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压实作业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沥青路面的充分压实对于保证其结构强度,避免路面发生早期损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沥青路面压实作业管理通常为事后管控,沥青路面压实质量难以控制,且施工完成后处理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云湛高速公路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采用路面智能压实监控系统,将物联网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引入路面施工,在压实作业中提供全过程实时监控,并及时反馈结果,实现了对路面压实过程的质量控制,为提高沥青路面压实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道路路面建设管理水平,研究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路面建设质量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由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实时监测系统、沥青混合料运输监测系统、摊铺机监测系统及压实质量监测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开发的系统成功实现了路面建设质量由低效率的人工事后检测向实时监测、全过程控制的突破,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及监控水平,对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存在有限反馈、抽样检测、事后评估等不足。借助于物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在沥青路面施工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环节,通过布设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施工质量数据,利用数字化手段将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进行后台运算处理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现场执行人员及决策管理人员。最后,以摊铺离析智能管控为例,通过温度离析指数(TSI)和低温面积指数(LTAI)为双控指标的温度离析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沥青路面温度离析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控,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顾新华 《公路》1994,(6):42-44
高等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涉及的主要机械包括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运输车辆、路面铺筑设备及碾压设备四大部分,大机械生产既能提高建设速度又能确保质量。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是一条龙作业,一环紧扣一环,缺一不可。目前国内投入高级沥青路面施工中拌和设备的产量一般不小于觎队最大可达120tth以上;摊铺机铺筑宽度一般可达4‘师最大铺筑宽度可达12m以上Z运输车辆为翻斗自卸载重汽车。由于投入沥青路面施工的机械较庞大,设备本身价格昂贵,敌机械费用较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是生…  相似文献   

5.
基层及沥青路面的压实作业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重要的工序,目前高速公路施工基层及沥青路面施工压实质量控制多采用传统施工控制方式,为加强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GPS/LoRa技术的新型的路面施工动态压实管控系统,对压实过程(碾压速度、遍数、振幅、频率、温度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数据全过程记录和分析。本系统有效地监管并辅助压实作业,具有智能化、实用性、拓展性强、操作安装简易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重点车辆监控平台存在管理模式落后、技术手段缺乏、信息共享率低等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为重点车辆监控与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和手段.分析了当前重点车辆监控的业务需求及存在问题,然后提出基于物联网的重点车辆监控平台总体框架,对该框架的各个层次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该平台总体框架,讨论了监控车辆标识技术、网络数据交换与通信技术、海量监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业务数据真实性辨析技术和网络安全性与可用性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1、沥青路面铺筑方法由于沥青路面施工在道路工程中易于实现机械化施工,从而使沥青路面得到蓬勃发展。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相比,可获得令人满意的路面平整度。而且建设成本低,一但施工完毕,即可通车。此外,沥青还可作为较理想的路面罩面和维修材料使用。沥青路面铺筑一般分热拌和法(拌和厂拌和);常温下拌和法;热贯入法(洒布);常温贯入法(洒布)和稳定法。特殊情况还有桥面铺装、人行道铺装、沥青砂胶路面、耐磨路面、防滑路面和彩色路面等铺筑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半刚性基层修筑沥青路面采用常规施工方法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快速施工技术的作用机理,介绍了试验路段的铺筑和检测情况,对快速施工技术作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说明沥青路面快速施工技术,从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和工艺上作了有益的改进和探索,取消了沥青路面铺筑前对基层的洒水养生过程,改半刚性基层裸露养生为封闭养生,从而改善了基面层间的结合状态,提高了沥青面层抵抗推移变形的能力,路面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车辆的车载终端不能连接第三方特定云服务平台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汽车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通用型车载终端。车载终端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核心,由GPS模块、4G通信模块、液晶显示器(LCD)等组成。