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静 《汽车情报》2006,(29):37-37,39
我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爆发式发展之后,“十一五,,期间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从2005年的570万辆增加到9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从2005年的3500万辆增加到5300万辆。  相似文献   

2.
外商看好中国汽车市场潜能无限。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到1992年达到100万辆产量时经过了近40年;从1992年到2000年用了8年时间则完成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的增长;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汽车工业用了2年时间就实现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增长;而2003年汽车产销量达到了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位居  相似文献   

3.
首先是市场发展加速。进入新世纪汽车产量增长速度加快,据预测,2010年全球汽车销售总量将从2005年的6500万辆增加到7300万辆,净增800万辆以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清洁汽车行动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秉刚 《汽车工程》2005,27(6):643-647
1中国清洁汽车行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我国汽车年产量达到507.4万辆,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200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742万辆,比2003年增长了13%。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比例已从“九五”末不到40%提高到近60%。摩托车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1700万辆和7900万辆。农用运输车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200万辆和2500万辆。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总需求量将接近2000万辆,总保有量有可能突破1.5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更显严重,国家环保中心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将可能占空气总污染源的64%。  相似文献   

5.
10月20日,随着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集团下线,中国从此迈入千万辆级汽车大国。而到年底,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将毫无悬念,这意味着将一举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从1953年的第1辆解放汽车下线到1992年的第100万辆下线,用了39年,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2001年),用了8年,而从200万辆到1300万辆,同样仅用了8年!  相似文献   

6.
汽车营销:质变正在悄然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20日,随着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集团下线,中国从此迈入千万辆级汽车大国。而到年底,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将毫无悬念,这意味着将一举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从1953年的第1辆解放汽车下线到1992年的第100万辆下线,用了39年,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2001年),用了8年,而从200万辆到1300万辆,同样仅用了8年!  相似文献   

7.
据权威机构预测,目前中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489万辆,到2010年将增加2倍,达到1466万辆;到2020年这一数字再增加4倍,达到7200万辆。届时中国各种汽车的总保有量将达到1.15亿辆,是美国今天汽车总保有量的一半。而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家用轿车的市场需求量,分别是501万辆、913万辆和1584万辆。其后,中国将全面进入汽车社会。几乎不经意问,我们已经站在“汽车社会”的门槛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在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10%~20%时开始进入汽车社会。而中国目前只有北京、深圳、广州、东莞4个城市才达到或接近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经历了2004年的汽车政策年。2005年的汽车调整年.汽车工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9.
60年代以前,泰国的汽车全部依赖进口。为改变这种状况,泰国开始与美国和日本厂家联营,在泰国设立汽车装配厂,希望从组装起步,逐步过渡到自制国产汽车。 自70年代起,泰国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汽车年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0万辆的创记录水平。 80年代初期,泰国汽车市场有了持续平稳的增长。1980年汽车销量为8.8万辆,1981年上升到8.93万辆,1982年又平稳地上升到9.1万辆。1983年突升到11.8万辆,比上年增加29.7%。但进入80年代中期,泰国的经济衰退使汽车市场疲软,产量和销量都跌入低谷。1985年的销量跌到8.6万辆,比1984年的11.4万辆  相似文献   

10.
司康 《汽车情报》2008,(5):7-8,1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权威统计结果,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888.25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增长22.02%和21.84%。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以上的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消费市场,虽然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公布实际车辆上牌数字,但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截止到2007年9月底,  相似文献   

11.
《时代汽车》2006,(1):29-29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608.91万辆,其中客车为85373万辆。2004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增加到269371万辆,客车增加到1735.91万辆。  相似文献   

12.
肖军 《时代汽车》2005,(11):36-37
有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轿车需求将达到550万辆,汽车市场销售额10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可达2500亿元-3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成本中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轿车中的比例将达到30%-40%。预计未来10年,国内汽车市场将持续以15%-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的汽车生产总量将增长到1000万辆。相应地中国对各种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同时,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还将不断出现,这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工业正在酝酿新的变革;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经饱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容量有限。世界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最大的5家公司地位不变,有可能出现企业合并;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模式将逐渐改变;韩国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日本的市场占有率还会提高。预测2000年汽车总销售量为:北美自由贸易区1 761万辆;西欧1 421万辆;日本705万辆;亚太地区781万辆;东欧和中欧286万辆;南美331万辆。  相似文献   

14.
1992年美国的汽车需要出现反弹,汽车销售量达到1286万辆,生产量达到970万辆。三大汽车公司开展积极的经营战略,经营效益有所提高。通用公司计划在1995年之前削减50亿美元的成本、减少50%的股息、卖掉下属零部件供应店、削减人员、调整统一车种,福特公司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对车种进行改型,计划三年内推出12种新车型。克莱斯勒公司将原来用五年时间开发新车的进程缩短到三年,计划在1997年之前投资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中国汽车工业有五十年发展历史的话,那么真正的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这二十多年,从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连续上了几个台阶,从1992年100万辆到2000年的200万辆,到2002年的300万辆到2004年的400万辆,但我认为不要被这些快速增长的数字迷惑,而失去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2007年汽车保有量将达45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250万辆,这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跃居世界第6位,到2020年可能达到13300万辆,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以后进入平稳的发展期。它有着无限的商机,充满魅力,是有待我们去开发的“金矿”。随着汽车整车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韩林 《汽车情报》2007,(16):31-34
2006年,我国载货车市场整体产销持续增长,全年产销载货车175.29万辆和166.43万辆,同比增长9.86%和9.73%。其中,厢式货运汽车占全部载货车市场份额的40%。预计到2010年载货车需求量约达222万辆,其中厢式货运汽车占全部载货车市场份额将达到60%。厢式货运汽车发展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川页 《汽车情报》2005,(2):9-10
解读:1.2004年汽车产销双双破500万辆,这是继2002年上300万辆、2003年到400万辆台阶后,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但这一年实际增量不过62.7万辆,而2003年实际增量119.3万辆,2002年实际增量90.9万辆,增量悬殊很大。  相似文献   

19.
《时代汽车》2008,(11):14-2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从改革开放前22年(1956-1977)全国汽车生产总和的125.25万辆,到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一年的14.9万辆,再到2007年一年的888.24万辆,我国汽车年产量名列世界汽车生产国的第三位、年销量名列世界汽车销售国的第二位。我国汽车工业正由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朝着建设一个汽车产业强国的新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对媒体宣布,到2008年一汽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100万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