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工业的发展,粉尘的危害性越来越大,人们应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认识它,评价它,而粉尘的个人采样法是国外很多工业卫生学者重视的一种方法,并且认为由个人采样法得到的个人暴露浓度是评价粉尘生产环境最好最可靠的。要很好的测试个人暴露浓度,必须研制好个人粉尘采样器。为此,我们参考了日本,英国及国内有关文献及仪器,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反复设计、试验、改进研究了一种作业者、实验者可以除将采样头直接挂在身上外,其他部件可放在衣、裤袋里的一种小型个人粉尘采样器,形状和工作时情况如图1、2。  相似文献   

2.
根据GB5748—85规定的方法,通过对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进行连续监测,得出一个工作日内粉尘浓度随时间分布情况。提出由现行采样方法(MAC采样法)得出的结果不能确切地反映粉尘实际危害情况。建议使用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作为取代指标,并尽快研究制订相应的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了非对称规则采样法和对称规则采样法,通过对铁路客车逆变电源的仿真建模及试验验证表明,基于非对称规则采样法的设计能有效降低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的总谐波畸变率,提高电源的输出质量。  相似文献   

4.
1992年4月14日,贵阳东站一线货场装卸工作人员在装卸作业过程中,由于一起设备(雪糕机)包装不好,托运违章,在装卸作业中造成贮氨器(雪糕机制冷部分)破裂,大量氨气外泄,引起在场19名工作人员发生急性中毒。我站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1 现场调查 4月14日14h下午上班后5min,货场一叉车司机在装卸作业时,把标明为贮氨器的容器的外部管道被叉破,当即冒出一团白烟,刺鼻、刺眼,在场  相似文献   

5.
动压平衡等速采样法锅炉烟尘测试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锅炉烟尘测试中引起误差的因素和环节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锅炉烟尘测试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以采用动压平衡等速采样法为例,分析了烟尘测试系统误差的来源,造成偶然误差的因素,测试差错产生的环节,阐述了用负荷率修正、过氧空气系数修正、合理选择采样点和搞好仪器保养与定期计量检定以消除系统误差,用多点多次采样减少偶然误差,用规范采样和正确计算来消除测试差错,根据负荷率和烟气排放量评估测试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对多起铁路危险货物破损导致急性中毒事故的反思广铁职业病防治所(510010)金慧明姜向红刘建明近年来,由于铁路运输危险货物破损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毒物中毒、灼伤事故时有发生。笔者将近几年我集团公司广州管内发生的多起急性中毒事故进行归纳,结果无一例外的与铁...  相似文献   

7.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目前国内外多采用Saltzman法,但从采样到分析步骤则各有差别。我国车间空气统一监测方法(以下称国标法)是应用大气采样器连续吸气采样,以三氧化铬作氧化剂,用Saltzman试剂吸收。该法可分别测定某段时间内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平均浓度。真空采样法即将采样后的真空采样管放置24小时,使其中的一氧化氮被氧气自然氧化成二氧化氮后,用Saltzman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_2)、硫氧化物和醛类等刺激性气体,可引起动物肺脏血管通透性增加,继而导致肺水肿。这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使肺脏脏器系数(以下简称肺系数)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在柴油机废气急性毒性研究中,肺系数是常用的重要观察指标。本文报道大鼠短时间吸入不同浓度的柴油机废气后,引起肺系数改变的急性阈浓度,为现场预防柴油机废气急性中毒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污染物种类繁多,有些是气态、有些是气溶胶态,且浓度很低,一般在ppm~ppt级。目前,能直接测定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专用仪器,只限于少数几种,大多数污染物需要将样品采集下来,然后用现有的分析方法测定。如果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不够时,还要在采样过程中或采样之后增加一个浓缩步骤。所以采样方法在大气污染监测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早期采样方法多是瞬间或短时间采样。近期普遍认为长时间连续采样才能反映人体接触毒物的其实情况,工业卫生工作者提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即要求对每一段时间的浓度变化都有所反映。因此对采样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常用的溶液吸收管采样法很难做到长时间采样,而固体采样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不仅可做长时间采样,而且有可  相似文献   

