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20,(7)
黑龙江大桥现浇桥面板采用"吊模法"施工。浇筑主桥时,混凝土输送泵固定在4号墩,距离钢梁顶面高度约17m,在钢梁侧面焊接框架固定泵管,混凝土运输车将混凝土运输至输送泵处,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向桥位两侧进行输送,主桥最远输送距离为451.5m。通过调整桥面梁格体系的顶面标高、桥面横坡和超高,保证桥梁具有良好的线型,有利于提高钢混叠合梁的整体工作性能和整体刚度。利用桥面板施工方法,可有效减少施工特种设备的投入,成本较低,施工方便,节约工期。  相似文献   

2.
泵送商品混凝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几年来 ,在建筑行业广泛采用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之所以能在工程施工中被采用并取得成功 ,从技术上看主要是工艺设备配套 ,混凝土搅拌、运输、浇注等各个环节的能力匹配 ,使混凝土在数量、质量上都能得到保证 ,加强了施工管理 ,严格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工程技术人员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1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的特点1.1 优点泵送混凝土施工作为施工现场混凝土的一种输送方法被广泛采用和推广是因为它具有下列优点 :(1)机械化程度高 ,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和施工材料 ,与常规的手推车和垂直运输井架的混凝土运输方法相比 ,泵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乌鞘岭大台竖井井筒衬砌施工工艺与流程,详细说明了深竖井井筒衬砌时混凝土输送管路的组成,以及垂直落差超过500m输送过程中出现的管路磨损、混凝土堵管及离析等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并给出了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同时强调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保证深竖井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4.
乌鞘岭隧道大台竖井井筒衬砌安全快速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乌鞘岭大台竖井井筒衬砌施工工艺与流程,详细说明了深竖井井筒衬砌时混凝土输送管路的组成,以及垂直落差超过500m输送过程中出现的管路磨损、混凝土堵管及离析等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并给出了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同时强调通过严格的施工管理保证深竖井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5.
刘昌国  张书良 《桥梁建设》2012,42(Z1):90-93
为保证高强度混凝土长距离输送的和易性和可泵性,以白马大桥(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背景,从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配合比的选配,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泵送等环节对长距离、高压、高强泵送混凝土进行设计和施工.在配合比设计时增加外掺料,采用三级配的碎石,使用高性能的外加剂和选择高压混凝土输送泵,从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保证无泌水、无泌浆、无沉淀抓底现象)、可泵性、凝结时间、强度及耐久性均满足气候、施工技术条件及混凝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于书翰 《公路》1989,(8):17-21
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已经成为现代桥梁主要结构型式就混凝土数量而言,一座大型桥梁往往需要灌注十几万立方米甚至几十万立方米混凝土。就混凝土的品种而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预制的,有现浇的;有高标号的,有低标号的;有低流动性的,有高流动性的;有普通混凝土,有水下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已是桥梁施工作业量最大,操作最繁重,劳动强度最大,使用机械、人力和耗能最多的施工作业。桥梁工程质量是否得到保证与混凝土施工作业各阶段质量控制有直接关系。不论是搅拌、输送,还是灌注成型,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设置各种混凝土施工机械显得十分重  相似文献   

