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分析交通枢纽行人的徘徊行为入手,以北京市东直门枢纽为例,进行行人引导标志方案设计,对现状与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并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该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通过驾驶动态模拟心理学实验评价城市指路标志认知性的方法.针对3种不同形式的指路标志,建立了用于驾驶模拟实验的路网及相关的指路标志系统,设计了驾驶模拟对比心理学实验方案;选取42名受试者进行分组实验并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驾驶模拟实验能够有效地反映出驾驶员在道路交通环境及动态驾驶条件下对指路标志的认知性.通过对给定路线及目标的完整到达、非完整到达和未能到达3种实验结果及相关行驶路段的统计分析,得出了3种方案认知有效性的排序;最后对3种方案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调研,拟定斜拉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设计方案,并对初拟的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据此确定最终的优选设计方案,对斜拉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大跨度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合理类型和结构形式,研究的成果对季冻区大跨度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北方严寒地区,冬季漫长,道路交通受气温及冰雪影响较大。为使车辆安全运行,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特殊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事故率分析方法,提出了改善交通标志反射材料和设置主动式发光标志的方法,给出了基于人眼容易识别的颜色和人体容易感知的知觉交通标线设计方案。该方法提高了严寒地区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为道路使用者辨识及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为设计自适应牵引力控制(ATCT)差速器壳体,对ATCT差速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受力分析,利用CAXA建立了三维模型,应用Patran/Nastran对壳体厚度为12 mm初始设计结构进行有限分析,得出在该结构下差速器壳体应力及变形过于富余,不满足轻量化要求。因此对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出了整体壳体厚度为6mm及壳体厚度6mm与10mm组合结构的2种设计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组合结构方案较合理,比原设计方案减重21.9%。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轴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了细致地建模,通过计算得到了轴的结构应力分布规律,变形量和应力集中中处的应力值通过对危险截面的强度校核验证了原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从而为该轴设计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代交通的蓬勃发展,对智能交通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整个监控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中,可变标志是最主要的信息提供设备。对主要的可变标志——LED可变标志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技术规范要求、检测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信息选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地设置指路标志系统,给道路使用者提供准确、及时和有效的指路标志信息,在设计方面确定了合适的服务对象,对城市的主要交通吸引点、路网结构及交通功能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路标志信息要素分级体系和指路标志信息选用技术准则.研究结果表明:指路标志信息选取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并注重对区域土地利用、路网结构、交通功能及交通运作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所选指路标志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系统性,确保指路标志系统发挥正常的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9.
拱桥的结构型式优美,空间造型符合景观性要求,在平原区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依托浙江阜溪桥,提出一种月牙形系杆拱桥设计方案,对月牙形拱圈的空间定位方法进行研究。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空间计算模型,对月牙形系杆拱桥的拱圈、桥面系及吊杆等构件进行了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验算结果表明,月牙形系杆拱桥满足结构受力需求,是一种新颖可行的桥型结构。  相似文献   

10.
董海洋 《北方交通》2024,(1):13-16+20
为改善超大跨径超高性能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受力状态,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对桥梁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对跨中梁高、支点梁高、支点底板厚度等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优化桥梁设计方案。对优化后桥梁的结构受力状态和徐变下挠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桥梁结构受力状态良好、长期挠度较小,桥梁整体结构受力和变形均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1 研究意义 所谓聚类,是对数据集中的数据应用某种方法进行分组,使得每组内部的数据尽可能相似而不同组之间的数据尽可能不同,即“物以类聚”,从而发现数据集内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连续高架桥梁设计高度问题,从连续高架桥梁结构高度、桥下通行车辆需求、交通指示标志识别需求、驾驶员舒适驾驶需求以及桥荫植物生长特性等多方面分析,计算连续高架桥梁设计高度确定的控制因素,得出桥梁结构高度、桥下通行净空高度以及桥下道路交通标志识别所需高度为确定高架桥梁设计高度的控制指标,驾驶员舒适驾驶需求和桥荫植物生长所需高度为确定高架桥梁设计高度的验证性指标,并于某连续高架桥梁设计方案比选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改变结构体系加固T形刚构桥的方法,即把原结构的挂梁拆除,替换为钢箱梁,钢箱梁与T构主梁固结在一起,这样T形刚构桥转换为连续刚构桥,静定体系转变为超静定体系。阐述该种加固方法的具体设计方案,对加固后的主梁进行承载力、应力和挠度的验算,并与加固前实桥的受力状态进行对比分析,从理论上研究此种加固方法的可行性,评估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既有城市道路,有轨电车桥梁设计需协调与现状桥涵的依存关系,并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通过介绍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设计原则,对比分析了不同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总结了桥梁受力及设计要点,并结合既有项目,对地面桥和跨线桥的设计方案进行介绍分析,提出了小跨径槽型板梁的结构形式。结果表明,提出的槽型板梁的结构形式和跨线合建桥梁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并建议现行规范中刚度的规定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轨道交通设计方案优选问题具有多因素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方案进行比选,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设计方案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计算影响因素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对评价指标的权重与隶属度进行模糊运算,得到设计方案的评价等级。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践,对混凝土结构桥梁常见病害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以上原因提出防治裂缝及桥梁加固改造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桥梁加固补强的主要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防治桥梁裂缝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企业在面对多种结构相似的设计方案,能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某型动车组端部舱设计方案的评价研究.为辅助工程师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在综合考虑制造成本、强度、抗疲劳性能的基础上,构建了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模糊数学理论,利用中值法确定评价因素与评价集的隶属度,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对动车组端部舱三种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从中获得最优设计方案.实践表明,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可以快速获得客观综合评价结果,能为企业设计方案的择优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路交叉口指路标志合理信息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对驾驶员认读、判断指路标志的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指路标志信息量与认知时间之间的量化关系,以及在进行公路交叉口指路标志的版面信息量设计时,地名数不宜多于5个的结论,对交叉口指路标志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ANSYS建立钢锚梁有限元模型,对其结构进行安装后的多种工况静强度计算和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等特性,研究了在脉动风载荷作用下钢锚梁的动力响应;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佛陈大桥钢锚箱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佛陈大桥加固维修工程钢锚箱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锚箱整体应力水平较高,应及时采取措施,对该设计方案作必要的改进,并对该类结构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