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对寒冷地区混凝土破坏机理的充分认识,辽宁省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应用了引气抗冻耐久性混凝土。通过对引气抗冻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阶段技术指标的控制、配合比设计阶段抗冻耐久性指标的细化、施工阶段混凝土搅拌、运输和作业的工艺合理化,达到了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的实现。通过对引气抗冻耐久性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研究,为引气抗冻耐久性混凝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际,在沈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采用了引气抗冻混凝土。根据引气抗冻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合引气抗冻混凝土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原材料质量和混凝土质量,通过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葛春雷 《交通标准化》2014,(13):121-123
在分析寒区路桥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路桥结构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级和抗冻性等级的划分原则,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机理,分析了高抗冻耐久性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并提出了能有效提高路桥水泥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方法和高抗冻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与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混凝土的冻融机理和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主要措施,以及混凝土抗冻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引气剂在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作用原理及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耐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季冻区水泥混凝土长期遭受严重的冰冻和盐蚀破坏,混凝土容易出现脱皮、松散、盐冻与盐蚀等破坏,极大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本文结合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项目《水泥混凝土抗冻耐久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阐述了抗冻水泥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设计关键技术,为季冻区混凝土抗冻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因为混凝土耐久性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而抗冻性又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掺加引气剂,引入大量均匀、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特别是抗冻性的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主要研究了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与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关系,找出二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辽宁省沈阳至四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针对抗冻耐久水泥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从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抗冻、抗渗耐久性评定,施工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阐述,论述了应用抗冻耐久水泥混凝土的注意事项,并对应用成果进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道面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室内对单丝聚丙烯、网状聚丙烯和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抗渗性、抗冻性和耐磨性试验。抗渗性试验采用静水压力法和氯离子渗透法,抗冻性试验采用快冻法,耐磨性试验采用滚珠轴承法。试验结果表明:当纤维体积率为0·10%时,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比普通道面混凝土提高了40%~160%,纤维混凝土的耐磨度比普通混凝土提高了23%~50%;合成纤维的体积率为0·15%~0·18%时,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抗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结构是水运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验证性检测是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现行规范中尚未增设混凝土抗冻性能的验证性检测。对辽宁沿海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抗冻性能验证性检测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增设抗冻性能检测的原因,以辽宁省内部分水运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结果为实例,论述增设抗冻性能检测的必要性,为今后规范的修订和工程实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抗冻引气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强度等级在C30以上的混凝土构件中,介绍了抗冻引气混凝土的组成及配合比设计,阐述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因素及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 ,并简单介绍了LD型缓凝减水剂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试验,采用冲击弹性波技术测量混凝土的动弹模,研究了橡胶粉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冻融次数较少时,适量掺加橡胶粉,混凝土的质量增加、动弹模降低、相对动弹模增加、抗压强度有所降低,橡胶粉掺量对抗冻性能影响不大;但冻融次数较大时,适量掺加橡胶粉,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减小,动弹模、相对动弹模及抗压强度增加,抗冻性能增强,最佳橡胶粉掺量为15~20 kg/m3.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分析,揭示了掺加橡胶粉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微观机理.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道路混凝土抗冻性是影响水泥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从本质上认识道路混凝土抗冻性变化规律,通过快冻法探寻了不同水灰比和含气量条件下道路混凝土抗冻性的变化规律,借助自主研发的SEM-IPP法及压汞试验计算分析道路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和孔结构,基于宏观与微观试验结果分析,揭示微观结构对抗冻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水灰比从0.44降至0.40,平均气孔孔径和气孔间距分别下降30%和22%,道路混凝土抗冻性提高15%;在水灰比为0.44条件下,掺入引气剂1/10 000,平均气孔孔径和气孔间距分别下降44%和51%,道路混凝土抗冻性提高35%;降低水灰比和增加含气量增大了混凝土内部50 nm孔所占百分比并降低平均孔径和气孔间距,从而改善了混凝土内部气孔结构和孔结构,同时使得混凝土微观结构中裂缝和大孔数量减少,整体趋于连续密实结构,降低了孔间连通性,有利于道路混凝土抗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配合比设计参数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敏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考察不同配合比设计参数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敏感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显著性关系,利用正交试验方法,选取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砂率作为考察因素,计算30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并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胶比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有显著的影响,而粉煤灰掺量和砂率均无显著影响;冻融循环试验后的质量损失率不能准确地描述混凝土的抗冻性,而抗折强度对冻融循环试验比较敏感,建议采用抗折强度损失率作为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数字分析技术的测孔法及压汞法分别测试水泥混凝土的孔结构,研究水泥混凝土抗冻性与孔结构的关系,并对孔结构对混凝土冻融性能的影响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掺入优质引气剞等外加剂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在论述桥面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及国内外抗冻性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快冻法,经过反复冻融试验,分析指标定为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减少率,对比研究了四种掺加了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表明,掺加聚丙烯单丝纤维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且改善效果优于其他三种纤维。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陶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降噪性能,通过慢冻法试验,发现陶粒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均低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同一环境及车辆行驶条件下,陶粒混凝土路面的噪音分贝数低于普通混凝土路面,表明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降噪性能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适合应用于隧道路面。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数字分析技术的测孔法及压汞法分别测试水泥混凝土的孔结构.研究水泥混凝土抗冻性与孔结构的关系,并对孔结构对混凝土冻融性能的影响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掺入优质引气剂等外加剂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橡胶粉对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改性作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橡胶粉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抗碳化性能和耐磨性能,以及对水泥砂浆抗渗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橡胶粉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和耐磨性,但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大,抗冻性逐渐变差,而耐磨性逐渐提高;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多,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水泥砂浆的抗渗性能都有所降低,橡胶混凝土的碳化主要发生的7 d之前和14~28 d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