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8月,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来到广珠东高速公路,对桥梁和路面的病害进行治理。 本次施工总工程量的一半为桥梁,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在桥面治理中优势显著。 在9月1日举行的现场交流会上,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出色性能和施工质量赢得广东公路界来宾的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2.
对于道路养护,我们追求的不是暂时的平坦,而是长久的使用。长期以来,英达一直将"延长公路寿命,确保公路使用者安全、舒适、快捷"作为公司的使命。日前,江苏省沥青路面热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会同广东省交通集团检测中心、河南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养护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对使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后的部分路段的路面质量现状进行了跟踪回访。在回访过程中发现,使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施工后的路面,车辙、裂缝等最常见的路病的复发程度都要大大轻于同期使用传统工艺处理过的路面。很多使用了3~4年后的道路,依旧保持了相当优异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15日,一队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班组刚刚结束湖南临长高速的紧张工作,经过简单的调整之后,又立刻来到山西运城,为为期半个月的运三高速施工做准备。作为整个山西省首次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养护的试点工程,运三高速此次施工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运三高速是中原至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承担着晋煤外运的重任。是什么促使运三高速最终选择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整体治理出新?对于运煤要道的路病,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又有什么绝招?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从事公路养护事业数十载的运城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行路管理处处长靳运生。  相似文献   

4.
汾灌高速公路始于苏鲁省界,经连云港市各区县与沿海高速、宁连高速连接,是G15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江苏沿海经济开发、推进苏北崛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3年9、10月,汾灌高速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全线车辙养护治理,克服了SMA特殊路面材料施工难、气候不利、交通流量大等诸多难题,顺利完工。经检测,施工后各项指标优异。英达凭借"对症下药"理念、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优质的施工管理水平,在这一高难度的再生项目中创造了奇迹。  相似文献   

5.
单套机组日施工超1万m~2,施工后质量检测数据优异2012年4月,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新疆吐乌大高速二期工程正式展开。在2011年11月前结束的吐乌大一期热再生道路治理工程中,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以快捷的施工速度、出色的现场管理和优秀的施工质量,得到业主单位及监理公司的一致称赞。作为新疆地区第一条高等级公路,长期重载车辆的压力使全长283 km的吐乌大高速的路面出现了裂缝、沉陷、泛油、波浪、车辙等多种路病,由于传统工艺有耗时长、交通干扰大的缺点,所以难以在保证交通顺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大规模治理。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初,英达第3代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在南京江宁区进行了第1次现场施工,并圆满完成任务。 这次施工路段属于宁铜公路江宁段,路病多为大面积网裂、沉陷和坑槽,极大地干扰了交通,影响了交通安全,对其进行彻底的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公路维修,大部分人的脑海里马上会出现拥挤的交通、嘈杂的噪音和漫天的粉尘等画面,但一种新的养护设备和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人们时道路养护的认识。 由英达公司自主研发的英达就地热再生设备和技术,在公路养护施工全过程中实现了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就地再生利用,节约了大量的材料,消除了环境污染,彻底避免了传统公路养护施工给人们日常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8月,山东烟台S302公路(成龙线)上,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在烈日下对路面的车辙进行治理。这是继济南、威海市政后,山东省再一次大力引进可实现原路面100%原价值就地再生利用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为迎国检,烟台市公路局一改传统的铣刨摊铺模式,在山东省公路系统率先采用节能、环保的就地热再生技术对路面进行处理,在不产生任何废料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6月,节约、环保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开上了江西樟吉高速。这是江西省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这种绿色、低碳、环保的道路养护技术。消除弱接缝、弱界面,预防水损害本次"国检"中公路技术状况检查主要检测路面破损率和平整度  相似文献   

