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某汽油机WAVE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该汽油机进气系统对其充气性能的影响.运用DOE方法对该汽油机进气歧管管径和管长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NSGA对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的进气系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进气歧管无极可变可使汽油机充气效率提高12.58%,采用二级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使汽油机低速充气效率提高11.2...  相似文献   

2.
电喷汽油机可变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发动机一维气体流动模拟程序,对某电喷汽油机进气系统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该汽油机采用的可变进气系统的歧管直径和长度、控制阀开关的切换转速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与原机相比,经优化设计后系统的充气效率最大增加幅值大于11%,且改变了充气效率随转速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配气正时对可变进气系统充气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可变进气歧管系统(VariableIntakemanifordsystem,即VIS),可以分为改变进气歧管长度的可变进气歧管系统、改变进气歧管横截面积的可变进气歧管系统和同时改变进气歧管长度及横截面积的进气歧管系统3种。三菱帕杰罗V77车的可变进气歧管系统属于第3种,由动力系统控制模块(PCM)控制转换阀的开、关来调整进气歧管的长度和横截面积。  相似文献   

4.
基于一维、三维及耦合模型的汽油机进气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一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进排气系统的某4缸4行程电喷汽油机工作过程循环数值模型,在验证模型精度的基础上,对发动机的歧管长度和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通过一维CFD模型计算得到的进气系统优化结果,建立了进气歧管的三维稳态CFD模型,分析了歧管各支管的流动阻力和流动均匀性。最后将一维与三维进气歧管模型耦合建立汽油机工作过程循环数值模型,对该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进气歧管内的动态流动进行了详细解析,分析了歧管长度和配气相位对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可变气门相位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WAVE整机性能软件,研究分析了某汽油机的可变进气相位对发动机进气性能的影响.在优化进气相位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可变气门相位技术的发动机在6000 r/min(最大功率)和低速1500 r/min两种工况下,不同排气相位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可变进气系统对LJ465Q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利用仿真软件GT-Power建立该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并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经对比,试验值与仿真值吻合。在此基础上分析进气总管与进气歧管的不同管长方案对该发动机进气外特性、功率等的影响,提出一种发动机可变长度进气系统的研究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进气可变滚流系统应用于缸内直喷汽油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缸内直喷(GDI)汽油机三维数值模型,在分析原机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引入了可变进气滚流系统(VITS)。首先采用稳态CFD方法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进气可变滚流系统工作时气门最大升程的流量系数降低56%,滚流比提高221%。然后对该发动机进气、压缩和油气混合过程进行了瞬态CFD分析,结果显示,可变进气滚流系统工作时,在缸内能形成更规则的大尺度漩涡,与原机相比燃油蒸发速度更快,混合气均匀性更好,适用于GDI发动机均质燃烧模式。  相似文献   

8.
CA3GA2发动机是一款1.0 L排量的3缸汽油机,电喷汽油机的进气系统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利用CAD/CAE等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对CA3GA2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对其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考核其可靠性及对整机性能的影响,经过反复优化,进气歧管最终达到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的进气歧管设计往往要按照发动机的具体要求,或者按照高转速的要求设计,或者按照低转速的要求设计,再或者采用折中的办法,但是无论哪种设计,都不能兼顾不同转速时的需求,这时可变进气歧管应运而生,能够适应不同的发动机转速要求。文中对某型可变进气歧管进行仿真分析,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进气均匀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汽油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汽油机歧管式催化转化器的设计要素和设计步骤,分析了催化转化器载体、衬垫的选择要素,提出了排气歧管、进气端盖以及氧传感器布置位置等的设计要点.利用CFD软件对所设计的歧管式催化转化器进行了流动仿真计算,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催化转化器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