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秦线永定河特大桥和跨丰沙线特大桥桥上重载线路存在道床病害、轨枕病害和曲线偏移引起的结构性病害,本文对病害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综合整治措施。对曲线地段轨枕落道量和曲线偏心量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提出落道和曲线拨移设计方案。利用大修列车更换桥枕、偏心拨正和落道捣固,综合整治后线路轨道质量指数均值与轨检车不良扣分均降低,轨道平顺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朔黄铁路一座曲线半径400 m桥梁线桥偏心严重的问题,对其轨道和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提出采用分次拨道的方法进行整治,对偏心量较大的上行线进行两次拨道,下行线一次拨道到位,最大拨道量305 mm。通过对拨道过程中轨道和桥梁结构动力性能的对比测试分析评价结构整治效果。分次拨道完成后,线桥偏心满足规范要求,且大偏心状态桥梁受力不利的内梁活载效应明显降低,结构受力状态改善;轨道结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均在容许范围之内,满足行车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分析有砟道床重载铁路桥梁线桥的偏心效应,在现有设计活载偏载系数理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运营阶段线桥额外偏心的活载弯矩偏载系数计算式,并就曲线半径、列车运行速度、曲线超高、道砟厚度、线桥偏心等因素对活载弯矩偏载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实测32 m双片式简支T梁的活载弯矩偏载系数,对比了采用空间多层梁格法计算和理论计算式的结果,不同行车速度下梁格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更好,仅当行车速度80 km/h左右时,梁格法计算与理论计算式的结果一致。总体上看,线桥偏心使得偏心侧活载效应增大,由于曲线上线路相对桥梁多发生向曲线内侧的偏心,对32 m梁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设计状态更为不利的外梁受力;而道砟超厚则使得内梁和外梁的二期恒载效应均明显增大,对两片梁受力均不利。  相似文献   

4.
介绍武九铁路扩能提速工程南阳河特大桥既有左线桥拆除爆破的施工方案、主要设计原则及技术设计成果。该桥于2004年9、10月间成功爆破,达到安全、高效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分析重载铁路线路桥梁地段曲线线路特殊病害的种类、成因及预防对策,提出对重载铁路线路桥梁地段曲线病害的预防整治措施,确保重载运输生产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6.
对铁路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病害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整治的原则和方法,简要介绍津浦线滁河特大桥墩身及梁体裂缝整治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Ц形浅基高桥墩是我国既有重载铁路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具有"头重脚轻"和刚度偏低的典型特点,是铁路基础设施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以某重载铁路浅基高桥墩为研究对象,针对重载列车通行引起的桥梁结构振动异常现象,采用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大轴重运输条件下的桥墩振动特性和减振加固技术,并进行实际工程应用研究。研究结论:(1)单线重载列车通过导致双线Ц形桥墩基础受到较大的偏心冲击,进而引起本线和临线桥梁振动增大,尤其是临线桥梁振动明显增大;(2)随速度和轴重增加,两线桥梁振动均呈现增大趋势,地基薄弱、桥墩刚度不足和基础结构缺陷是振动异常根本原因,大轴重列车偏心冲击是直接外因;(3)可采用"增补桩基+增大基础+墩身连接"组合加固方法进行实桥加固,加固后墩顶振幅降低300%,桥墩横向自振频率增加3倍,效果明显;(4)本研究成果可为既有铁路病害整治以及扩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既有铁路隧道尤其是重载铁路隧道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基底病害进行了研究,重点论述和分析病害检测、评估与整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铁路隧道中以地下水为诱因的基底病害,介绍了"井点降水+注浆"这种适合既有铁路隧道基底水害"疏堵结合"的复合式整治措施,并在大秦铁路九山隧道基底病害整治工程中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货车轴重的提高和编组长度的增加,使重载铁路隧道结构受力及疲劳特性发生根本变化。分析大秦铁路军都山隧道基底病害成因,开展整治技术研究,将新型胶液和新型注胶锚杆有机结合,提出锚注一体化复合整治的概念,并进行实际工程应用,取得良好的整治效果,为类似隧道工程基底病害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几内亚Simandou重载铁路项目,建立有砟轨道单线简支梁线桥模型,分析40 t轴重列车作用下线路纵向位移阻力曲线变化对重载铁路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墩顶线刚度较小时,钢轨制动附加应力随纵向阻力的增大而增大,随屈服位移的增大而减小;梁轨快速位移差随纵向阻力的增大而减小,随屈服位移的增大而增大;纵向阻力变化对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影响大于屈服位移变化对纵向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云天 《中国铁路》2006,(1):33-36,43
总结2005年全路工务系统在六大干线安全标准线建设、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线路改造、生产布局调整、安全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安排2006年全路工务重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方针,围绕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化铁路体制改革和工务修理制度的改革,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确保工务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和铁路第六次提速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研究比选曲线钢梁桥偏心整治方案,介绍用偏角法拨正曲线以整治桥梁偏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铁路建设     
中南部重载铁路通道实现首架 据《人民铁道》报道,7月4日,中南部重载铁路通道硝河中桥首架成功,标志着该通道全线进入铺轨架梁阶段。正在建设的中南部重载铁路通道横贯晋豫鲁3省12市,起点为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终点为日照港,全长1260km,项目总投资998亿元。该通道是我国第一条设计30t轴重、开行万吨大列的重载铁路,也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我国铁路常用钢轨钢的化学成分、性能特点;研究我国高速铁路、160km/h以下的既有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用钢轨的选用原则。分析和论述曲线路段钢轨的选用、不同钢种钢轨的焊接、焊接接头的硬度匹配、长定尺钢轨的选用、钢轨打磨和润滑方面注意的问题,提出高速、重载钢轨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结合重载铁路隧道基底脱空病害特征,设计基底脱空条件下隧道铺底结构疲劳试验装置,并考虑隧道基底无水、富水环境等因素,开展隧道铺底脱空病害下的结构疲劳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的分析,探讨脱空条件下隧道铺底结构的疲劳演化特性,拟合得到300 mm脱空条件下隧道铺底结构试件疲劳寿命演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基底脱空条件下,隧道铺底结构疲劳性能呈"倒S型"演化趋势,结构疲劳寿命随着应力水平增大而显著缩短;受地下水的影响,富水环境隧道底部结构疲劳寿命显著短于无水环境,且随着应力水平的升高,缩短的比例也越大;建立的基底脱空条件下隧道铺底结构疲劳寿命演化曲线,可用于隧道底部结构损伤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结合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敖包特大桥施工中采用圆端形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技术的成功实例,通过分析其技术特点,介绍薄壁空心桥墩爬模构造、施工工艺、施工操作重点和施工质量标准,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该施工技术简单,施工机具、人员投入少,可缩短工期,质量安全有保障,对新疆后续铁路同类桥梁建设施工具有指导作用。关键词:圆端形变截面薄壁空心墩;桥梁施工;爬模;铁路敖包特大桥  相似文献   

