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石太客运专线GSM-R弱场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太专线不同长度的隧道,利用光纤直放站加漏缆与GSM-R系统3种组网方式解决弱场覆盖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对光纤直放站对基站的影响及漏缆的选型进行分析,对系统工程应用提出建议,使GSM-R系统更好满足客运专线无缝覆盖的通信要求,保证铁路通信系统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2.
通过无线网络报警系统,各种便携式安全检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可以被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系统中的设备还可以实现相互联动,便于保安人员能够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应对突发事件.分析了无线网络报警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总体结构,以及车站基站系统的覆盖原则,并通过安装实例介绍了覆盖设计的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移动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无线网络报警系统将会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安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从铁路区间通信的现状入手,分析基于铜缆的通话柱存在的问题,提出铁路区间通信宽带业务接入的迫切需求,进而引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区间光通信系统,论述该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浅谈GSM-R系统无线网络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R无线网络的优化关系到网络的运行质量及话务能力。本文重点从GSM-R无线网络频率规划、无线网络场强覆盖及无线网络参数设置和调整3方面,浅析了GSM-R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概念及其复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昆明集装箱中心站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数据通信系统是昆明集装箱中心站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集装箱中心站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及技术方案,重点阐述无线网络的组成、无线基站的部署及信号覆盖、无线终端的功能设计及无线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吴静 《中国铁路》2012,(8):57-60
结合GSM-R网络设计,从传输系统、设备冗余、隧道覆盖冗余、分支线路覆盖、漏缆监测和天馈线系统等方面,探讨提高普速铁路GSM-R网络的整体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王丹 《中国铁路》2006,(12):48-49,59
青藏铁路GSM-R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按照铁道部发布的《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场强覆盖以机车天线处输入端射频信号为标准,满足-92dB.m(95%的时间地点概率)。使用铁路沿线数字地图和无线网络规划工具软件,确定设计余量(DMF)和基站重叠区以及沿线区间GSM-R的基站设置地点。对铁路沿线隧道、路堑等弱场强区,采用光纤直放站加漏泄同轴电缆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8.
刘斌  舒琳  王均宏 《铁道学报》2004,26(6):44-49
作为一种场强覆盖手段,漏泄同轴电缆不但能够应用于隧道无线通信系统,而且近年来也被应用于室内无线通信系统。本文从场强叠加原理出发,利用射线追踪法分别计算了由天线和漏缆产生的场强覆盖,得出了天线位置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室内场强分布、漏缆所产生的场分布比天线的更为均匀,工作在单模辐射状态下的漏缆比多模辐射时所产生的场分布更均匀等重要结论。本文结果对于室内电波覆盖的进一步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仅站内覆盖无线网络条件下的临时限速处理进行研究,在站内有无线网络覆盖条件下,与列车通信,将站内列车走行路径范围的临时限速信息及区间临时限速信息发送给列车,实现列车在区间运行时,在未覆盖无线网络条件下,使用出站前接收到的临时限速信息控制列车安全运行。相比全线覆盖无线网络,或全线设置有源应答器,临时限速研究方式造价更低,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漏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TD-LTE车地无线通信主流传输介质,具有传输信号稳定、覆盖均匀、敷设距离远等优点,但其价格较贵,因此敷设单漏缆还是双漏缆需要深入研究,通过对多个应用场景可靠性方面进行深入比较分析,确定了不同车地无线方案所采用的漏缆敷设方式,综合考虑价格及可靠性因素,给出综合承载场景下应采用漏缆敷设方式,建议单独承载信号系统情况下地下段宜采用单漏缆,高架段宜采用双漏缆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区间场强覆盖弱区,通常可以采用架设天线作为辐射源的空间波覆盖方式及敷设漏泄同轴电缆作为传输线和分布天线的覆盖方式加以解决,结合区间中继设备又可衍生出多种解决方案。重点讨论基站天线覆盖方案、基站天线+直放站天线方案和敷设漏泄同轴电缆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无线信号覆盖方案,解决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车地通信弱场覆盖的问题。利用低噪声放大技术、窄带滤波技术、光电转换技术、无线电移频技术,结合站场实际条件,研制移频光纤直放站,实现无线信号覆盖范围的延展,已应用于多个车站。对在用设备车地通信记录分析表明,30天内未发生车地通信中断事件,满足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对车地通信的性能要求。移频光纤直放站的建设能够解决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车地通信弱场覆盖的难题,改善系统车地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及宁奉城际铁路工程采用的LTE(长期演进)技术综合承载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与专用无线集群信号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这些设计方案主要包括LTE有线网络、LTE车-地无线通信、LTE时钟同步、业务隔离以及综合供电方案等,系在传统的LTE仅承载CBTC业务的基础上,考虑了同时承载集群业务。为进一步增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独创性地设计了基带处理单元的跨网连接、设备冗余配置、集群无线覆盖、轨旁漏缆安装高度以及跨专业供电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CBTC无线传输方式性能分析及现场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使用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实现车-地信息交互,其信号覆盖方式包括天线、漏泄同轴电缆和漏隙波导管。通过对这3种覆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和现场相关测试,旨在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广州地铁公司联合开发的CBTC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宁娟 《铁道通信信号》2009,45(10):51-53
比较5种弱场覆盖方案的优缺点,提出在西延线全线采用光直放站+无线直放站+天线,隧道内采用直放站+螺旋天线的设计方案,取消了隧道内漏泄电缆的设置,并利用既有长途通信电缆为直放站远程供电,使全线无线列调场强覆盖满足了行车调度的需要,又减少了对既有线通信设施的损坏,有效节约了投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北京地铁2号线公用无线系统的改造工程,主要包括隧道区间各种中继长度的划分,以及在隧道、车站、站台、站厅的无线覆盖方式,特殊车站、站台站厅的天线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广珠城际铁路凤凰山隧道引入移动公网覆盖的需求为基础,从覆盖预测、设备布置、LCX挂设、干扰分析等四个环节出发,提出以泄漏同轴电缆为主的公网隧道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着重介绍泄漏电缆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并通过案例阐述利用泄漏电缆技术解决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内网络覆盖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GSM—R无线场强测试的基本特点,对于GSM—R机车车载台,给出其接收电平的基本性能要求:场强最小电平值及覆盖概率。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场强测量方法,包括系统组成、数据采样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该方法可以正确全面的评估GSM—R的网络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