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季维果 《隧道建设》2014,34(9):895-899
针对盾构在大连地铁2号线西安路站至交通大学站区间小半径曲线隧道单井口的复杂始发条件,从进度、成本、可行性等方面对盾构分体始发和整体始发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整体始发方案。通过自制皮带机和管片小车,从始发方向和盾构掘进姿态调整等方面进行控制,解决了整体始发阶段出渣、管片运输和盾构姿态控制的难题,实现了小半径曲线隧道上盾构单井口整体始发。  相似文献   

2.
刘栋 《隧道建设》2015,35(Z1):80-84
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火炬广场站-石家庄东站盾构区间为实例,从盾构选型、管片选型、掘进参数、同步注浆、二次补浆、管片螺栓复紧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成形隧道轴线控制在-50~+50 mm,管片错台控制在10 mm以内,地表沉降控制在-20~10 mm,成功解决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轴线难以控制、管片容易产生错台、地表沉降较大等问题,对今后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冯鹏程  刘继国  舒恒  宋明 《公路》2024,(1):409-415
因受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限制,超大直径小半径曲线连续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剧烈围岩扰动可能致使地面发生较大的隆沉现象。主要原因与隧道开挖面难以保持平衡稳定息息有关,因此,研究隧道开挖面的稳定性对确保超大直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的施工安全十分必要。依托武汉两湖隧道超大直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标准工况下隧道掘进产生的地层变形,总结开挖面支护压力的变化对隧洞周围围岩的影响规律,计算得其最小极限支护压力为47.34 kPa。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北横通道的具体工程实施为背景,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对超大直径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解决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中所出现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盾构隧道的不断发展,盾构管片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尤其在小半径曲线段的盾构施工中,管片破损极其严重。本文通过对某地铁隧道小半径曲线段的盾构施工衬砌管片破损情况进行分析,阐明管片破损原因,为今后的盾构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圆  王春松 《隧道建设》2017,37(Z1):189-193
武汉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工程光谷四路站—光谷五路站区间为"S"型连续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 m,采用盾构法施工。通过对主动铰接盾构机掘进控制的难点分析,从土压力、千斤顶推力、千斤顶行程差、水平铰接角度和前盾水平趋向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控制措施,使成型隧道轴线、管片错台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成功解决了连续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轴线难以控制、管片容易错台等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安斌  刘学霸  杨春勃  王祖贤 《隧道建设》2020,40(Z2):289-296
盾构始发是盾构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盾构施工时的高风险环节。为给南昌地区富水砂层条件下盾构曲线始发施工提供掘进参数设置样本,以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绳金塔站—六眼井站盾构始发工程为背景,对富水砂层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段主要掘进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相关参数的优势区间,并基于盾体姿态控制参数和地表沉降进行掘进参数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表明: 1)盾构水平方向2组油缸推力在曲线段和直线段变化差异明显,线路平曲线半径越小,差值越大,在左右线曲线段和直线段水平方向2组油缸推力分别相差872%和758%; 2)线路平曲线半径越小,所需的总推力和刀盘转矩越大,而掘进速度略有降低,左右线总推力均值为1 3976 t和1 6717 t,刀盘转矩均值为3 1011 kN·m和3 7239 kN·m,掘进速度均值为388 mm/min和351 mm/min; 3)由于始发段掘进断面地层相对均一,土舱压力基本随隧道埋深呈线性增加,而由于右线曲线半径更小,因此右线土舱压力离散程度相对较高; 4)左右线盾尾注浆量差异不大,优势区间均为3~6 m3,均值约为4 m3; 5)左右线曲线始发段水平方向盾体姿态超限率分别为2%和4%,地表累积沉降最大值仅为625 mm,表明本工程小半径曲线始发段掘进参数控制效果较好,掘进参数对地层条件和线路线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20个月的艰苦施工,2015年3月30日,位于广州南站西侧的地铁7号线大洲车辆段出入段隧道双线贯通。大洲车辆段出入段不仅是7号线第一条双线贯通的隧道,而且不到2 km的该标段在建设过程中还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次急曲线段盾构开启铰接始发、第一次210 m小半径掘进、第一次盾构施工埋深仅3 m软弱浅覆土隧道、第一次采用含钢量442 kg/m3的重型管片。  相似文献   