17.
宋威 《铁道勘察》2020,(3):155-160
就目前的普速铁路而言,双线简支梁桥下部结构横向偏心设置及适用曲线半径的设计与计算已比较成熟。对于城际铁路,设计曲线半径、设计活载、墩梁结构等均与普速铁路有较大区别,横向偏心如何设置以及偏心值与曲线半径如何匹配均有待研究。为了研究时速200 km城际铁路曲线简支梁桥下部结构横向偏心设置规律,以京津冀地区某城际铁路工程为背景,采用弯矩平衡方法推导出理想偏心值公式,通过对其桩长、承载力、经济性等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到适合工程实际的横向偏心设置方法。结果表明:桥墩与基础之间设置横向偏心形式与梁部与桥墩之间设置横向偏心均对桩基有优化效果,建议根据工程项目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当线路平面采用最小曲线值(R=2000 m、2200 m)时,建议在双线简支梁桥设置0.2 m横向偏心,当曲线半径R>2000 m时,可不设置横向偏心。  相似文献   

18.
以集包第二双线霸王河特大桥小半径单线连续梁转体工程实践为背景,介绍了设计与施工中关键技术,主要阐述了合龙段钢壳设计与施工技术、曲线桥梁转体钢球铰设置横向预偏心技术和曲线连续梁转体关键控制技术,对今后类似桥梁的建设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罗金保 《中国铁路》2003,(12):26-28
重载运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铁路货物运输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大秦线是我国铁路的重载运输线,要实现大秦线年运量翻番的目标,就应当进一步强化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开发,制定大秦线基础设备必要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重载铁路桥梁损毁后的快速抢修架设问题,研究了重载铁路抢修梁快速架设装备方案。比较了现有桥梁抢修器材的架设方法与战术指标,分析用于重载铁路桥梁抢修的适用性;介绍了重载铁路抢修梁快速架设装备的性能参数及组成单元,并对各单元的构成部件进行说明;论述了重载铁路抢修梁快速架设装备的架梁步骤。研究的装备具有专业化、一体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可实现一孔32 m及以下跨度的重载铁路抢修钢梁在6 h内完成架设,并具备通车条件。该研究成果极大提高了我国重载铁路桥梁快速抢修的技术水平,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