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直列3缸汽油机为研究对象,利用 AVL EXCITE 软件建立了曲轴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润滑油温度、供油压力以及润滑油种类对发动机曲轴摩擦功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指定条件下的曲轴摩擦损失功率仿真结果为106.6 W ,台架试验结果为102 W ,误差在5%以内,表明仿真模型具有相当的精度;当润滑油供油温度从40℃升高到110℃时,曲轴摩擦损失功率减小到最低,约为104 W ,当温度超过110℃后,摩擦损失增加,当温度上升到150℃时,摩擦损失功率达到140 W ,润滑条件急剧恶化;当轴承主油道入口压力从0.31 MPa 增加到0.4 MPa 时,曲轴摩擦功率减小约10 W ,且供油温度较低时润滑油供油压力对曲轴摩擦功率影响较大;曲轴摩擦功率随黏度的提高而增加,供油温度较低时,润滑油黏度对曲轴摩擦功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谭湘东 《驾驶园》2010,(11):60-60
冬季气温下降比较明显.普通润滑油产品在气温低的情况下则变得更稠.流动性减弱,达到需要润滑部位的时间加长.致使车辆不易启动且磨损加大。所以最好选择基础黏度小,倾点低的润滑油产品这样才能对汽车引擎持续带来良好的润滑作用。  相似文献   

3.
田松宾 《汽车运用》2014,(11):37-38
发动机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要与温度较高的部件如汽缸、活塞等接触,还受到高温燃气的影响,其工作条件是比较苛刻的。近年来,汽车发动机的压缩比增加、负荷增大,因此,对润滑油的要求越来越高,润滑油使用中也更易变质。润滑油变质的结果。不但缩短了润滑油的使用期限,也会损坏发动机。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延缓润滑油在发动机工作时的变质速度。使用品质符合要求的润滑油润滑油品质好坏对其在使用时是否容易变质影响很大。在发动机工作时,与润滑油变质倾向有关的性质主要是黏度、清净分散性、抗氧抗腐性。润滑油黏度过大,在活塞环区、活塞裙部及内腔生成的胶膜就越多:黏度过小,则汽缸与活塞环间密封不严,会使润滑油受到燃料稀释,燃气窜入曲轴箱,使润滑油容易产生沉淀。所以,必须按规定使用一定黏度的润滑油。  相似文献   

4.
●1.确保轮胎气压正常。气不够或是气太多,都会增加油耗,因此应该定时检查轮胎气压。●2.换成省油轮胎。●3.不要随意更换轮胎的大小。●4.定期检查方向盘和轮胎是否调准。轮胎和方向盘往往会失准,这也会多耗油。●5.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润滑油黏度越低,引擎就越省力,也就越省油。●6.保养引擎,有问题立刻修好它。  相似文献   

5.
李军 《驾驶园》2007,(9):27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许多驾驶员喜欢选用黏度高的润滑油.一般来说,黏度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非常重要,为了防止发动机运动零件间的接触面磨损,润滑油必须有足够的黏度,以便在各种运转温度下都能在运动零件间形成油膜,从而使得汽车发动机顺畅运转.但使用黏度过大的润滑油也会产生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6.
炎炎夏日,更换润滑油成为广大车主夏季养护的重点之一。不过,由于部分车主缺乏对润滑油黏度的了解,过分追求更换极高黏度的润滑油,这样容易造成反效果。 汽车润滑油分为矿物润滑油、合成润滑油和半合成润滑油等几类,是由天然气与原油提炼的碳氢化合物配制而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柴油机高喷油压力和燃油后喷技术的应用,润滑油受燃油稀释的问题愈发严重,同时温度对燃油黏度有显著影响,建立考虑温度和燃油稀释的黏度模型,对润滑油性能研究和柴油机摩擦副模拟计算具有重要意义。以柴油机用美孚15W-40润滑油为例,通过试验分别测定了未混入燃油的原15W-40润滑油和混入燃油体积分数为3%,6%,9%,12%,15%的15W-40润滑油在20~180℃之间的黏度变化。构建了考虑燃油体积分数的Vogel方程、Andrade方程及Reynolds方程,并比较了其拟合效果。构建了量纲一的稀释黏度比-温度方程,反映了燃油稀释在不同温度下对黏度的影响程度和规律。构建了基于润滑油温度和混合燃料体积分数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黏度模型。结果表明:Vogel方程对15W-40润滑油被稀释前后黏温曲线拟合效果最好;所构建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黏度模型对15W-40润滑油黏度预测值中90%的误差小于2%,整体误差不超过6%。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按传统经验判断更换机油带来的机油浪费、加剧机械磨损等问题,实现按质更换的目的,项目组根据润滑油属性,确定润滑油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参照国内外相关技术和旋转式黏度计测量原理,设计一款可以克服汽车各种工况、能够降低外界环境对润滑油黏度属性监测影响的一款润滑油品质实时监测传感器。将传感器应用于样品润滑油的黏度测量,并与现有设备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车用润滑油黏度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灵敏性,能实现精准提醒车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07,(9):75-75
作为全面评价润滑油质量的标准,世界各国已经基本趋向一致,建立了润滑油理化指标、模拟试验、台架试验、行车试验等四部分构成的质量标准基本体系。理化指标是基础,作为衡量润滑油基本性能的理化指标包含:运动黏度、低温动力黏度、黏度指数、闪点、倾点、沉积物、  相似文献   

