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宝马的VANOS系统是一个由车辆发动机管理系统操纵的液压和机械相结合的凸轮轴控制机构。2015年6月18日,宝马正式召回相关车辆的VANOS单元有松脱甚至断裂危险的螺栓。当螺栓松脱或断裂可能导致VANOS(凸轮轴调节单元)内部密封不严,无法建立油压,使气门正时调节失效。发动机将进入紧急运行模式,同时发动机报警灯点亮(图1),当螺栓彻底断裂后发动机将停止运转。  相似文献   

2.
振动测试在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中应用的目的是检测发动机零部件在试验台架的安装条件下振动加速度水平是否正常。根据台架振动测试结果去调整发动机安装,以保证发动机耐久试验过程中在运行较低的振动加速度水平下,不会引起发动机零部件在试验过程中因振动过大而造成的疲劳、磨损、断裂、失效等。本文以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为例介绍仪器和设备、试验工况步骤、评判标准、数据结果分析等,为发动机台架耐久试验提供振动测试数据支持及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3.
(10)离合器踏板开关F36离合器踏板开关安装在脚踏板上,如图17所示。信号作用:发动机控制单元利用该信号识别离合器是分离还是结合,若分离,喷油量短时间减少以确保换挡平顺。信号失效:若信号失效,换挡时可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11)制动灯开关F和制动踏板开关F47制动灯开关F和制动踏板开关F47集成为一体,安装在脚踏板上。信号作用:两个开关将“制动动作”信号提供给发动机控制单元。为了安全,当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失效并施加制动时,发动机将被调解。信号失效:若其中一个信号失效,发动机控制单元减少喷油量,发动机功率下降。(12…  相似文献   

4.
某直列六缸发动机在台架试验中发生曲轴断裂的情况,通过检测确定硅油减振器已失效;为了确定硅油减振器失效与曲轴断裂的关系,搭建了发动机动力学模型对曲轴在可靠性试验台架上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分析比较了在硅油减振器正常和失效情况下曲轴的负荷情况及相应的疲劳可靠性差异。通过分析确定发动机曲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硅油减振器失效;在减振器失效后曲轴长时间在轴系扭转共振点附近全负荷运行,振动产生的动力学载荷使曲轴承受的负荷已超出其疲劳强度的限值,发生断裂;对硅油减振器改进后,经过多轮可靠性台架试验,没有再发生曲轴失效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暴力摩托 《摩托车》2013,(18):36-46
四、鑫源CGB200风水冷发动机的装配上期文章中以鑫源CGB200风水冷发动机为例讲述了发动机的拆解过程及注意事项,本文着重讲述发动机的装配过程,装配步骤按顺序说明如下。将发动机中箱体(左侧朝上)平放到工装上,如图1所示。注意:在组装发动机前需将中箱体凹槽处、安装面及安装孔处清理干净。装配曲轴总成,如图3-1,图3-2所示。注意:在装配曲轴前需将中箱体凹槽处、安装面及安装孔处清理干净。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排气歧管断裂分析及其设计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气歧管是发动机的主要受热件,工作热负荷大,振动强度高,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某新开发的发动机在进行A lpha样机耐久性试验时发生了排气歧管断裂故障。文章分析了如何借助CAE软件分析该排气歧管发生断裂的根本原因,基于失效原因提出了新的排气歧管设计方案,并使用CAE软件NASTRAN 2005对新旧两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确认了新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某售后发动机连杆发生一起断裂事故,由此产生质量纠纷。通过对断裂连杆进行材质分析、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拆检现场痕迹分析等手段,重点分析了连杆断裂时受力工况和发动机进水后连杆典型工况。研究认为,用户汽车有发动机进水经历是导致该连杆低周疲劳断裂的直接原因。强调了在拆检现场进行痕迹分析对售后失效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案例在汽车失效分析案例中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8.
造成发动机销和轴类渗碳件早期失效的因素很多,该文仅就材料及热处理方面的因素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引起早期断裂的11种因素和改进措施,从而保证了销和轴类渗碳件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比亚迪F3轿车采用日本三菱DA4G18型1.6 L发动机,该发动机配备的是德尔福MT20U发动机管理系统。图1所示是发动机电控系统主要部件在车上的安装位置,图2所示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电路。  相似文献   

10.
某车型在道路试验中排气管悬挂软垫发生断裂,为寻找失效原因,通过外观检查、邵氏硬度检测、红外光谱与热重分析与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失效件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零件的安装与受力状态,结合有限元仿真对零件进行应力分析,得出了零件受到过大交变载荷而疲劳断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尼龙织带环绕零件限制过大应力的改进方法,并在新的道路试验中通过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