车载终端通过汽车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获得OBD数据流,通过GPS模块获得汽车位置数据,通过4G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试验结果表明,该车载终端工作稳定可靠,能够读取汽车OBD数据流,能够准确地获得车辆的定位数据,并将数据实时发送到多个云服务器,能够接收云服务器下发的数据信息,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控、道路风险预警等车联网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惠清高速公路通过引入路面智慧监控咨询单位,采用无核密度仪、激光纹理仪、信息化监控技术、智能碾压监控系统、红外热像技术等开展原材料、施工过程、工后路面渗水状况及均匀性等快速无损的智慧监控技术应用,以保证路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实践表明:相比常规的点状、损坏检测,采用智慧监控技术,路面质量监控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该技术可全面、快速地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Superpave高性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结合某一铺筑Superpave高性能改性沥青路面的路段,介绍在现有设备、技术条件下铺筑高性能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改性沥青生产工艺、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工艺以及质量检测技术,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与耐久性,为工程工作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于车辆的监控除了车辆信息、备案转发情况等业务功能需求外,还有对于车辆实时数据分析和统计的需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Java和Python整合技术,使业务平台和算法平台相结合的融合模型方案,通过命令行在Java代码中调用Python脚本,并对外提供程序接口(API)供业务平台调用,该方案使业务平台和算法平台之间实现了集成,同时均作为独立服务部署,相互解耦,更好地监控车辆信息、实时数据、故障信息和运行情况。系统设计与实现符合大数据时代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提出了汽车监控系统技术优化方案,并对融合模型的技术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该融合模型在车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对于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主要是实现信息采集和信息智能化处理,并根据信息反馈的结果快速作出反应。为了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和管理效率,开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通过研发和应用沥青路面智能施工监控系统,有效地提升了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体工程铺筑情况,从原材料、生产拌和及摊铺碾压等方面确定了添加废旧胶粉的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和关键控制项目,并基于现有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水平,对拌和设备、运输设备、摊铺设备以及碾压设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添加废旧胶粉的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控制要点,从而有效保证路面的施工效果,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路面摊铺厚度的连续检测与三维可视化实时监控,在详细综述当前路面摊铺厚度检测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人为因素干扰会导致测量误差的不足,研制适用于施工过程中摊铺厚度实时采集的装置,并提出路面摊铺厚度的连续检测与可视化实时监控的方法;利用摊铺厚度实时采集装置,建立路面摊铺前基准面和摊铺后摊铺面的空间几何关系,实时计算摊铺厚度;基于ActiveX技术,提出摊铺厚度监测信息的三维网络可视化集成方法,并开发相应系统,该系统可在Web客户端实时监控并更新显示摊铺厚度等监控信息,当摊铺厚度不达标时进行实时报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计算的摊铺厚度绝对误差不超过0.3cm,满足工程精度控制要求;对于不符合控制要求的路段,为路面施工的及时调整提供了明确指示;实现了路面施工过程中摊铺厚度的连续、自动、高精度、远程、三维可视化监控,为实现"操作手-承包商-监理-业主"一体化管理以及参建各方同步掌控路面摊铺施工质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现场检测统计的方式,对热拌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的降温速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风力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条件下的降温速率影响显著。提出并论证了低温季节在热拌条件下掺加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即热拌温铺技术铺筑沥青路面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案,通过实体工程施工验证了该技术铺筑的路面与正常条件下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性能相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现场调研及室内试验基础上,完成了云南省首条完全采用石灰岩材料铺筑的大孔隙排水沥青路面试验段铺筑及现场施工质量监控。通过室内试验对高粘沥青含量、混合料抗飞散、渗水系数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设计验证;对于施工前防水粘结层、施工中拌合、摊铺以及碾压等工序进行了重点质量控制。摊铺后的测试结果说明:高粘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稳定度、高温稳定性、析漏、残留稳定度、浸水飞散等指标均符合技术指标要求;施工段落总体质量可控。该条试验路的成功铺筑可为排水沥青路面的推广应用以及材料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方式是各结构层分层摊铺、分层碾压,为了增强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各层之间通过透层油或粘层油进行粘接.该施工方法使得路面结构层间结合能力受施工条件影响较大.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技术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文中从双层摊铺技术实现方式、技术要点、双层摊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刚 《交通科技》2013,(6):54-56
针对沥青路面的开裂、泛油、油包、车辙、推拥、路面平整度、衰减速度快、松散、剥落,以及坑洞产生的原因,提出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沥青路面原材料的质量,清理与检查基层表面,铺筑沥青面层试验路段,控制好施工阶段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的质量等措施,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新疆库尔勒市国道218路面改造工程为例,探究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及施工效果控制问题。从施工材料、混合料配料及混合比、施工工艺等3方面展开研究,结合试验阶段铺筑效果与实际工程中经验,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对防滑降噪沥青路面施工提出9个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