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总结十多年来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情况,深入分析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这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会议的主要任务。在会上,冯正霖回顾"十五"以来的十多年历程时说,这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史上建设规模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也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日趋成熟并整体提升的重要时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编制办法在此期间不断改进、质量水平大幅提高、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所建立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为公路交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提炼五点经验在回顾发展历程中,冯正霖提到  相似文献   

2.
"这是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化工作上的一次承前起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8月2日,历时一天半的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圆满结束,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李华对会议的举办给出极高评价,并就全行业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以努力坚持"先进理念、系统管理、经济可靠、有效实施"的"四个坚持"工作思路推动标准体系建设,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从行业科学、安全发展的高度,为做好新时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出的新思路。李华表示,"四个坚持"新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公路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同时,他呼吁广  相似文献   

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意是,如果没有"规"和"矩",就无法制作出方形和圆形的物品。此后,这句话被广泛应用,引申为标准和规则,并且衍生出"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行不可一日无纪"等诸多孪生版本。如同青春期的少年,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和养护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面对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见招拆招"上,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需要从根上解决。正因如此,在公路工程建设热情如此高涨的背景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问题已经不再是阳春白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普及状况,既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直接关系到每一条路的建设效果质量。2012年8月1日,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会上,来自全国的170余名代表  相似文献   

4.
一部管理办法,包含着交通公路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包含着交通人在公路建设领域多年的经验精华,包含着交通公路工程技术的积淀。2012年8月1日在宁夏召开的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各位领导、专家提建议、谈做法、讲未来,为建设更加完备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抒发了自己的见解。标准体系需要在实践中深化上海市路政局副局长姜敏  相似文献   

5.
如同青春期的少年,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和养护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成长的烦恼。面对系列矛盾,鲜有成效的"见招拆招"、疲惫应付已经属于过去。正因如此,在公路工程建设热情如此高涨的背景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问题不再是阳春白雪,它已经默默走进行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理念,积极探索标准化建设新机制,致力于构筑行业规范和地方标准互补的多层次标准体系,扎实推进公路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成绩斐然自"十五"以来,山东省公路工程标准化工作始终以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环保为重心,以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强化体系建设、明确责任为手段,以科技创新、改革发展为动力,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推进。自2008年开始,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集  相似文献   

7.
综合信息     
<正>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施行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简称"新标准")已于2014年9月30日正式签发,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简称"03版标准")自2004年3月1日施行以来,对指导全国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标准"在"03版标准"9章107个条文的基础上,调整为10章135个条文,主要在12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我  相似文献   

8.
从水上溢油应急处置全过程角度,分为风险防范、监测报警、预测预警、应急设备、损害评估和综合辅助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水上溢油应急处置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分析了目前溢油应急处置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本研究可为溢油应急处置标准的制修订,以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的全过程控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五十多岁的姚海冬,做了一辈子国际工程。在采访中,他真切地说:如果能够通过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占一席之地,那将是无比荣耀的事。公路部分标准编译的主干力量——中国路桥——2011年7月6日完成了首批八册公路工程规范和标准英文本和两册法文本的编译工作,作为工作带头人的姚海冬,自然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刻的体会。10月21日,本刊记者走访中国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海内南经》有云:"闽在海中"。而今,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今天的福建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正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如此环境下,福建地区的公路建设和养护,自然与别的区域有所差别。"福建省公路养护地方技术标准建设,以生产作业需求为导向,遵循‘地域性、操作性、针对性、适应性’的技术标准制定原则,不断完善技术标准的覆盖面,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陈培健认为,标准的制定,要具备地域性、可操作性、适用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有"本土气质"。  相似文献   

11.
交通要闻     
《运输经理世界》2011,(10):16-16
国务院通过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的六项主要任务:(一)完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重特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中暴露出的车辆技术问题越来越多,本文对我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标准与欧洲的要求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于我国标准中存在的车辆与危险货物匹配的规定较为薄弱、标准体系完善性有待提升、缺少总领性标准等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业标准规范制修订既是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行业内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上世纪70年代始,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交一公院")就开始参与到我国公路交通行业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中。近40年来,公交一公院共主持制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标准规范5 1项次,参与制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路基设计规范》等标准规范39项次,编译中文版欧洲标准规范50项,编译英、法文版国内标准规范18项,为行业标准规范这株尚在成长的小树撑出了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端市场竞争中,选用谁家的标准至关重要。10月28日,备受瞩目的首批10本中国公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外文版完成编译和审核工作,而其余36本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编译和专家评审工作也已初步完成。这标志着,中国交通建设标准有了走出去的"剧本",中国交通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服务标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服务标准界定的方法和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原则,并按照交通运输服务的重点领域,构建了交通运输服务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提出了标准体系的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管理办法》将责任漏洞一一补实,不给逃避责任者留空子。对未纳入现行强制性标准但符合或高于现行强制性标准最终质量要求或规定的"四新"技术,经查验有关鉴定证书,并经过项目业主组织的技术论证后,可在项目中进行试点验证。要把公路工程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作为交通运输科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年度计划,统一予以资金支持。对有一定灵活性的指标,可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定适宜的指标值。盲目使用标准中的技术指标,不能免除使用者责任。  相似文献   

17.
《西部交通科技》2011,(9):I0002-I0002
日前,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西部沙漠戈壁和草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执行技术标准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从建设标准的确定、技术指标的运用、建设方案的选择、运行安全的保障等角度,对高速公路通过沙漠、戈壁和草原地区时如何执行技术标准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1引言继十五、十一五之后,2011年,西藏交通运输部门编制了十二五公路交通发展规划,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开展总里程为2.7万km的公路工程建设,力争实现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公路建设项目都要求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其中对于一个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水土流失预测和估算有着标准的范式。但公路网规划的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更多的关注于宏观上对区域内路网沿线整体水土流失情况的把握,显然与具体一条公路工程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早但成绩不显著,为促使相关标准科学有序、快速合理地编制完成,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需要研究制定交通运输环保与节能标准体系。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化的现状,提出了体系框架确定的思路,制定了交通运输环保与节能标准体系,为今后的相关标准化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德铁路工程隧道技术标准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铁路隧道标准规范》从1960年至今已形成了包括勘测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维修和抢修抢建4类,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3个层次共33个标准;德国《铁路标准规范》则由法令-适用标准-TSI(欧洲铁路网运行兼容性法规)组成,隧道标准属于适用标准中的专业规范(DS)系列,主要有3本。德国《规范》"以人为本、注重环保"的设计理念贯穿始终,体系完善,门类齐全,专业规范多是一些具体技术操作方面的规定,且内容详细具体,指导性非常强;我国《规范》标准体系也较完善且层次分明,但原则性的规定居多,对工作的指导作用较小。在限界及净空、荷载、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排水、防灾救援等具体指标方面,德国《规范》对列车气动压力及热效应、喷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二次衬砌最大厚度、防裂钢筋、全封闭防水、防灾救援等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我国《规范》则没有或者不完备,需要结合我国国情通过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