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美观性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无缝安全气囊仪表板(又称整体式安全气囊仪表板)已成为越来越多车型的首选。介绍了6种无缝安全气囊仪表板气囊区弱化线的加工工艺,即铣削弱化工艺、注塑弱化工艺、热刀弱化工艺、冷刀弱化工艺、超声波刀弱化工艺和激光弱化工艺,阐述了各种工艺的工艺方法、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美观、舒适、安全,在副驾驶侧带有无缝安全气囊软质仪表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中高档轿车中将取代全硬塑仪表板,如大众汽车的POLO、TOURAN,通用汽车即将上市的EPSILON等车型,人们也愈加关注气囊爆破时能名顺利打开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软质汽车仪表板副驾驶侧气囊区域表皮的热刀弱化工艺,热刀弱化设备以及对气囊爆破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在安全及环保方面的发展,人们对汽车饰件在安全性及环保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仪表板外形设计美观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仪表板采用无缝气囊门的外观设计,因此对汽车仪表板来说,一个好的仪表板不仅要有设计新颖美观的外形,舒适的手感,而且还需具有优良的老化性能及与乘客的良好相容性(优良的散发特性)。  相似文献   

4.
仪表板中央悬浮屏幕是近年来汽车内饰造型的流行趋势之一,但越来越大的屏幕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副驾驶气囊展开后的空间,甚至成为气囊展开路径上的障碍物,所以其与副驾驶安全气囊的空间布置匹配关系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采用基于FPM粒子法的副驾驶气囊仿真模型,以某SUV车型中期改款时引进的新悬浮屏幕设计为例,对"气囊-悬浮屏幕"之间的空间布置相对关系展开仿真研究,在仪表板造型早期及时发现悬浮屏幕阻碍气囊展开和气囊展开时过分挤压悬浮屏幕等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汽车内部最大、最复杂且可视的零部件之一的汽车仪表板(IP),将在近期成为新的、主要的内部设计焦点。同汽车的其它零部件一样,汽车仪表板也正经历着一场新的由安全、节油、环保、舒适等综合因素推动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有如下几个趋势十分明显: 1.简化设计 汽车仪表板越来越复杂,因为汽车的仪表越来越多。但是,汽车仪表板的设计者们在充分满足汽车性能要求的同时,又必须满足汽车工业降低成本的总要求。一项研究表明,在1996年汽车设计工程师中还只有37%的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对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制造厂对轿车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已成为轿车上的标准配置。凌志LS400型轿车装用的SRS系统,主要由SRS微机、碰撞传感器、SRS指示灯,以及由SRS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构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商用车技术日新月异,在长途标载的大环境下,货物对商用车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司机对舒适性的追求也有所改变,气悬挂车型成为主流趋势,下面介绍一下重汽推出的气囊悬挂车型。重汽汕德卡C7H 11气囊舒适到底汕德卡C7H采用C7H-G型驾驶室配低位保险杠,外形高大威猛,黄色车身带有标志性的雄狮拉花,外观再次升级。  相似文献   

8.
汽车的安全性如今已成为新车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奥迪在新近推出的车型上陆续提供了多项革命性的驾驶员辅助系统,在提高舒适性的同时更保证了主动安全性能,为此我们将作出一系列介绍,向大家展示目前已经正式装在车上的这些功能,其中包括雷达辅助换道辅助系统SWA、主动巡航ACC、可视倒车摄像OPS、道路保持以及自动灯光等一系列相关汽车安全的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9.
仪表板系统是汽车内饰系统中最关键的系统,因为仪表板是驾驶员和用户最直观、最近距离接触的零部件,其造型风格、外观质量以及功能配置等因素直接影响着驾乘人员对车辆的品质感受。集舒适性、美观性、功能性、装饰性、安全性于一身的特质也决定了仪表板在设计开发中涉及到的工艺更广泛、更复杂。为了使仪表板能够在驾驶舱内呈现良好的效果,汽车工程师们从成型工艺、加工工艺、表面装饰工艺3个维度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开发出多种适合不同级别、不同配置、不同功能定义的车型的工艺,使得开发人员在设计开发过程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仪表板在汽车内饰部分结构设计最为复杂,同时也是承载零部件最多的模块。其外观质量和造型风格决定了乘客对整车内饰的评价。随着汽车设计行业近几年的不断成熟,在设计过程中除考虑结构、造型等方面外,各公司对仪表板设计中人机工程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人机工程不但涉及到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也是一些国家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如可视区域、头部碰撞要求、膝部撞击、内部凸出物等。所以在仪表板设计中人机工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F’并不代表奢华,代表的恰恰是与奢华不沾边的运动性能。在雷克萨斯旗下,真正称得上‘F’车型的目前只有LFA和IS F,但他们硬邦邦的机械感和雷克萨斯此前推崇的舒适性是两个极端。那些既对奢华难以割舍又追求运动感觉的消费者,来看看F Sport版吧。GS350 F Sprot版车型和常规GS系列车型相比,整体造型并无太大差别,所不同的是,那些悬挂"F"Logo的运动套件和犀利的操控感受。自从雷克萨斯启用新型格栅,新的家族式前脸造型开始逐渐改变以往略显老气的品牌形象,新的造型设计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肯定。F Sport版车型在GS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7,(9)
ATV在国内常被统称为沙滩车。该种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它性能优良,质量可靠,造型美观,乘骑舒适,坚固耐用,在北美和西欧应用十分广泛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国内一些风景旅游区和油田已陆续装备和使用了ATV。目前沙滩车发展出  相似文献   