9.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强 《隧道建设》2009,29(4):446-450,474
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东西出入线的小半径盾构隧道施工的综合难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文献调研等方法,对盾构机选择、管片选择、管片壁后注浆加固、临时纵向加强肋、加强螺栓复紧、盾构推进轴线预偏、盾构测量与姿态控制、盾构施工参数选择、土体损失及二次注浆、盾构纠偏量及盾尾与管片间的间隙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详细的施工和设计措施;进而对盾构进入缓和曲线后,盾构卡壳、盾尾管片外弧面碎裂、盾尾衬砌管片角部碎裂等施工难题给出解决措施,保障了小半径盾构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盾构选型是盾构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合理的选型能为后续顺利施工奠定基础。以特拉维夫红线轻轨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土层进行试验分析,在充分考虑富水库卡地层土层特性和隧道线形设计的基础上,对盾构刀盘结构、刀具布置、铰接设计、转矩配置等关键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布置有43.18 cm双刃滚刀、开口率为38%的面板式刀盘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能顺利完成隧道的掘进; 2)盾体采用主动铰接和被动铰接结合的双铰接设计,能有效解决190 m小半径曲线掘进问题; 3)通过增加驱动电机等措施解决在库卡地层中施工转矩值大的问题,可为今后该地层盾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某绕城高速公路深基坑上跨运营盾构隧道工程案例为背景,首先以南半幅深基坑违规施工为切入点,通过现场监测、检测与三维扫描普查等实测成果,佐证违规施工对盾构隧道的不利影响程度,其次通过修正惯用法理论计算及Ansys建模分析,评估隧道结构横断面及纵断面的安全性能与安全冗余储备,再次以优化保护措施的北半幅施工为比对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数据证明分幅、分段、跳仓、限时开挖,增加板凳桩桩长,缩小桩间距,加大盖板厚度,实施土体填充注浆等措施可减少开挖期及工后盾构隧道隆起量,可以缩短工后隆起时间。据此,提出基坑上跨运营盾构隧道在设计、施工相关建议,为该类保护区外部作业及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受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该文从监理的角度,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手段着重介绍了小曲率半径盾构推进轴线控制的监理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韩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90-195,10
该文结合上海世博园区某隧道工程,介绍了盾构在穿越轨道交通4号线地下区间施工时所采取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在充分了解了周边环境、相邻构筑物、管线、盾构机、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后,把盾构穿越分为3个阶段,在试推进阶段收集盾构推进参数,在穿越阶段控制盾构施工参数,在穿越后阶段根据沉降监测情况进行后期补压浆。同时考虑好穿越轨道交通运营线时在不良地层中推进的技术措施,以及做好隧道轴线、地面沉降变形和临近构筑物管线的监测工作,做好信息化施工管理,做到数据及时采集、及时分析、及时指导施工。并做好应急预案。其成果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始发阶段盾构近距离安全上跨既有运营隧道,在分析工程重难点的基础上,首先,对盾构上跨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并结合施工参数控制情况对上跨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调整 始发基座与盾构隧道轴线坡度一致,并在洞门钢环处焊接导轨,确保了盾构按照设计坡度上坡始发; 2)向盾壳四周注入克泥效,能 够润滑盾壳,减小推力,从而减轻对既有隧道的扰动; 3)盾构刀盘进入上跨段前,既有隧道产生向上和向盾构掘进方向2个方向的 位移,随着盾构重心通过既有隧道,竖向变形逐渐回弹,并在盾尾脱出后逐渐趋于稳定; 盾构掘进方向变形在刀盘位于隧道正上方 时开始迅速增加,在盾尾脱出后迅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窦成功  王宁 《隧道建设》2019,39(Z1):176-179
为了研究盾构切桩掘进对新托换桩的影响,以南昌地铁2号线某盾构切桩工程为背景,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分析施工过程中新托换桩位移和弯矩变化情况。设置切除旧桩前、刚切除旧桩后以及切除旧桩并向前掘进一定距离3种工况,提取3种工况下新托换桩的变形和弯矩进行分析,进而对直接盾构切桩掘进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 1)盾构掘进切除旧桩造成托换桩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的最大变形发生在隧道上方约2.5 m处,沿隧道轴线方向的最大变形发生在桩顶; 2)托换桩桩身最大弯矩出现在隧道断面深度范围内,最大值可达到600 kN·m以上,因此桩基设计时,不仅要进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验算,还需进行受弯承载力验算。  相似文献   

16.
冯欢欢  杨书江 《隧道建设》2014,34(3):274-279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在成都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4标区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掘进的施工特点,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和相关研究材料,从掘进速度、推力、刀盘扭矩、出渣量、同步注浆及土仓压力控制等方面,详细分析盾构关键掘进参数协调控制技术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实现掌子面的稳定和盾构安全、高效掘进。从施工难点、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管片整环旋转、小半径曲线段掘进、滞后沉降等施工难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更好地控制整个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地铁盾构支洞步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助锋  陈馈 《隧道建设》2011,31(5):615-619
在对以往盾构始发、盾构过站、盾构过钻爆段等施工方法及步进装置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会展中心交通工程礼嘉站-平场站区间和平场站-黄茅平站区间工程实际,对盾构小曲率半径、长距离步进方式及步进推力装置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安全、高效、适用于小曲率半径长距离盾构步进的施工新方法,有效减少了工程成本、缩短了盾构步进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