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祥元 《集装箱化》2011,22(11):1-3
经历了2009年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惨淡经营后,2010年全球主要船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所好转,这与2010年初船公司在销售预算和市场预测方面谨小慎微、在运力投放和成本控制方面偏于保守、在国际燃油价格处于低位时果断采购等因素有关,主要经验如下:一是控制运力投放,使航线运价逐步恢复;二是控制集装箱供给,造成箱源紧缺的局面,从而对运价回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  相似文献   

2.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航运业遭受重创,直至2013年航运业仍未走出低谷.后金融危机时代,集装箱班轮运力持续过剩,船公司间的竞合推动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朝新的方向发展,作为东西三大主干航线之一的跨太平洋航线市场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运事业发展很快,为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运输保障。但是,在我国水运市场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去年6月我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水运市场管理的通知》(交水发[1996]575号)(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精神,我部和各地交通主管部门对水运市场地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和整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加大了对水运市场宏观调控力度,暂停审批新增运力和新船公司的筹建,对部分船舶投放实行集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运力增长过快和船公司发展过多过滥的趋势,缓解了运力与运量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二是加快了水运管理  相似文献   

4.
王晓惠 《水运管理》2001,(10):19-21,6
航运市场改革开放后,基于国际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和中国集装箱运输每年30%以上“跳跃性”增长的巨大潜力,国外船公司大举抢滩我国航运市场,使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运价战”此起彼伏,无序的价格竞争不仅严重影响船公司和货主利益,也给整个贸易和航运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因此,运价问题已成为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一个相当棘手的重要问题。鉴于此,1997年交通部授权上海航运交易所实施出口集装箱班轮运价报备制度,在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口岸经营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航运公司必须向上海航运交易所书面报备有…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集装箱船运力持续增长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国内外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情况都不太理想,去年箱货市场的那种火爆场面今年并没有重演,不少运价组织原定的运价恢复计划都未能成功实施。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充分反映了集装箱运输受宏观经贸环境影响极大,而船公司运力的大幅扩张和航运合作战略的不断深化使得今年的市场发展与竞争出现了新的特点。因此,认真、客观地研究分析当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现状及其走势,有助于我国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经营与发展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国内信息     
《中国海事》2006,(10):66-70
政策与法规交通部下发《关于请报送中日航线班轮运输有关情况的通知》近日,交通部下发《关于请报送中日航线班轮运输有关情况的通知》,要求经营中日航线的国际班轮运输公司将中日航线上经营的船舶基本情况、航线经营状况、使用协议运价情况、实际运价水平以及实施该运价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张黎 《集装箱化》2012,23(6):16-18
1上海—仁川集装箱班轮航线SWOT分析1.1优势(Strengths)(1)航线经营格局稳定。2003年,经中韩两国交通部门批准,上海—仁川海运航线从客货班轮运输转为集装箱班轮运输。目前获得该航线经营权的船公司共有5家,其中,中资船公司2家,韩资船公  相似文献   

8.
(2015年3月)本期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仍处恢复之中,市场运输需求增长不及同期班轮全面恢复带来的运力增长,多条航线运价承压下行。3月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1052.4点,较上月均值下跌1.8%,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均值为895.8点,较上月均值下跌16.4%。1欧地运价下行难返一方面,春节后尚有部分工厂未复工,市场运输需求增势疲软;另一方面多数船公司班轮已经恢复正常运营,市场运力增长明显。3月欧地航线市场总体供需状况不佳,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一直未能突破80%;  相似文献   

9.
交通部2月14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运输和国际班轮运输管理的通知》二(三)中规定经营班轮运输和内支线运输的船舶应向港务局、海监局出示交通部批准文件(复印件),不能出示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世界第十大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日本第二大船公司——商船三井宣布,为实现班轮运输业务全球服务网络化,强化各地区的市场和代理业务,提高班轮运输业务的商业运作和船舶管理,公司决定将亏损的班轮业务剥离出来,实行分散经营,将全球班轮业务划分为五大区域:亚洲、欧洲、澳洲、北美和南美。自1999年4月起,商船三井日本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务全部移到香港,商船三井香港公司易名为商船三井  相似文献   

11.
唐韵 《集装箱化》2002,(6):31-32,8
相对于前几年,2000年全球绝大部分航线的集装箱货物运输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大多数从事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船公司在这一年里经营都有一定的赢利.而船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和世界经济形势是紧密关联的.  相似文献   