10.
以"国检年"为道路养护技术提升契机,云南引进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英达技术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就地再利用,确保云南旅游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施工优质、高效,山区养护之路不再"崎岖";未来云南将加大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11.
自1997年成立以来,英达公司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基础,以创造多赢为使命,以成为"公路医生"为发展目标。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研究到集道路养护技术研究、设备研发制造、养护工程承包三位一体;从第一台英达"修路王"到领先欧美两代的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从率先提出重视日常养护到业内完整道路养护理论体系……经过十五年的发展,英达公司已经成为道路养护行业就地热再生领域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2.
提升高温稳定性,延缓高温造成的车辙复发2012年6月,在新疆吐鲁番境内的小草湖至和硕公路上,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正缓缓前行。在40℃的酷暑中,工人们挥汗如雨,随着机组开过,路面原有的车辙路病消失不见。不久之后,这条公路将正式改建为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3.
<正>解决传统工艺治理车辙"成本高"、"易复发"的问题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车辙是我国最常见的路面病害之一,传统工艺治理成本高,治理后路病易复发,已成为长期困扰养护部门的问题;英达层间热黏结技术,维修后路面的层间抗剪强度约为传统工艺的3倍,防止车辙复发;英达复拌就地热再生技术,优化了路面级配,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国检来临之际,苏嘉杭、宿淮盐、昌泰等高速公路和润扬大桥都选择利用英达技术治理车辙。  相似文献   

14.
进入数九寒冬,也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民间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说法,道路养护传统行业也不例外,面对不利于施工的寒冷天气,许多项目集体进入"冬眠"。然而,享誉业界的"公路医生"英达却在数九天里"该出手时就出手","对症下药"治愈沪苏浙高速最深处达27cm的不均匀沉陷路段。"英达的施工质量的确优异!"沪苏浙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程负责人先后两次视察施工现场后说,这也是他们第二次引入英达热再生技术治理沉陷路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13日,国际马拉松赛将在甘肃兰州拉开帷幕。5月14日,兰州市主城区大规模道路整治出新工程正式启动,全市将有13条道路,40多km路面等待出新。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作为惟一的热再生机组担纲国际马拉松赛道整治工程。国际马拉松比赛的主赛道均位于兰州城市核心路段,英达机组再次彰显交通干扰小、施工不扰民的优势;施工速度达4~6 m·min~(-1),英达提前9天完成施工任务。兰州市副市长俞敬东、兰州市建设局局长宋智虎等领导对英达给予高度认可,俞敬东称:"英达热再生符合低碳、环保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立冬以来,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施工“冰封期”,传统道路养护施工企业开始“冬眠”。与之不同的是,苏嘉杭高速上却一片火热:橙红色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雄踞其上,一字排开,匀速驶过后,路面即焕然一新。这也是英达自2010年以来,第4次为苏嘉杭高速担任“医生”,治愈其车辙等路病。  相似文献   

17.
2011年9月30日,新疆吐乌大高速英达就地热再生工程全面展开。这是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首次在新疆高速公路系统进行大规模应用,也是新疆积极引进节约、环保、优质、高效的道路养护技术的重要实践。面对6~7级大风和零度以下低温,英达先进的加热技术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效率。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施工快捷,单车道施工,将交通干扰降到最低,有效保障了吐乌大高速的畅通。经初步计算本次施工减少废料排放80640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22.17t,减少一氧化碳、硫化物等废气排放8714400m~3,英达热再生施工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京珠国道主干线湖南临湘至长沙高速公路段沿线有28.2万株乔木、148.1万株灌木、3.2万株美丽的鲜花、60万m2的草坪,驱车行驶在上面,就像置身于画卷中的绿色走廊.@@在这条绿色走廊上,橙色的英达热再生机组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缓缓开过,坑洼的道路变得平整,所有的路面材料都得到了原价值就地再生利用.负责本次施工的,是刚刚由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与岳阳市通衢兴路公司合资成立的湖南英达通衢道路再生工程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李红英 《公路》2012,(7):285-288
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养护任务日益繁重,如何采取有效的路面养护手段,实现公路养护的优质高效,实现绿化环保,是“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以鞍山森远的就地热再生施工机组的施工过程控制,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2日,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和施工技术”通过了由国家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组织的鉴定,专家鉴定小组一致认定其已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机组使用多组多排路面疏松耙对加热软化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耙松和再收集,代替了传统就地热再生中的铣刨工艺。这套机组在施工中无须打碎骨料,优良的间歇性热辐射加热效果和出色的盘式沥青洒布系统使得道路修复质量、效率及环保方面的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