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噪声传播扩散规律及其检测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噪声是影响行车环境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掌握其传播扩散规律是开展噪声控制的前提和依据。通过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噪声大小、分布规律、混响时间及频谱特性进行研究,并对隧道检测方案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噪声大小在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沿纵向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规律,且在隧道进口前50 m增加迅速; 2)隧道横断面内的直达声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一次反射声在其声聚焦处对噪声影响巨大,而混响声则恶化了隧道内的整体噪声情况; 3)隧道内噪声主要是中低频噪声且呈现明显的双峰状,低频和中频峰值分别出现在100 Hz和1 200 Hz附近; 4)隧道混响时间与隧道断面形状、边界平均吸声系数以及噪声频率有关,周长面积比越大、吸声系数越大以及噪声频率越高都会使得混响时间变小; 5)隧道噪声检测参数应包含A计权声压、噪声频谱特性和混响时间,具体测点布置应综合考虑隧道长度和横断面形式,并结合当前技术手段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2.
隧道内路面坡度和车速对车辆烟雾排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发动机台架和柴油车道路排放测试,研究公路隧道内路面坡度和车速对车辆烟雾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内路面坡度的升高,车辆烟雾排放量增加;坡度每升高1度,烟雾排放量增加40%-125%;3%的路面坡度导致烟雾排放急剧上升225%-650%。在隧道内行车速度越高,烟雾排放量越大;车速提高10km/h烟雾排放量增加20%-25%;超过70km/h的车速将导致烟雾排放量的急剧升高。研究结果为公路隧道设计和隧道内行车速度调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路肩隆声带警示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潘学政  梁明进  魏朗  张伟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8):140-143,148
使用Wirtgen W600DC型铣刨机在试验路段上设置了5种形式的路肩隆声带,采用驾驶员头部位置处的噪声值、地板和座椅处的振动加速度值作为测量参数,进行了3种车型(轿车、中型客车、重型货车)的道路试验,建立了路肩隆声带警示效果与结构参数间的经验模型。试验结果显示,在隆声带条件下,噪声增大了8~23 dB,且在车速为25km/h时出现峰值,在车速大于40 km/h时,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车辆地板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增大4~7倍,车辆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增大2~3倍。车辆地板和座椅加速度,在隆声带深度大于14 mm时增幅较大,且对于同一结构尺寸的隆声带,在车速为20~35 km/h时出现波峰,在车速大于40 km/h时,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最后,在保证路肩隆声带警示效果以及使用安全性的条件下,提出了适用于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肩隆声带合理结构参数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实例3.敲击噪声出现两种振动噪声频率时产生了敲击噪声(图46)。症状:噪声主要是在以下情况产生的;车速:75~85km/h;挡位:3挡;发动机转速:3 000~3 600r/min;测量结果:当噪声被声级仪器测出后,在车速为80km/h,发动机转速为3 500r/min时测出了噪声峰值;  相似文献   

5.
正3.外部综合发声器外部综合发声器的作用是为行人提供车辆正在接近的声音警示,其位置如图51所示。在下列情况下,当车辆处于电动车(EV)模式时,该扬声器将被激活:当车辆开始移动时,车速最高达20km/h时仅限北美,当车辆静止和车速最高达30km/h时外部综合发声器接收来自信息娱乐放大器的声音信号。在激活后,外部综合发声器将会发出低频噪声。信息娱乐主控制器(IMC)充当网关向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车内振动和噪声传递路径的基础上,在消声室内由底盘测功机拖动分别安装了未磨损轮胎、中度磨损轮胎和完全磨损轮胎的整车,测试了60km/h与120km/h匀速行驶和车速从140km/h降至20km/h的滑行等3种工况下顶棚中心点振动信号和驾驶员头部噪声信号.测试结果揭示了在不同工况下不同轮胎磨损程度对车内振动和噪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车迷热线     
《摩托车》2003,(11):49-51
MTC先生: 我近期购买了一辆春兰豹(CL125-4)摩托车,行驶了约1000km后,出现以下故障: 1.车速在40km/h以下较为顺滑,但40km/h以上则噪音和振动增大,修理工说这是磨合期正常现象,车跑顺了自然会好。这种说法对吗? 2.排气管下面有滴水现象,是否正常? 敬请先生赐教。 冯旭 冯旭同志: 现依序解答您提出的问题,供参考。 1.您的摩托车在40km/h速度内反应正常,而超过此车速时振动和噪声  相似文献   

