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钦 《驾驶园》2009,(3):44-46
作为体现车辆性能的重要部分,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国内,道路硬件不完善,而且驾驶者的驾驶素质也有待提高,因此交通事故发生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国内消费者更是在意车辆的安全配置和牲能,以至于目前即使是最廉价的家用轿车也少不了ABS防抱死刹车和安全气囊,而在中级车以上的领域,ESP电子稳定程序也在迅速普及中。  相似文献   

2.
GGZ 《汽车杂志》2007,(5):162-163
当我们的观念还停留在钢板厚薄,安全气囊多少的阶段时,以奔驰为首的汽车生产厂商已经在发展从行车安全到事故后逃生的全方位安全保护技术,安全不仅仅在碰撞瞬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文龙 《汽车导购》2005,(8):68-69
国外厂商对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要领先国内几十年,在我们还没有起步的时候,国外厂商已经对儿童和行人的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欧洲一些国家在2002年便颁布了保护行人的法规,强制厂家加强对行人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新型保险杠.可弹起的发动机罩、可变形的前车灯等领先的安全技术便应运而生了。为了使国内的汽车工业与世界接轨,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加强对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呢?接着上一期的报道.本期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些SUV和MPV的欧洲NCAP碰撞结果。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10,(6):15-15
儿童安全保护作为汽车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的重视,目前很多儿童保护装置已应用到各种车型中.因此建议家长尽量选择带有这些安全装置的车辆以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5.
赵航 《汽车知识》2009,(1):102-103
现在一说到新车,往往都要在文中预留出一段来介绍该车的安全配置,像什么安全气囊、ABS、EBD、ESP,甚至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新式装备都不胜枚举。这些主被动安全配置的不断丰富的确提高了车辆自身的安全性能,但是。我们都清楚再完备的安全装备都有它的极限,而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再好的安全配置也不能保证车内乘员毫发无损。其实,真正最为重要的安全配置源自驾驶者的头脑之中,时刻绷紧安全驾驶这根弦才是使得万年船的根本。今天,大家就一起来紧一紧这根弦,来分享一些防御驾驶中从自身做起的小经验。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安全性能是汽车技术永远的焦点。从安全带到ABS、EBD,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其实我们所接触到的还都是些初级技术,国际先进的安全性配置已经发展到非常智能的阶段,许多原来需要人操作的工作,现在电脑都能完成。下面以德尔福公司安全产品为代表,介绍国外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发展。1 德尔福公司简介说到美国汽车,不少人可能立即会想到通用、福特和现在与德国奔驰公司合并的克莱斯勒三大汽车生产巨头。实际上,汽车公司开发和生产重点是放在车型设计和汽车装配等方面,许多新技术则是由汽车零部件公司单独开发或与汽…  相似文献   

7.
2008IBIS会议主席Chris先生说,“我相信,全球汽车碰撞修复行业已临近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全球汽车制造商花费数十亿资金开发新车型,以改进车辆安全水平、减少碳排放、提高驾驶者安全、降低车身重量。而这些都是以降低车辆的可维修性为代价的。汽车制造商似乎丢掉了简单结构性维修的核心价值。高成本安全部件(例如,安全气囊)的使用将加剧车辆不可修复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汽车实用技术》2014,(6):I0003-I0003
<正>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私家车已经成为多数家庭的主要交通方式,但是近年来因交通安全知识匮乏、防范措施不力导致儿童交通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虽然,近年来安全带、安全气囊的相继问世,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不过,所有车辆的安全设施多是为成人设计的,尤其是在中国,儿童乘车安全一直被忽视。2014年3月1日,国内首个儿童安全座椅立法落地实施,这一法规的出台打破了国内儿童安全座椅无立法的窘境,这意味着我国在儿童乘车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谈到儿童安全座椅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就已经开始相继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  相似文献   

9.
作为重要的安全部件,安全气囊在汽车上的安装率正日益提高。近年来随着本土汽车品牌的发展,我国安全气囊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差距依然明显。那么,目前我国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水平究竟如何,未来安全气囊技术的发展趋势又将怎样?陈超卓、邱风、Dirk Schultz,三位来自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的安全专家,将为我们解读汽车安全气囊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10,(4):14-14
2010年3月9—11日,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丰田牌/TOYOTA GTM6480ADL型多用途乘用车(汉兰达)的C-NCAP试验。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室完成。测试车辆配备了正面双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及侧气帘.驾驶席还配置了同级别车型中少见的膝部气囊.后排还带有ISOFIX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1.
对于汽车的灯光系统,一般驾驶者可能只把其当作照明系统,其实灯光系统还拥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将车辆驾驶者的意图和车辆信息及时传达给其他交通参与者。因此正确使用灯光,是可以提升车辆的行驶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将在交通安全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仍不可避免发生意外情况,所以现代汽车上还需要安装被动安全系统.所谓被动安全系统,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尽量减少乘客和行人伤害的系统.它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智能安全带及安全气囊系统、吸能式车体结构和儿童安全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77年宝马就开始对驾驶者进行安全驾驶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仅可以增加驾驶乐趣,更重要的是教会驾驶者如何安全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14.
继1952年美国John Hetrick和1953年德国Walter Lindner发明汽车安全气囊后,安全气囊技术日新月异,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欧盟、日本已正式立法在汽车上配置安全气囊,双安全气囊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轿车的标准件。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对车内乘员直接起保护作用的是安全气囊中的气袋,因此气袋是汽车安全气囊中至关重要的零部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买车的时候总是会非常关心车辆有哪些安全配置。的确,由于技术的发展目前车辆性能越来越好、速度越来越高,因此安全性能也就显得越发重要了。说起安全很多车主对此已是十分精通,他们知道车辆安全装备分为主动安全装备和被动安全装备,被动安全包括坚固的车身、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等,主动安全则包括ABS、ESP等电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世界汽车》2012,(6):72-72
2012年4月25-27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试验室内,C-NCAP管理中心成功完成了由成都新大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吉利全球鹰牌RX6453K01型多用途乘用车(GX7)的C-NCAP碰撞试验。测试车型的安全配备极为丰富,不仅配备了正面双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及侧气帘,还配备了驾驶席膝部安全气囊,这也是C-NCAP测试的自主品牌车型中首款引入这一配置的车型。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在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将事故防范于未然,在保证驾驶者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现代汽车上准确可靠的主动安全系统的装配也越来越普遍,集成化、模块化的主动安全技术已成为当下流行趋势。本文对常见的几种典型主动安全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供读者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今天,未来汽车的影子已经可在某些新款车展上初见端倪。关注一下当今一些车展上展示出的新款车型,如本田公司生产的一款装有照相机的日本版雅阁汽车,其优异的功能就可以帮助驾驶者在偏离车道时自动修正路线;再如即将推出的2005款Acura RL车也装有全新的全球定位系统,除能为驾驶者指引方向外,还实时提供交通状况报告。  相似文献   

19.
朱华 《城市车辆》2006,(2):59-60
安全气囊是一种在汽车碰撞事故中自动充气膨胀,在二次碰撞中保护乘员、减轻伤害的安全保护装置。目前,世界汽车市场上,安全气囊日益普及,安全气囊技术也日臻成熟。本文介绍了安全气囊技术,指出现存问题,并对智能气囊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日本高田(TAKAT)集团是全球著名生产汽车被动安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儿童安全座椅等)的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有驾驶员侧安全气囊(双气囊)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前后排安全带、侧面安全气囊(双级气囊)、侧面帘式安全气囊、行人头部安全气囊、发动机罩弹出装置、电动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膝盖保护用安全气囊、卫星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