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讨论了线性Sobolev型方程初边值问题的有限元方法的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后处理方法,得到了近似解及其时间导数在H^1,W^1,∞,Lp的误差估计和L∞的超收敛估计。  相似文献   

2.
研究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散射的逐次超松驰计算方法。首先通过波动方程的积分方程形式给出其数值计算的超松弛迭代格式,并在迭代过程中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逐步修正超松驰因子以加快迭代收敛的速度。圆柱形散射体散射场数值解与解析解的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数值结果同时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比Born方法快得多,并可应用于复杂形状散射体散射场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用多智能体遗传算法对粒子群算法当前搜索到的全局极值进行局部寻优.用搜索到的更好的解在下一次迭代中引导粒子进行搜索从而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全局收敛性。对函数优化和神经网络训练的仿真实验表明.此算法能更快的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4.
混合蚁群算法求解物流配送路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蚁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发现较好解的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容易出现停滞现象、收敛速度慢等.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结合起来,在蚁群算法的每一次迭代中,根据信息量选择解分量的初值,使用变异操作来确定解的值.通过实例与其他优化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垃圾收运的现状,以垃圾收运的约束条件建立了单目标的垃圾收运路线优化模型,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遗传算法,最后通过案例验证表明遗传算法求解垃圾收运问题能得出良好的近似解并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由此说明遗传算法在求解收运路线问题上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物流配送线路优化问题,即车辆路线问题(VRP,Vehicle Routing Problem)是组合优化领域中的著名NP(Nonlinear Programming)难题。本文以VRP为基础,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通过大量计算机计算分析验证,此改进算法对VRP有良好的近似解和较高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二维不平衡指派问题模型及粒子群算法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运输中任务数与车辆数不等情况下的换装问题,建立了二维不平衡指派问题的优化模型,并用粒子群算法(PSO)求解此问题.对几种不同情况下的不平衡指派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全枚举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SO收敛到最优解的概率和收敛速度均优于全枚举法,所建立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能获得决策者满意的换装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非线性条件下,扩展Kalman 滤波( EKF)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由于它采用了Taylor展开的线性变换来近似非线性模型,因而存在计算量大、实时性差、估计精度低等缺点。粒子滤波( PF)用一些带有权值的随机样本(粒子)来表示所需要的后验概率密度,并通过这些粒子的加权来估计目标运动的状态,从而得到基于物理模型的近似最优数值解,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特点。通过仿真实验将PF与EKF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且研究了噪声协方差与粒子数对PF的影响。 PF与EKF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强非线性条件下,PF比EKF跟踪精度更高,误差更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字符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遗传一神经网络的字符识别系统.遗传一神经网络算法综合了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和神经网络的并行计算等特点,可克服遗传算法最终进化至最优解较慢和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解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全局性和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
由实部、虚部分离、应用慢变化媒质概念,求出变化分层媒质中波传插的解、结果表明并不需条件,只需要应用慢变化媒质,因而扩大了应用范围,还利用W.K.B.近似方法,对慢变化媒质求了二次近似解,计算和分析表明,W.K.B.的一次近似与实部,虚部分离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而W.K.B.的二次近似结果发现在反射区、位相变化剧烈。  相似文献   

11.
基于ANSYS Workbench传动轴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传动轴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运用试验模态技术对传动轴进行模态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传动轴总成进行约束模态有限元分析,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适应大型飞机的沥青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3层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模型的几何尺寸、边界条件、层间接触条件、单元类型、网格的划分对大型飞机荷载作用下道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提出了适应大型飞机的机场沥青道面结构有限元模型参数,并用实测力学响应数据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型飞机全起落架荷载作用下,有限元模型几何尺寸宜为30m×30m×10m,层间完全连续选用tie连接;单元类型宜采用C3D8R,荷载区域的单元大小控制在不大于0.05m×0.05m;模型底部所有位移全部约束,模型四周约束对应水平方向的位移。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13.
对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了空间有限元模拟分析,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大桥建立了模型,解决了桥梁细部诸如支座、刚臂等细节的处理;最后对大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得到了振型、频率的数据,可以对大桥的动力性能做出评价,有助于今后建立大桥的档案和健康诊断评估。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finite strip method, a simplified approach was presented to analyze high-rise frame tube structures. The generalized strip element is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generalized stiffness matrices for beam and column-line are derived by using the displacement functions that describe the nodal displace-ments and displacement transforms. Furthermore, the formulas for the generalized stiffness matrix of generalized strip element and load array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splacement parameters were developed. It is shown through a series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 that the nodal angular displacements at the same floor in a generalized strip element are approximately identical. A comparison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finite strip method shows that the simolified approach not only is accurate, but also reduces the number of basic unknown quantities.  相似文献   

15.
在考虑载重车辆轮胎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以及大变形等复杂力学特性基础上,依据有限元理论,借助Pro/E与ANSYS软件,对载重车辆轮胎进行有限元研究,获得轮胎在多种工况条件下受力及工作性能状况,为进一步进行子午线轮胎动态接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治宇 《北方交通》2008,(3):136-139
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对松树岭立交桥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松树岭立交桥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边界条件、恒载和活载的加载等,得到空间分析的横隔梁应力状态和横隔梁的内力结果,以指导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大跨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优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竣工资料建立有限元模型;(2)利用成桥试验技术报告确定目标函数与修正参数;(3)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确定修正参数与目标函数的关系,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优化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优化问题;(4)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利用二次规划法进行优化求解;(5)用优化后的结果代入有限元模型计算。采用上述方法对金塘大桥主通航孔桥的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计算响应值与实测响应值的误差控制在5%以内,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以一对相互啮合的渐开线直齿轮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直齿轮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非线性接触算法对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列举不同接触刚度取值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并分析结果的收敛性,在此基础上,将仿真与传统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齿轮接触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是目前我国旧路改造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受到行车荷载和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或二者的耦合作用,很容易出现反射裂缝。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加铺结构利用ABAQUS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行车荷载、温度荷载及耦合作用下三维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比有无应力吸收层、旧水泥面板与基层之间不同连接状态下各结构层的力学指标,得出设置应力吸收层能有效防止、延缓反射裂缝的扩展,为旧路改造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A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model of corroded RC eccentric compressive members was build us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The model considers the declin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effective section of a corroded steel bar, as well as the deterioration of bond character between corroded reinforcement and concre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with the data from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the influence of corrosion degree, the diameter change of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bars and the spacing change of stirrups on the flexural stiffness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