产生的。照片档案因为具有客观性、形象性、交流性的特点,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成为企事业单位档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量照片档案形成和产生,将一些珍贵的、有价值的照片收集起来,进行科学整理,以便于更好地利用,是档案部门的职责。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第一环节,是档案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收集工作的重要性,努力做好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但是,目前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对当前照片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裴桐同志是我们档案界的老前辈,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家和理论家,是中央档案馆的奠基者和杰出领导人.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在祝贺他九十大寿之际,我把他在1941年至1948年期间担任普通保管员的几件鲜为人知的事情介绍给同志们.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营机制的进一步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建立,要求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档案工作机制。只有用一种全新的理念诠释企业档案工作,坚持服务必须创新,创新推动服务的管理思想,多角度、多方位地体现企业档案的服务观念,才能满足企业各层次的利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这里刊登的两篇文章,提出了在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重视和维护企事个单位的档案的问题,值得一谈。当前并不是所有的企事业单位都很重视档案工作,不重视开发利用档案,档案馆(室)缺乏规范管理,不重视加强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把档案工作人员作为“监管”而造行“精简”,不重视在企业改制中充分评估档案价值,导致档案信息浪费、档案工作人员流失、国有无形资产损失的现象还较大范围内存在。这种状况废尚引起我们重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在企业生产、科研和改革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是不刊之论。企事业单位当把档案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既要充分认识发挥各类档案的作用、价又要重视采取措施保护自身的利益。希望档案人员、科技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都来参加我们的讨论,都重视档案工作,重视发挥档案作用,重视保护档案——无形的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20.
一代伟人邓小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是全国各族人民崇敬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而且在文秘工作方面也是一位身体力行和独具卓见的导师。今天,回顾他老人家关心文秘工作的论述及实践,对我们每一个文秘工作者都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他对文秘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广大文秘工作者的脑海:他的思想理论、工作胆识以及人格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文秘工作者勤奋进取、服务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