10.
论述气体灭火系统对保护重要设备财产发挥的巨大作用,说明它主要用于贵重设备、精密电子仪器、计算机房、档案库等不宜用水进行灭火的场所.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气体灭火报警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特点,阐述本工程气体灭火报警及控制系统组成、设计原则、系统功能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通风管路基作为一种新型的路基结构,具有降低多年冻土地温抬升路基人为上限的性能,对多年冻土区铁路的建设及运营提供安全保证。本文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及空气流通特征,对通风管内空气对流形式进行分析,并通过传热学基本理论对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体的传热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文章经过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的传热理论。认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的传热方式主要为空气的强迫对流、自然对流及热传导3种,并通过理论计算及试验得出使通风管路基达到最大功效的合理的长径比。  相似文献   

12.
夏季在青藏铁路上运行的空调客车要经历从北京夏季外气工况到青藏高原的低温外气工况。因此有必要对客车空调的运行进行调节。人体舒适特性决定空调送风点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 ,而不影响其舒适性。从经济和节能的角度提出了运行在该线路上客车空调的夏季运行调节方法 ,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用空气焓差法测量空气冷却设备冷量的标准中,空气湿度常用湿球温度取样的方法测得.本文依据空调基本理论,将该方法与直接测量相对湿度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直接用相对湿度来测量空气湿度的方法应纳入相关测试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原旅客列车乘务人员职业适应性指标,建立可行的乘务人员医学选训,健康监护制度。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不同行车路线、车次进藏列车空气环境试验,乘务人员人群试验,对与急性高原反应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理学参数进行试验调查,观察人体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主要生理指标随海拔增高,氧分压下降而变化的规律。筛选确定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3项指标能相对敏感地反映机体缺氧状态,与急性高原反应发生症状相关,可作为快速检测进藏列车乘务人员高原适应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铁路列车用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房间空调器不同,必须考虑其工作条件的特殊性。采用现代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计算机仿真手段对制冷工质为R410A的新型单元式空调机组进行变工况下动态模拟及性能预测,以期部分替代真实物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R410A制冷剂应用于列车空调系统,应注意其工作压力高、系统匹配改进等问题。仿真过程中制冷压缩机转数或者外界温度改变时,列车空调制冷系统各项热力参数及COP均变化明显,可以为机组的合理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施工隧道粉尘采用滤膜粉尘采样器与光散射数字粉尘计同步测定,通过计算求得转换系数K值。结果表明,采样位置距发尘源距离和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对K值有较大影响,粉尘浓度与K值间呈线性相关。这种影响是由于粉尘颗粒中位径变化而引起的。发尘源非连续发尘时不但引起粉尘浓度变化,而且引起中位径改变。由此提示,由K值乘相对质量浓度换算质量浓度是不适合的。  相似文献   

17.
应用动态规划向后归纳法和贝叶斯方法,研究了一类特殊单臂Bandit报酬过程的最优决策问题。在这个模型中,未知Bandit过程是抽样时间间隔服从负指数分布,抽样值服从Erlang(2)分布,允许在任意时刻跳转的Bandit报酬过程。讨论了这类Bandit报酬过程Gittins指数的单调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将包含这类过程的单臂Bandit报酬过程的最优决策问题简化为一个最优停止问题,构造了计算过程最优停止时间的算法。  相似文献   

18.
地铁隧道下穿河道废弃桥桩拔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拔桩工法在一般大型市政桥梁以及地铁工程施工中是比较成熟的,但这种工法在特殊的工况地质条件下受到制约仍有其局限性,必须因地制宜对其进行改造、革新,以适应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拔桩施工。文章以无锡地铁2号线通德桥的拔桩施工为例,介绍拔桩施工的技术创新、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列车接近报警是铁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铁路工人安全作业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编组站的特殊环境,开发了一种基于高性能ARM单片机LPC2132、超声波换能器,以及RS-485串行通信总线的列车接近报警器。它能根据远程控制计算机的选项输入指令自动完成数据的采样、运算、传输,实现长时间的自动报警,实时数据查询,并可图表显示,测量精度高,是列车接近报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厢的空调系统气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车内乘客的热舒适性。以某型地铁车厢为研究对象,建立地铁车厢满载情况下的三维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对车厢内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不同送风工况(送风量和送风角度)对车厢内温度、速度的影响,并根据模拟结果对各工况的车厢气流性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6种工况中,送风量12 000 m3/h、送风角度60°的送风工况是最优工况,其总体气流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