8.
<正>故障现象一辆2021款雪佛兰迈锐宝XL车,搭载LSY发动机,累计行驶里程约为1.5万km。车主反映,车辆低速行驶时,驾驶室内有低频的嗡嗡声。故障诊断接车后与车主一道试车,发现低频的嗡嗡声在特定的车速才会出现,如11 km/h、18 km/h、28km/h、38km/h、46km/h和75km/h。当车速高于75 km/h后,嗡嗡声不再出现。此外,早上冷机起动时,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也会出现约15 s的嗡嗡声,随后会自行消失,确认车主反映的故障现象属实。找来同款车进行对比测试,同款车并不会发出嗡嗡声。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隧道空气动力效应之理论现象,并证实设计阶段之数值模拟成果及风压标准,乃选定台湾高速铁路之2座长隧道,于隧道内布设气压计配合不同的位置、几个特定的列车速度进行实地测试。量测结果显示:高速铁路列车所引致空气动力效应之现象,大体上与先前研究文献及规划时期数值模拟之成果一致,车头进入、出隧道时会引发一个明显升高之压缩波,列车通过后(车尾进出洞口时)由于空气动力拖曳气流而压力骤降至形成张力波。不论正压或负压峰值,在车速达到220~230 km/h时,便可达1.0 kPa;当车速接近300 km/h时,实测得之最大压力值约1.35 kPa;所有现地实测之压力峰值尚低于设计规范之标准值。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1,66(6):240-247
为研究考虑自动驾驶平稳性的城市十字交叉口通行能力问题,建立了自动驾驶汽车模型,采用VISSIM软件对十字交叉口在混合交通流下的交通状况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自动驾驶汽车比例和驾驶偏好对十字交叉口的行程时间、平均车速和延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自动、手动驾驶汽车车速分别为30km/h和50km/h的场景下,增大自动驾驶汽车比例,平均车速下降且波动大,汽车行程时间与平均延误增加,延误由十字交叉口向外扩散;提高自动驾驶汽车车速至50km/h并改变信号配时,汽车行程时间最高缩短24%,平均车速提高且保持稳定,十字交叉口延误扩散情况得到改善;对比不同驾驶偏好的研究发现,限制最大加/减速度时,减小停车间距与车头时距能够提升十字交叉口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车速及车速表 据统计,约40%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超速行驶而造成的。美国的研究表明,如果汽车车速从60km/h提高到120km/h(增加一倍),交通事故量将增加4倍。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分析雨、雪、雾等高原山区常见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的影响,利用长期监测的昆明市小铺—兔耳关高速公路固定监测点的交通流与天气状况数据,针对不同天气的影响,估算不同天气下车速和流量的折减系数,并与恶劣天气对平原地区高速公路交通流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标定了不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高原山区高速公路速度-流量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小雪和中雪天气条件下,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平均车速分别下降6 km/h和10 km/h,交通流量分别下降5.4%和22.0%;在小雨、中雨和大雨天气条件下,平均车速分别下降3 km/h,5 km/h和12 km/h,交通流量分别下降4.8%,16.4%和16.7%;在小雾和中雾天气条件下,平均车速分别下降6 km/h和14 km/h,交通流量下降比例均未超过3%.   相似文献   