13.
故障现象 一辆2010年产宝马740Li(车型为F02),行驶了1万km,在正常的直线行驶中转向盘突然变歪(旋转了一个角度),仪表板的转向盘图标和行驶控制系统报警灯(黄色)点亮,并显示“行驶控制系统失效”的报警提示,中央显示屏显示“底盘控制系统失效”的报警提示,此时汽车不能进行稳定性调节,其转向性能和行车舒适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雷丽 《时代汽车》2010,(4):88-88
3月18日,定位于“家用SUV”的哈弗M2正式上市。这款车既具有经济型轿车的亲民价格和乘坐舒适性,又具备SUV的通过性和良好操控性能的全新车型.为国内家用车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也使SUV走入家用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用卡车的减震系统从最初的机械减震发展到后来流行的气囊减震,全浮式、半浮式、四点悬浮气囊结构等,说明人们对商用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文章研究全浮式气囊减震系统在商用车领域中的设计应用,舒适性要求仅通过理论计算很难获得最佳状态,应通过理论、实验相结合方式持续优化。在设计验证阶段,需要对实车进行初步测量,计算出固有参数,再通过一些特殊手段计算出相应数据作为输入,经过分析筛选出有效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初版参数样件进行装车,最后通过不断的实际路试进行验证修正原输入参数,最终确定最佳匹配参数并固化下来用于量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弹簧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阀,即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调节对空气悬架气囊的充放气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随着系统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而且可以附加很多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股Crossover风潮开始在车坛刮起,Crossover意为“跨界”,跨界车型结合了轿车、SUV、MPV的各种优点,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又有SUV的良好通过性与操控性能,还有MPV的大空间和装载能力,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本期我们选择6款21万元以内的跨界车型对比,它们在车型级别上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跨界”。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2007,(9):26-27
ATV在国内常被统称为沙滩车。该种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它性能优良,质量可靠,造型美观,乘骑舒适,坚固耐用,在北美和西欧应用十分广泛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国内一些风景旅游区和油田已陆续装备和使用了ATV。目前沙滩车发展出不同用途或类型的车种,如实用型,越野竞技型、休闲型等。ATV主要应用领域涵盖了农业、  相似文献   

19.
不同行业、不同喜好的人,选车标准和用车需求都会有所不同。有的人追求舒适,有的人讲究操控,有的人注重实用,还有一些人因为自身的需要,对车辆的空间和装载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但又不想放弃舒适性和驾驶乐趣。现在,可能有一款车型可以满足上述需求,那就是福田推出的首款CDV车型——迷迪。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稳步提高,针对桥头跳车的问题,无伸缩缝桥梁研究逐渐被用到桥梁实际应用中。而无缝桥梁又称为无伸缩缝桥梁,分为材料无伸缩缝和结构无伸缩。结构无伸缩缝桥梁的的台后土压力会直接传至梁板等上部结构,桥梁各构件的刚度不同,台后土压力对无伸缩缝桥梁产生的效应也不相同。本文依据研究内容及结构刚度基本理论,建立了只包含梁板、桥台及桥台桩基三个结构的单跨整体式无缝桥梁,分别单一的改变三者刚度,得出其刚度变化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并拟合绘出的影响变化曲线得到四元函数,归纳了求解刚度协调分配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