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私家车拥有数量增长迅猛,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了“移动的家”。汽车后市场产品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价位不是最终占据市场的法宝,服务才是成为竞争中的“利器”!随着电子商务尤其是网上购物在中国的成功推广,淘宝、卓越等大型C2C和B2C综合商城的成功运营,一批依据产业进行分类的专业网上商城也如火如茶的发展起来,成为商家服务客户的“亮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后,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汽车品牌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无论是中低档车,还是高档豪华车市场,车型的增多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此外,就目前市场来看,一个品牌在一个城市的经销商就可能多达十几家。对用户而言,买车、修车的同时也是在选择经销商。一个经销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脱颖而出呢?在硬件设施、供货渠道和产品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服务才是招揽、维系用户的关键。而服务水平的高低要看"客户满意度",谁的客户满意度高,谁就在市场上赢得好口碑,谁就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客户满意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肖献法 《商用汽车》2013,(16):36-38
在海沃全新的阿尔法系列自卸车液压系统于西安上市之际,记者就阿尔法新品推出的背景、意义、定位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等话题,采访了海沃集团亚洲区总裁谈浩先生。实践再次证明,一个企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既需要足够的软实力,也需要足够的硬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变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永葆旺盛的创新能力和卓越的竞争实力,进而为客户带来越来越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过去,业内常常将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喻为蓝海,汽车后市场范围广、时效长,市场需求稳定,受经济影响波动小。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国际及本土配件公司的加入,新型供应链平台的崛起,以及维修服务企业的整合与洗牌,汽车售后市场正陷入红海竞争与蓝海竞争。如何在这样充满机遇快速增长却又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巩固自身优势、突破自我、转型升级成了汽车零配件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如果一位车主所在的周边区域里有多家汽车维修保养店,那么他在养车修车时会如何选择呢?笔者还不是真正的车主,所以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描述,但行业虽不同,竞争却总是相似的。笔者所在的工作单位附近正好有四家餐馆,从他们的竞争态势以及笔者的选择上,或许更能提取企业如何才能吸引客户并且留住客户的一些思路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丹纳赫传动的工程师正不断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创新方案也将越来越多地服务于中国客户.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汽车零部件厂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业内重组的加剧带来了行业竞争的新格局。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让更多的客户来选择自己的产品,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呢?这就不能单凭技术力量在竞争中取胜,要想适应现在新的发展形势,企业的管理方式必须要调整,而在供应链中的  相似文献   

8.
眼下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既表现为多品牌多车型的竞争,也反映在同品牌同车型的争夺客户上。创造一种比竞争者更为有效的方式,满足客户要求,培育忠诚客户,方能赢得市场,且赢得企业的发展,苏州建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在转制的2000年5月,从星级宾馆“宾至如归”的人情化管理中得到启示,从而以引进北京长城饭店的亲情化服务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大规模定制--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进入个性化需求时代和现代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向基于时间的竞争和基于客户需求的竞争,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基于传统的劳动分工原理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及与其相适应的工业时代的商业法则如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企业在与日俱增的高度信息化和快速变化的市场冲击面前感到茫然,面对越来越难以预测的市场,大规模生产越来越不适应.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大规模定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加剧,售后服务已经成为各豪华车品牌竞胜市场的焦点。宝马作为业内第一家将售后服务进行品牌化管理的车企,力争成为豪华车领域的最佳服务提供者。伴随近年来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豪华车市场以两位数的增幅领涨各大细分车市,中国豪华车市场更是呈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驱动了豪华车品牌不断提升售后服务品质。为了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一场围绕售后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