13.
某车型在加速工况、车速90~110 km/h、发动机转速1 600~1 900 r/min范围内,存在60 Hz左右的后排低频轰鸣声问题。通过模态分析、面板贡献量分析及NTF(Noise Transfer Function,噪声传递函数)分析等仿真分析及试验手段,从传递路径方面,提出车身后轮罩处声腔填充隔断材料方案,有效地降低了车内后排轰鸣声。  相似文献   

14.
案例1奥德赛RB3轿车行驶中发冲故障现象一辆奥德赛RB3轿车,车速在30 km/h~40 km/h时会发冲,车速超过40km/h时发冲消失。故障诊断首先用HDS读取故障发生时的快摄数据流,然后查看相关参数的波形。由图1可知,故障发生时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滑移率(ERT)在短时间内出现激烈波动,进而使车速(输出轴转速)也跟着出现激烈波  相似文献   

15.
一、汉兰达减速时车厢内有废气味故障现象:车主反映该车行驶超过20km后(热车情况下),车速70~80km/h减速时,车厢内废气味大,车辆按正常行驶到100km后慢减速时,车厢内废气味大,车辆起步急加速到120km/h后快减速时,车厢内废气味大。故障诊断:分析原因可能是:①  相似文献   

16.
<正>故障现象一辆北京现代悦动轿车,搭载5挡手动变速器,配备α(G4ED)发动机,行驶里程约为2万km,车辆行驶中车速表指针始终指向0 km/h,车速表失灵。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发现,车辆行驶中车速表指针始终指向0 km/h。使用故障检测仪检查仪表控制模块,无故障代码存储。由于该车的车速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是通过变速器内的齿圈产生脉冲信号的,信号经控制模块  相似文献   

17.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是引发相关路段及其周围路网拥堵的主要原因。交织流率和交织长度是影响出入口处交通运行的重要因素,并采用仿真方法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具体案例的Vissim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总流量为4 900veh/h,流率比由0.15增加到0.4时,交织段均车延误增加2倍,交织车速降低将近40%;交织长度选取160~180m时,均车延误为1.3s,平均车速达到45.02km/h,是快速路出入口交织长度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4月2日,总长超过10 km的东湖通道工程启动围堰三、围堰四堰内抽水,待抽水完成,我国最长湖底隧道——东湖通道将全线展开施工。东湖通道工程全长约10.63 km,宽60~70 m,主线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60 km/h,地面辅道为40 km/h,道路定位为城市一级主干路。通道两端采用高架桥和路面方式,穿东湖隧道长7 km,穿团山隧道长1.3 km,地面段长约0.7 km,高架桥长约1.63 km。  相似文献   

19.
《公路》2020,(5)
选择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路段的来凤立交进行虚拟实验,目的是研究车速和匝道半径大小对行驶舒适性与安全性的影响,并依据实验结论对来凤立交提出合理限速与设置安全性设施。首先使用纬地三维道路设计软件对来凤立交进行立交复现,然后依据实车实验,利用Carsim车辆动力学软件对车辆进行建模指导。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横向加速度在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的峰值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变大,考虑行驶安全性与舒适性,给出了行车速度建议,匝道A、B建议车速为50km/h以内,匝道C建议车速45km/h,匝道D限速35km/h,并针对每一条匝道提出安全性建议;(2)增大匝道半径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但是具体半径值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3)针对匝道C、D,研究车速与匝道半径耦合效应下对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车速与半径对匝道D上的横向加速度影响程度都很大,而匝道C上的横向加速度主要受车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对整车动力传动系匹配后的性能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热效率和传动效率的特征。结果表明,车辆的热效率和传动效率都随着负荷的增加而提高,并分别稳定在30%和80%上下;但车速高于90km/h时,传动效率分别在输出功率达38~42k W后反而下降。在所有工况中,最高热效率达32%(车速120km/h时);最高传动效率为88%(车速32km/h时);仿真结果表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匹配后循环工况综合油耗可降低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