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编者按:不断成长的印度、俄罗斯、中国市场给深谙经商之道的汽车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为了交流各汽车公司在这三个新兴地区的发展经验,上一周美国汽车新闻杂志社召开了一个关于俄罗斯、印度、中国市场的研讨会,该会邀请了各地的企业家座谈在三个地区的经营之道.以下是部分企业家的精彩论述. ……  相似文献   

2.
《专用汽车》2012,(7):78
<正>俄罗斯最大的卡车企业卡玛斯(Kamaz)汽车厂总裁谢尔盖柯戈金称,公司将考虑在印度组织汽车生产,且中国市场也在公司考虑范围内。谢尔盖柯戈金就中国市场战略分析道:"尽管我们针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方案,但在中国组织汽车生产的成本仍很高,且开发新市场原本就不容易。"卡玛斯汽车公司高级管理强调,公司已与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就合作生产问题交换了意见,且中方已同意建立合资公司。  相似文献   

3.
下表是世界部分汽车厂家计划在今后三年内,在世界各国家及地区兴建新的汽车整车工厂及其生产能力一览。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大汽车公司仍然把开拓汽车市场的注意力集中于新兴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印度、泰国、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保持较强的投资力度,他们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市场发展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欧美汽车市场举步维艰的同时,俄罗斯市场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在中国和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增长率超过30%,排名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5.
海外市场     
《汽车情报》2008,(2):22-25
戴姆勒公司在美遭3030万美元巨额罚款;现代汽车一起亚汽车:2008年直指481万辆;十大最畅销车排行出炉 福特F系车型位居榜首;俄罗斯实行欧Ⅲ排放标准 拟2010年实行欧Ⅳ;韩国主要车企2007年销量全线上升;印度塔塔公司推出1700欧元小轿车;俄罗斯将取消中国汽车质检证发放的简化程序资格;环保汽车在瑞典受青睐;印度塔塔2008年将在印度生产压缩空气动力车;2007年克莱斯勒北美以外地区销量创新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1发展现状 自21世纪以来,世界汽车进入稳步提升阶段。美国、欧盟、日本3个传统汽车制造中心的发展较为平稳,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日本汽车制造业在2009年产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7.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瘟疫一般的蔓延,人们看到了剧烈动荡的北美车市摇摇欲坠、开始恐慌蔓延的欧洲车市深受其害、持续下滑的日本车市雪上加霜。世界上这3个汽车大市场先后都出现了骤然下跌悲惨局面。不仅如此,就连一直拉动世界汽车市场的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这几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也未能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8.
瓦夏 《汽车与配件》2007,(50):38-41
9月15日,俄罗斯有关部门停止批准国外汽车企业在俄设组装厂。即9月15日前已签订组装汽车议定书的公司,在该命令生效之后依然可以签订相关协定。由此,除奇瑞外,尚无中国汽车企业在俄成功建立汽车组装厂。那么,其他雄心勃勃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中国汽车企业将何去何从?近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DRCNET)、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俄罗斯SOLO CONSULTING与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俄汽车论坛",对相关的政策法规、市场情况、产品需求、消费偏好、营销渠道等进行了深度剖析,帮助中国汽车企业深刻理解中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形势,把握两国汽车贸易规则,有效开拓俄罗斯市场。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汽车企业进军俄罗斯市场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是国际上发展最快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汽车企业在开拓之初,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俄罗斯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准入标准的提高,那些已经进入或计划进入俄市场的中国汽车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本文结合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情况,提出了中国企业在该市场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车市整体下滑的趋势下,不少地区的销量仍有大幅增长。不少俄罗斯业内专家对俄车市表示乐观,认为中国品牌的销量在俄将会有长期而稳定的增长。2013年,虽然俄罗斯的汽车市场整体上在同比下滑.但是俄罗斯不少地区的中国汽车销量却在大幅增长,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俄罗斯相关专家表示,中国品牌在俄前景乐观,在短期内他们将夺得超过6%的市场份额,而从长期来看,甚至可以占据俄罗斯汽车市场的10%。中国品牌在俄销量有所提升仅仅从2013年前3季度看,力帆、吉利、奇瑞、长城、一汽等中国品牌的销量就达到了7万辆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万多辆.同比增幅几乎达到16%俄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