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际工程中观测得到的数据,研究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条件下各深度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初步探索在该条件下有效加固深度和加固效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申嘉湖杭高速公路试验段实测资料,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规律,讨论了真空预压加固效果与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变化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抽真空引起孔压消散值,二是堆载预压引起的孔压变化值。本文推导出单独由抽真空作用引起的孔压消散值沿深度的变化规律,推求了单独由真空预压引起的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值,并拟合出孔隙水压力消散值沿深度的变化曲线,简单的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实际工程中推求不同深度处孔压消散值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在越南某沿海发电厂堆载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根据现场的监测资料对越南某沿海发电厂堆载软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区的地面沉降明显大于堆载预压区,但两种地基处理方式下的剩余沉降量相似。由此可以看出,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堆载预压可以达到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相似的加固效果;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变化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抽真空引起孔压消散值,二是堆载预压引起的孔压变化值。结果表明应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加固越南南部地区的软弱地基是可行的,且加固成效较为显著,所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于温州地区的吹填土,当使用普通真空预压法处理时难度较大、真空度传递欠缺、空隙水压力消散过慢、土体深层加固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堆载进行联合处理。在等压条件下,设置纯真空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室内试验对照组,在抽真空至土体表层沉降稳定后对真空-堆载预压联合组以4kPa/d的堆载速率进行堆载,与普通真空预压法的表层沉降量、真空度、孔隙水压力、抗剪强度、含水率等指标对比表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后土体的物理指标均优于普通真空预压处理的土体,说明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过程的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和地下水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能加快地基沉降的速率,缩短施工工期;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浅层土孔压变化影响明显,而对深土层孔压变化较为缓慢;抽真空开始后土体水平位移方向是指向加固区内的,而堆载预压阶段是指向加固区外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减少地基的水平变形,提高了地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实际工程中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后取土试验,得到软土含水率以及液性指数,研究真空预压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条件下软土液性指数的变化规律,探索软土加固后的液性指数与土体的液限、外加荷载的关系,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火山灰沉积结构性软土的加固效果,选取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典型结构性软土,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时的地表沉降、地下水位等监测分析,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火山灰沉积结构性软土加固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真空联合堆载预压下土体沉降变形明显,效果显著,地表最终沉降量达4m左右,卸载时沉降速率为0~0.5mm/d,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说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火山灰沉积结构性软土的加固效果显著。另外经过加固处理后,火山灰沉积结构性软土的孔隙比、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等物理力学指标均有较大的改善,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直排真空预压联合堆载传统堆载料能耗高、生态环境被破坏及污染隐患、成本较高、堆载料运输受限、施工工期较长等问题,采用直排真空预压联合水袋堆载法进行监测检测试验,使得实测总沉降量、残余沉降量、固结度、沉降速率、孔隙水压力等指标均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结果表明:真空预压联合水袋堆载施工工艺简单便捷、绿色环保、性能安全可靠、施工工期较短、成本较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促进软基处理领域发展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加固海相软土地基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的问题,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海相软土路基过程的地表沉降、环境效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能加快地基沉降的速率,缩短施工工期;抽真空时,土体内向变形主要发生在地表下2 m范围内;堆载时,加固土体更易向加固区外软土区域产生侧向挤出变形,水平土体环境影响范围超过8 m。  相似文献   

10.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现场试验研究及机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杭金衢高速公路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程,进行了现场试验和资料分析研究,并对该方法的加固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表明真空预压能使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速率,同时产生向内的水平位移,从而使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比超载预压具有更强的抗失稳能力,侧向位移量和位移速率与荷载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真空预压的加固深度主要是竖向排水体范围内,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加固深度则可根据堆载的附加应力比来确定。机理分析表明真空预压的直接作用范围可达地表以下18 m;真空预压期间地下水位下降,下降幅度小于2 m。  相似文献   

11.
龚永康  蔡建 《水运工程》2012,(12):238-24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实质是将真空预压法的负压固结理论与堆载预压法的正压固结理论进行联合,使得土体固结达到最大化通过理论分析,论述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基于孔隙水压力和沉降的平均固结度计算方法.结合大面积吹填淤泥软基处理的工程实际,通过对孔隙水压力、沉降等进行观测,提出了有效地控制加载速率与加载周期的方法;研究了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并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了平均固结度的验算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堆载及真空预压加固地基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利用笔者业已取得的成果,建立堆载及真空预压加固地基地下水位及测管水位高度的理论分析方法与计算公式。该理论公式可计算地下水位、测管水位、理想测管水位高度及其相互误差,并提出理想测管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地基抗剪强度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天宇 《水运工程》2007,(11):120-122
在深入分析真空预压加固机理及地基强度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与堆载预压地基土体的抗剪强度增长差别进行分析,并在堆载预压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应用此差值推导出正负压联合作用下的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基是在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都属于排水固结法。通过真空压力(负压)和堆载(正压)使土体中的空隙水压力产生不平衡的水压力,空隙水在这种不平衡力的作用下通过竖向排水体逐渐排出,从而是土体产生固结变形。当前采用疏浚土吹填造陆相当普遍,均需对超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本论文通过一个地基项目陆域软弱土地基处理实例,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在深厚淤泥质土地基处理中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在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旭阳  王业荣 《水运工程》2003,(8):82-84,78
结合某高速公路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工程,分析了真空预压的加固机理,讨论了影响真空预压加固效果的施工因素,指出了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林正珍  邓昭林 《水运工程》2005,(8):67-69,74
根据厦门岛西岸线整治工程B标段173m长岸线采用水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在潮间带软基处理工程中的设计、施工、监测及加固效果。通过成功地应用水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并与同等的堆载预压加固方法进行比较.认为该方法具有施工工期短、软基强度增长快、地基沉降量小且造价低的优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分析了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加固软基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的公路路基表面沉降进行了现场试验观测和数值分析,认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适用于公路路基的加固处理。用平面应变Biot固结有限元分析,可得到令人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分析了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加固软基的基本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的公路路基表面沉降进行了现场试验观测和数值分析,认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适用于公路路基的加固处理。用平面应变Biot固结有限元分析,可得到令人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大使用荷载条件下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大使用荷载条件下真空联合堆预压技术在天津港南疆煤码头堆场(二期)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大使用荷载条件下可采用真空联合堆载加固软基且加固效果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从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固结过程的不同,推导获得了堆载预压、真空预压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条件下土体强度的增长公式,并与规范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引起的土体强度的增长并不相同,堆载预压引起土体强度增长值较规范公式略小,真空预压引起土体强度增长值较规范公式略大。因此建议对按规范公式计算获得的土体强度增长值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