12.
姚伟 《集装箱化》2014,25(8):5-7
当前,中日航线集装箱班轮运力长期过剩,导致船公司舱位利用率低下,市场运价低迷,甚至多次出现“零运价”“负运价”.为扭转这一局面,中日航线主要船公司着手开展舱位互换合作,并有进一步扩大合作联盟的趋势,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维持市场覆盖面、提升经营效益的目的.中日航线船公司实施全面合作后,集装箱空箱管理及平衡流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交通部6月12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水运市场管理的通知》,通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水路运输市场对外开放的总格局基本形成,这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95年底,经我部批准从事国际海上运输的船公司为290家,运力达2350万载重吨;批准国际船舶代理公司161家;批准外国船公司在华设立独资船务公司13家及22家分公司;批准外国船公司在华设立代表处、办事处268家;批准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船公司1300多家,从事内河运输的船公司5100多家。由于我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航运联盟组建对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的影响,通过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运力、行业集中度指数和相对集中度指数(HHI)的分析,得出在航运联盟背景下,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结构不断向具有垄断性质的市场结构演化,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拥有相当实力的集装箱船队和集装箱承载能力,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集装箱班轮公司规模和运力水平比较低,在从事国际运输经营时遇到不少困难,特别是一些中小班轮公司很难在国际航线上打开新局面。而国际班轮运输巨头在全面开放的我国物流市场上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想方设法加大对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渗透和占领,而我国班轮运输企业如果不积极应对的话,会举步维艰。我国班轮运输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积极通过并购、联盟以及通过追加投资兴建和购置新的更大的集装箱船和有关设备这三种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和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钟秋 《海运情报》2005,(4):9-12
从大型船公司到中小船公司激烈竞争的亚洲区域内航线已恢复了活跃。2004年,有的船公司受运力不足的影响不得不停止了运输,但更多的是精心安排有限的运力,或与其他船公司协调,集中智慧加强既有航线和开设新航线。东亚12个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货流量,按主要船公司的运量水平计,一年已接近900万TEU。越来越明显,中国已是亚洲区域内市场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船公司的眼里,中日航线既不是跨洋干线,也算不上班轮业的“生命线”。但谁都知晓,其竞争的“残酷”与白热化却一点也不逊色于亚欧航线或亚美航线。2002年,曹致俊走马上任中日国际轮渡公司总经理,时值全球航运市场低谷,中日航线市场运力过剩引发市场逆转,从杀价竞争、经营亏损到外资班轮公司纷纷退出,航线市场全面下滑的危机已经毕现。考验和挑战摆到了甫任不久的曹致俊面前:作为仅有一艘船的单船公司,虽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辟了第一条中日客货班轮航线,但历经十数年的起落回合,中日航线市场已从昔日营运的4~5家船公司增加到14~15家。与其它船公司相比,中日国际轮渡在实力规模上已处弱势,在“兵刃相见”、全然白热化的竞争中,一些船公司开出了与新鉴真轮同日开航、同一挂港、同日抵港的“三同”班轮,由此向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公开叫板。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从上半年我国经贸及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情形来看,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并没有改变我国班轮公司经营的被动局面。这充分说明我国船公司的经营管理意识和发展战略还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笔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集装箱班轮运输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目前无论是船队规模,还是市场综合服务竞争能力都赢得了相当的国际地位。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业也面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我国水运市场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水运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力过剩,特别是大吨位集装箱船舶运力过剩更为严重。 第二,由于运力过剩矛盾突出,市场上特别是集装箱班轮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过度竞争,船公司之间“运价战”愈演愈烈,亏损企业增多。 第三,国内航运企业,特别是一些地方航运企业和私营船公司船舶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老龄超龄船多,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低,不安全因素大,也对环境污染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20.
周荣华 《集装箱化》2013,24(8):11-12
1租造箱市场供需关系集装箱是船公司提供运输服务的重要设备之一。船公司的集装箱保有量通常与其运力规模和重箱承运量成正比,即运力规模和重箱承运量越大,集装箱保有量就越大。船公司对集装箱的需求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集装箱航运市场的景气程度。例如:受欧美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航运市场陷入低谷,租造箱市场也呈现萧条之势,新箱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