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立华 《汽车情报》2004,(36):12-13
国内汽车行业的统计数字主要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但由于汽车工业年鉴仅统计了国内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此对整个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众说不一。本文试想借用已有的统计数字并通过推算,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做一番描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内汽车作业的价值链正在向零部件领域转移,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形成一个比汽车整车产业还要大得多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汽车产业新的变化,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下,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合作,一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国外的零部件配套商也纷纷紧随合作伙伴的脚步进入中国,更严酷的竞争已经来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面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洞察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趋势、适应汽车市场变化、准确定位与变换营销策略、灵活构建企业的市场拓展计划、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和渠道网络?日前,本刊就此对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营销部张兴波部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国内汽车工业蓬勃发展,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使国内汽车市场总量大幅上升,私人汽车拥有量成倍增长,使汽车维修市场的整体容量也节节攀升。在市场扩容的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放开,各类经营主体纷纷介入,包括国外维修企业,使汽车维修业户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针对国外零部件市场重组活动的日益频繁,国内各大汽车企业及其相关产业也纷纷进行战略整合,以应对国际市场的冲击。另外,2003年以来,作为国内汽车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零部件企业,也一直面临着主机厂商的战略重组和大部分整车厂家把整车降价成本的压力转移到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当中的双重压力。那么此时,处在夹击之下零部件企业是如何想,又是如何做的呢?为此,记者在本刊特约通讯员王永明的陪同下走访了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鹤立。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的稳步发展,正不断推高首国内汽车保有量。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后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汽车后市场的广阔空间,又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市场变化、顾客需要、科技进步而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汽车企业的大量涌入。国内整车和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大量出口,再加上我国汽车召回制度和汽车产品强制认证的推行,使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促使国内汽车企业直接参加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汽车是由几千个零部件组成的复杂产品,其产品可靠性一直困扰整车企业。因此,世界各国汽车企业都在研究建立与竞争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陈欣 《汽车驾驶员》2007,(9):114-114
随着近两年汽车产业政策的放开,国内汽车厂商纷纷与国际接轨,外国知名品牌汽车制造商也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由此使使国内汽车市场上的商品迅速丰富了起来,而且上市的车型已经不再是他人的二流产品,而更多的是自主研发或是与世界同步化的车型,这种良好的汽车消费环境激发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潜能,众多在用车的车主纷纷倾囊购买新款车,  相似文献   

8.
朱向雷  王静 《商用汽车》2007,(12):114-116
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产销量猛增,但国产零部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出现了高档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等汽车零部件短缺现象,使得零部件进口量增长较快。同时,由于一些国外零部件企业纷纷来华合资或独资建厂,国内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引进技术,开发生产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出口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进口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自主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机遇 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有三个机遇,第一个机遇是国内汽车市场高速增长,这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最大机遇。过去十年,汽车市场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期的步伐,产销跃居全球第一,2010年是1830万辆。从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内经济发展来看,特别是乘用车在全社会普及.中国汽车产业还会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这段期间,我们测算中国汽车的增长速度相当于GDP增长速度的1.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