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关于京沪线运量的增长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京九线通车对缓解京沪线能力的影响,研究了京沪线旅客列车超员情况,阐述了公路对铁路的分流与集疏作用,介绍了全路规划运量下调对干线客货流密度的影响,最后指出建设京沪高速铁路是京沪线扩能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京沪高铁开通后,京沪既有线(上海局管内徐州北一南翔)能力将得到一定释放。笔者根据京沪线能力现状以及预计能力释放情况,对京沪线开通后,部分相关车流径路、技术站分工展开了一定设想。  相似文献   

3.
关于京沪线通过能力计算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铁路通过能力计算与客货运输服务质量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现行的计算上纯理论化,运输组织上理想化的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弊端,以京沪线为依托,提出了能满足一定铁路列车工作质量要求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京沪线德州至济西区段的通过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能力紧张的主要因素,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分流措施,以缓解能力紧张的局面。对其它线路或区段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京沪线牵引变电所的设计实践,从主接线及运行方式、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等几个方面对电气化铁路的220kV牵引变电所设计问题进行了研讨,从而确定京沪线220kV牵引变电所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提速干线京沪线天津车务段管内部分车站为例,从货源结构、装车设备能力、调车设备、空车来源等方面论证得出京沪线具备开行直达列车的条件,并通过提前梳理货流、以货流定车流、组织同一编组轴向直达、以区段站为中心站组织阶梯直达、组织同一调车机作业范围内的阶梯直达、德州站补轴组织技术直达、回空集装箱架组织东北轴向直达列车等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京沪线货源特点的货运直达列车组织方法,减少了中间站穿越正线作业次数,减轻了沿途技术站的改编作业负荷,加速车辆周转和货物送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京沪线部分客运机车交路的优化调整,阐明了推行”机车长交路、值乘单司机、乘务区段化”一体化运用组织模式,能更好发挥机车和乘务员使用效率、消除单机出入库安全隐患、提高运输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京沪线淮河老桥第20、21两孔铆焊下承式钢板梁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确定加固方案并实施,以提高钢梁承载能力,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京沪线、京秦线提速区段机车信号掉码情况的调查,找出机车信号掉码的原因,特别是在站内道岔区段掉码的原因,提出解决机车信号掉码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铁道部今日正式对外宣布,京沪线电气化铁路7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 铁道部官员表示,该电气化铁路开通后,不仅能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速度,还具有污染小、节约能源等特点,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华北、华东经济腾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详细调查、分析京沪线既有运营、施工基础上,对电气化改造工程的施工地点、内容等施工组织方案进行研究,并对施工期内按不改变现行运行图和重新铺画运行图两个运输组织调整方案进行研究,设法解决运输与电气化施工相互干扰的问题,最终提出在京沪线上进行电气化施工减少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京沪高速铁路桥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京沪线多年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高速铁路桥梁的若干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和常用梁型的选定及其桥跨布置.最后以京沪线北京至徐州段为例,说明了其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京沪线电气化工程接触网腕臂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线接触网腕臂结构采用特型旋转腕臂底座支撑斜腕臂且在平腕臂上固定承力索座的形式,本文分析了京沪线腕臂计算的过程,并在实际应用中和软件技术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京沪线电气化改造为例,探讨了基于工程总承包的大型机电安装项目物流模式的选择和实施。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1日,京沪线电气化将正式开通运营。目前。铁路部门正在抓紧时间做好作业人员培训、各类应急预案的制订,特别是针对电气化开通后技术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抓紧研究和制定车流调整、电网维修和电网区段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措施和办法,并尽快组织落实。北京、济南、上海铁路局京沪线配属的电力机车将按时到位。  相似文献   

16.
宁西线引入南京枢纽,接轨点和编组站位置的选择,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将来宁扬线和京沪线引入时南京枢纽 总图布置和编组站位置是否合理,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铁路部门在最近几年经历六次大提速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更有效的利用既有铁路的资源,在铁路建设方面一般采取对既有线改造的方式:在既有线改造中,为了缩短建设周期,最大程度的减小施工对铁路正常运营的影响.平改立工程一般都采取硕进方法来施工.着重介绍了这几年在京沪线、沪昆线铁路顶进涵施工中碰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4.18"提速调图正在全面实施,为实现货运能力提高12%,新图技术标准要求车站列车站隔标准货物列车Ⅰ追为七分钟,实现货车7分钟集束连发,对新图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针对"4.18"新图京沪线货物列车集束运行的新运输组织方式,为确保编组站能7分钟连续发出列车,实现货物列车7分钟追踪运行,以京沪线上的南京东编组站为例,就如何保证货物列车7分钟集束  相似文献   

19.
京沪线蚌埠站既有建筑物密集,对接触网施工影响大.通过分析提出了适合该站接触网施工的几项优化方案,以供今后类似电气化改造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重点介绍京沪线(沪宁段)“集中修”线路的大修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各项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案,有效提升了既有轨道的结构状态,圆满完成了沪宁段的大修设计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