10.
为通过降低润滑油黏度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通过配制3款低黏度润滑油,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燃油消耗试验对比了测试油0W20和参比油5W30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黏度润滑油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在试验车辆上的节油效果最高达1.28%;添加钼元素可以减少低黏化带来的抗磨性变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产品资讯     
那张涂上极护纳米润滑配方剂的牌.就像抓不住的鲶鱼,被吹风机从她手中整副扑克牌中吹出!以上所述。虽然只是嘉实多极护系列润滑油发表会上的魔术表演.但却很好地表现出该系列润滑油强调润滑性与流动性的主题,也将嘉实多公司百年润滑科技的顶尖成果.以趣味方式展现出来。极护系列润滑油共有4款产品.分别能以不同的黏度指数与配方.为不同使用器件的车辆引擎提供尽职呵护,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嘉实多新品从磁护产品到SUPERCAR A0-W20的推出,为从家庭轿车到超级跑车的发动机带来了更出色的性能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润滑油企业都在积极开发着既有个性,又富含科技新技术的新品,如壳牌推出的极净超凡喜力OW-40、OW-30、OW-20、10W-60系列产品,蕴含革命性的壳牌PurePlus天然气制油技术,代表壳牌在车用润滑油领域最尖端的技术之一,以领先的OW黏度等级引领低黏度趋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2007,(10):63-63
润滑油的单级黏度在标注上用单一数字30、40、50、60等来表示:而多级黏度则用5W-30、10W-30、15W- 40、20W-50等方式来表示,两种黏度的油品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两种油在调和时采用了不同的基础油和润滑油添加剂,即不同的配方,表现在使用效果上则也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低黏度润滑油对汽油机经济性及耐久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比了测试油SN 0W20与参比油SM 5W30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黏度润滑油能降低整机的机械摩擦损失约3.4%~5.7%,全工况燃油消耗率降低1%~3.5%。使用低黏度SN 0W20润滑油进行耐久试验,耐久试验后发动机性能进行测试和润滑油理化指标与元素含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发动机耐久试验后各摩擦副磨损量较小,性能下降幅度在正常范围内,0W20黏度等级可满足发动机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多级发动机润滑油 多级发动机润滑油属于大跨度黏度级别油.它可在一定地区冬夏通用,一年四季使用一种机油,不需要按季节换油. 常用的多级发动机润滑油黏度牌号有如5W/50、5W/30、10W/30、15W/40、20W/40等.由于多级发动机润滑油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冬季发动机易启动,节省燃料与机油.目前,国外已普遍使用,美国汽油机油的85%以上,柴油机油60%以上;日本汽油机油97%以上都是多级油.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发动机中,润滑油质量的好与差,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密切关系。那么,怎样鉴别发动机润滑油是优质还是劣质的呢?这里,我给大家提供几个简单实用的检验方法。——把润滑油装入试管中,观察有无悬浮的颗粒状杂质。黏度大的润滑油因颜色深,透明度差,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4月11日,马石油在2018 F1上海站开赛前夕,举办了全新炫腾系列润滑油新品发布会。马石油发布了全新的炫腾7000OW-20和炫腾1000入门级全合成润滑油,以及从炫腾5000全新升级到7000的全线产品。马石油润滑油国际首席商务官Giuseppe Pedretti先生表示:"自从马石油2004年进入中国以来,先后在山东和广西开设了工厂,我们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润滑油行业技术最为先进的合作伙伴。"本次产品的发布和升级,既契合了市场对低黏度高端全合成润滑油和入门级全合成润滑油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彰显了其技术实力,开启了2018马石油的  相似文献   

18.
在这几年的维修实践中,本人对统一润滑油生产的“夏粘宝”润滑油比较认可。据我了解,“夏粘宝”润滑油是针对夏季气温高、润滑油容易变稀,导致润滑不良而加速磨损这一缺陷而推出的。据介绍该系列润滑油采用进口深度精制基础油和加氧裂化基础油,添加美国原装进口复合添加剂及美国高剪切黏度指数改进剂调和而成。  相似文献   

19.
赵朋 《汽车科技》2002,(2):29-31
选用不同黏度级别的车辆齿轮油对汽车传动系统进行噪声测试,探索齿轮油黏度与传动系统噪声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大跨度多级齿轮润滑油,能够降低汽车传动系统噪声2dB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市场回收的发动机润滑油特性入手,比较了在发动机润滑油中柴油、废弃食用油甲酯等的残留比例。实施发动机耐久试验,并间隔一定时间,对发动机润滑油采样,分析试样的总酸值、总碱值、动黏度,以及对部件的磨损等参数,调查了生物柴油对柴油机润滑油品质及润滑系统零部件的影响。指出发动机燃用脂肪酸甲酯(FAME)或FAME混合柴油时,会对发动机润滑油及润滑系统零部件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