7.
盛兴跃  李璐  李睿 《公路工程》2015,(2):97-99,112
利用胶结料的3大指标及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贯入度、低温弯曲应变等宏观指标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的性能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从回收胶结料的针入度、软化点及5℃延度以及混合料高低温性能来看,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老化现象。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性能及筛分结果来看,当运输时间超过240 min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存在离析现象,对高温性能而言,混合料离析优于老化作用;对低温性能而言,在离析和老化的共同作用下,低温抗裂性急剧下降。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时间不宜超过240 min。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2)
在桥梁桩基施工中,经常遇到岩溶现象,特别在中国西南部,岩溶现象尤为常见。岩溶现象给桩基混凝土施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带来很大的影响。对桩基内的岩溶处理方式很多种,针对富水岩溶区域桥梁桩基施工出现的质量难以保证、施工成本偏高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管节式钢护筒的施工工艺,有效控制了桥梁桩基施工质量和成本问题,且减少对周边环境破坏与污染,并在杭瑞高速公路贵州毕节~都格段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于公称最大粒径在26.5 mm以上的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问题在施工中较难解决.离析造成沥青混凝土层透水,并导致局部早期水损坏.在摊铺环节采用转运车后,自卸车将混合料卸在转运车上,转运车一边对混合料进行二次拌和、不间断地向摊铺机供料,一边与摊铺机完全同步前进,有效地减少混合料的温度离析和集料离析现象,并实现连续摊铺,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综合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离析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产生离析的原因,指出配合设计、原材料质量和生产设备的设计缺陷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从原材料质量、机械拌和、车辆运输、摊铺等环节制定防止混合料离析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这些防治措施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桥梁施工时,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向江(水)中部位供应混凝土的情况,不仅要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需保证江(水)面的正常通航。介绍采用水下泵管输送混凝土施工桥梁的技术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在新浍河大桥施工中,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实例,论述了输送泵在施工中如何正确使用,以及对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大跨度高质量的桥梁建设日益加快,而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垂直运输工作—塔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塔吊本身也存在着较高的危险系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塔吊基础产生了问题才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塔吊基础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浅析桥梁施工过程中塔吊位置的设计,希望能在如今桥梁工程越做越大、塔吊难度越来越大的今天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0,(8)
为了满足桥梁的变形、行车平稳的要求,在主梁与桥台或两个主梁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施工是桥梁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伸缩装置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的整体品质,伸缩装置施工通常是桥梁施工的最后关键工序,由于急于通车对工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伸缩装置的施工质量却存在很大问题,造成返工,重新修补,影响桥梁使用。于是,提出了一种伸缩装置预留槽的施工新工艺,可以有效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桥梁建设按期完工,保证桥梁整体质量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1990年在安徽省312国道进行辗压混凝土施工中,如何解决诸如辗压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平整度、摊铺厚度、混合料级配、离析的影响以及自卸车倒料、压实、运输与摊铺等问题,并参考有关资料,进一步探讨了辗压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施工机械的合理配套.  相似文献   

16.
郑东辉 《中外公路》2007,27(3):135-138
该文主要介绍深圳湾跨海公路大桥海上施工的特点及技术要求,为了保证基础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整体性及浇注质量和运输而采取的一些施工方法,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小混合料离析造成的路面早期病害,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镇江段高速公路SUP-25下面层施工为例,分析了离析产生的原因,总结了路面离析的种类,研究了混合料级配的优化,提出了集料堆放、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施工环节中预防离析的处理措施,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离析现象,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单线铁路隧道由于断面小、通道狭窄而造成的施工机械与混凝土输送泵互通不顺畅的问题,设计一种窄体双缸S阀混凝土输送泵,该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机构采用液压油缸带动混凝土输送缸的结构模式和双缸往复式工作原理,双缸并列设置,在不减小输送量的前提下降低整机宽度(整机宽度为1.49 m)。采用Ansys软件对混凝土输送泵的关键部件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计算S阀体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 在静载荷作用下,活塞杆、主油缸和混凝土输送缸的最大等效应力均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满足结构强度要求; S阀体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等效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且疲劳寿命在疲劳敏感曲线的50%~90%内,满足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南照淮河公路大桥施工施工中混凝土输送泵的工程实例,简述了混凝土泵型、使用及泵送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讨论了混凝土质量对泵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文義  尚伟 《隧道建设》2019,39(9):1537-1544
为有效解决、控制和减少衬砌开裂、掉块、脱空等质量缺陷,保障隧道工程建设安全和运营安全,系统地研发了新型信息化衬砌台车,并形成了以衬砌施工信息为基础的隧道二次衬砌病害控制方法。采用旋转式对接快速分料系统,解决了混凝土离析和施工冷缝问题,提高了混凝土浇注施工效率;采用自动振捣系统,减少了漏振、欠振现象,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采用V型槽零搭接装置,克服了顶裂施工缝的问题;采用可伸缩式堵头板解决了超欠挖时端模封堵的难题;采用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施工。试验证明,采用新型信息化衬砌台车能够减少开裂、掉块、脱空等衬砌质量缺陷,有效提高衬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