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传统式和准同心圆式两种外部耐压液舱结构进行了模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准同心圆式耐压液舱耐压船体壳板的应力沿圆周方向趋于均匀化,最大应力明显低于传统式耐压液舱相应位置处的同类应力;随着静水外压的增加,模型结构从局部屈服到塑性区扩展,应力重新分布,直至发生轴对称屈服破坏,未见失稳特征.模型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解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潜艇耐压液舱结构应力解析公式精度不高的情况,根据其受力特点建立了同心圆和准同心圆式耐压液舱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力学模型,编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自编有限元程序可靠性很高,可单独作为一个模块取代传统的近似解析法进行应力分析及后续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基于MATLAB的潜艇耐压液舱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MATLAB为平台,进行了同心圆和准同心圆式潜艇耐压液舱结构的优化设计。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偏于安全,两种结构形式的优化结果比较接近,考虑到工程实际,准同心圆式潜艇耐压液舱结构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准同心圆式潜艇外部耐压液舱结构是一种优良实用的结构型式,给出了这种结构基于近似解析法和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典型实例表明,准同心圆式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于传统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案优于基于解析法的优化设计方案,液舱壳板单层加纵骨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于双层加纵骨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准同心圆式潜艇外部耐压液舱结构是一种优良实用的结构型式,给出了这种结构基于近似解析法和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典型实例表明,准同心圆式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于传统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案优于基于解析法的优化设计方案,液舱壳板单层加纵骨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于双层加纵骨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准同心圆式潜艇外部耐压液舱结构是一种优良实用的结构型式,给出了这种结构基于近似解析法和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典型实例表明,准同心圆式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于传统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案优于基于解析法的优化设计方案,液舱壳板单层加纵骨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于双层加纵骨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耐压液舱的新型结构形式--准同心圆式耐压液舱.这种结构的强度、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好,还便于布置,基于近似解析法的结构优化设计结果偏于安全,可供潜艇结构设计部门方便引用.  相似文献   

8.
谢祚水 《船舶力学》2002,6(4):69-74
本文提出了一种耐压液舱的新型结构型式-准同心圆式耐压液舱,这种结构强度高,稳定,抗疲劳性能好,便于布置,基于近似解析法的结构优化设计结果偏于安全,可供潜艇结构设计部门方便引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耐压液舱的新型结构形式-准同心圆式耐压液舱,这种结构的强度,稳定性,抗疲劳性好,还便于布置,基于近似解析法的结构优化设计结果偏于安全,可供潜艇结构设计部门方便引用。  相似文献   

10.
潜艇外部耐压液舱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倩  谢祚水 《船舶工程》2000,(1):21-24,31
提出了一种优良实用的准同心圆式潜艇外部耐压舱结构型式,并给出了这种结构基于近似解析法和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曲型实例表明,准确同心圆式结构优化设计方案优于传统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不同工况下平顶型内置式耐压液舱及耐压船体的应力分布特征和稳定性,并对耐压液舱结构进行改进设计。结果表明,耐压液舱内外相连通时的工况各结构的应力水平较高,高应力主要出现在耐压液舱区域,耐压液舱区域结构稳定性高于非液舱区域耐压船体。采用增减板厚和增加纵向结构的方式改进设计有效地改善了液舱结构的高应力问题,该研究结果可为平顶型内置式耐压液舱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潜艇耐压液舱结构中某些区域的应力可能会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为了得出结构进入塑性阶段后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这些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通过实例计算发现,耐压液舱壳板有部分区域进入了塑性,与有限元弹性计算结果相比表明,液舱壳板中应力出现重新分布,应力峰值明显下降,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化.计算结果和结论可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耐压液舱的基本结构,确定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及受载情况,计算出单层壳为1跨、3跨、4跨、6跨、8跨和10跨时耐压液舱有关部位的应力,并且文中对4跨模型还用其它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各种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结果是相当接近的。根据计算结果研究指出,耐压液舱的单层壳跨数在大于三跨时,其液舱区的应力几乎没有变化这一结论,并认为从强度破坏原则来看,耐压液舱结构的破坏应该出现在耐压液舱隔壁板附近。本文的以上研究对潜艇耐压液舱结构的设计、试验、建造、使用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潜艇外部耐压液舱结构型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潜艇外部耐压液舱可能的结构形式。指出了传统的全实肋板外部耐压液舱、耐压船体壳板应力集中较严重,轴向应力很大。指出了加强液舱南板难以降低耐压船体壳板应力,反过来,加强耐压船体壳板也难以改善液舱壳板的应力状态。指出了液舱壳板加纵骨的全实肋板同心双层圆柱层是一种优良的耐压液舱新型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简化建造工艺和减轻液舱结构重量,对外置式耐压液舱实肋板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和开孔尺寸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Hyperworks/Optistruct对外置式耐压液舱整体模型进行结构应力分析。然后,在拓扑优化中,除与液舱壳板和耐压船体壳板相连的约100 mm长条状范围外,以实肋板其他范围内的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以与实肋板相连的液舱壳板和船体壳板上结构的典型应力及实肋板体积分数为约束,以实肋板上最大Mises应力最小化为目标,针对满载和空舱两种工况,利用商用软件Hyperworks/Optistruct对实肋板结构进行拓扑优化。最后,基于Matlab和ANSYS联合优化,以实肋板上von Mises应力和剪应力为约束,以相应结构重量极小化为目标,对实肋板开孔进行尺寸优化,从而得到精细化开孔方案。[结果]拓扑优化结果表明,外置式耐压液舱实肋板开减轻孔应集中在中、下部。开孔尺寸优化结果表明,相比初始方案,实肋板剪应力增加38%,其他关注区域应力相当时,内部实肋板上结构重量可降低19%。[结论]两类优化设计均表明,外置式耐压液舱实肋板开减轻孔应集中在中下部,且从下到上开孔面积应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潜艇耐压液舱结构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有限元法分析研究潜艇耐压液舱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证实所采用的应用软件是可靠的,并指出了该区结构不存在总稳定问题,保证应力强度的耐压船体壳板,密加纵骨的耐压液舱壳板及密设加强筋的实肋板局部稳定性都是有保护的。由此可见,耐压液舱结构稳定性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结构的安全性主要受制于应力强度。这些结构对耐压液舱结构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潜艇耐压液舱结构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给出了潜艇全实肋板带纵骨式耐压液舱结构应力的分布规律,指出了在耐压船体中,轴向应力很大,局部应力集中明显,结构中的应力存在着明显的非轴对称特性,说明了在耐压船体上加设纵骨对于降低轴向应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给出了潜艇全实肋板带纵骨式耐压液舱结构应力的分布规律,指出了在耐压船体中,轴向应力很大,局部应力集中明显,结构中的应力存在着明显的非轴对称特性,说明了在耐压船体上加设纵骨对于降低轴向应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实肋板式耐压液舱结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弹性力学经典理论和求解环肋柱壳的传统方法,将耐压液舱结构的几种结构形式综合成统一的力学模型,进行整体求解,获得各应力解析表达式;提出了液舱区耐压船体壳板极限承载能力及波舱壳板失稳压力的计算方法。力学模型清晰合理,求解简便,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潜艇耐压液舱结构应力的有限元解法;给出了中心对称,单跨板壳单元,半跨组合单元、四跨板壳单元,半舱板壳单元等五种力学模型和相应的典型算例;指出了在初步设计阶段可用简单的中心对称力学模型,在详细设计阶段应用四跨左右的板壳单元力学模型来计算耐压液舱结构中的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