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除了高铁对接,通过地铁对接广州、深圳、东莞,也是惠州轨道交通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近日,惠州市政府审批通过最新调整版的《惠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对"地铁版图"进行优化升级,特别增加了与广州、东莞的地铁线路规划衔接方案。引人关注的是,惠州将预留广州地铁16号线延伸到惠州龙门县城、广州地铁21号线延伸到惠州博罗罗浮新城等2条线路通道。同时,惠州地铁4号线将预留与东莞地铁4号线衔接条件,惠州地铁5号线将预留与东莞地铁3号线衔接条件。根据现有的规划建设项目以及惠州的构想方案,未来惠州有5条轨道交通对接广州、8条轨道交通对接深圳、2条轨道交通对接香港、4条轨道交通对接东莞。其中,对接广州的5条轨道包括广汕高铁、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09,(2):16-16
目前,国家发改委批复广州在完成2005年至2010年间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提前实施地铁六号线二期工程、七号线一期工程、九号线工程,三条线路总长534公里。规划建设期延长至2012年,届时,萝岗、番禺、花都都将新增一条地铁线路。  相似文献   

3.
产业财经     
《轨道交通》2006,(6):17-17
沈阳将不间断地修建地铁 总投资将达到750亿元,广州投资500亿建255公里城市轨道,西安投资百亿建地铁,上海地铁9号线全线将无人售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广东交通》2007,(1):41-41
随着广州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于去年12月30日同时开通,广州宣告已经拥有了四条总长度116公里的地铁线网。地铁长度赶沪超京,位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5.
配合盾构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技术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国外利用盾构法技术修建地铁车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修建地铁区间盾构隧道时,采用直径6m左右单线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区间盾构隧道的基础上扩建地铁车站的4种施工方案.根据广州地铁3号线林和西路站的主要技术标准、修建规模以及各施工方案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车站结构.最后,讨论了应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施工步骤、车站结构设计方法、特殊管片的设计、环境控制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广州扎堆开通四条地铁线路,包括4号线南延段、9号线一期、13号线一期、14号线知识城支线。新开通的四个主题分别为南沙客运港站、南海神庙站、广州北站和知识城站。新站围绕岭南文化主题,再现海上丝绸之路、醒狮、山水石、汉字等岭南文化的传统韵味。四站主打岭南文化主题广州开通的地铁线路分别为4号线南延段、9号线一期、13号线一  相似文献   

7.
正广州地铁宣布: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广佛线二期2017年1月1日全面开通运营。其中,六号线二期自当天首班车起开始试运营,广佛线二期和七号线一期则于当天上午12时起开始试运营。三条新线开通后,广州地铁线网里程达到308.7公里,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日均客流量预计达777万人次,客流强度全国第一。为了应对大客流,广州地铁表示,出于不降低六号线一期运力的  相似文献   

8.
城轨资讯     
《轨道交通》2014,(9):18-19
广州2016年前再通11条(段)地铁 日前,广州市交委主任陈小钢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举措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时透露:2016年前,广州开通将再开通11条地铁,其中包括二、八号线延长线(凤凰新村一文化公园)、十三号线首期(鱼珠-象颈岭)、六号线二期(长-萝岗)、七号线一期(广州南站-大学城南)、九号线一期(飞鹅岭-高增)、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白云湖)、十四号线首期(嘉禾-街口)、知识城线(新和-镇龙)、二十一号线(天河公园-荔城)、四号线南延段(金洲-南沙客运港)、广佛线(广外段西-沥)。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广州地铁完成新线建设投资217亿元,资金支付252亿元。7条新线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共投入盾构机87台次,实现29座车站封顶、39个区间单线贯通,完成区间单线107.9公里。实现了高水平建成开通四号线南延段、九号线、十三号线首期、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等4条新线的目标,运营里程迈向400公里,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广州地铁表示,线网去年安全运送乘客28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767.8万人次,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002.6万人次,广州成为全国第三个地铁客流破千万的城市。客运量增加的同时,去年广州地铁也不断在运能提升、创新服务上精雕细琢。广州地铁继续采取高峰短线运营、空车定点投放、大小交路运行等模式,不断挖掘运力空间,五号线最小行车间隔压缩至2分06秒,运能提升5%,全线网列车最小行车间隔1分58秒,线网运行图兑现率和正  相似文献   

10.
正广州市政府1月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披露了广州面向2035年的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详情:定位为"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广州将规划"一心五向"铁路枢纽群,未来将通过14座高铁站,实现分区进站,就近乘车,站站联通。广州还将由公交都市升级为轨道都市,建设"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三个层级的城市轨道网络。广州还将新增两条地铁平行线,分担3号线、5号线客流压力。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8,(10):25-25
近期,北京08年2条拟建地铁线路公布,其中地铁14号线一期,共设车站22座,预计投资180亿元,7号线共设车站22座,预计投资150亿元。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近期消息,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公布08年拟建地铁项目,包括地铁7号线、14号线一期。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2008,(12):14-14
继广电运通在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八通线以及京津高铁AFC设备顺利开通运营后,从2008年10月开始,由广电运通为广州地铁五号线提供的自动售票机等AFC设备陆续在各站点进站安装,正式拉开了广州地铁五号线AFC项目现场实施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继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后,北京又有6条地铁新线得到了规划许可证。获准建设的6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二期、大兴线、亦庄线,总长152公里,预计2012年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4.
青岛地铁2号线要下穿正在施工的地铁3号线隧道区间,两条线二衬最近相距0.8m左右。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铁3号线采用涨壳式预应力锚杆加固、注浆堵水等措施,对地铁2号线掘进采用超前管棚注浆支护、减震及微爆破的施工技术,成功的实现了下穿。工程监测表明,隧道区间未见裂缝与漏水,沉降及振速均满足要求,证明所采取的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2010,(1):F0004-F0004
2009年12月28日,广州市民翘首以盼的全长32km的地铁5号线正式开通营运,加上此前开通的4条地铁线路,广州市已建成全长150km、88座车站的轨道交通线网,位居全国第三。5号线采用6节编组的直线电机列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明显低于旋转电机车辆;  相似文献   

16.
正广州获批十段地铁新线!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规划包括10条地铁新线路,总长度258.1公里,总投资2196亿元。预计到2023年,广州将形成18条线路、总长8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通车里程约为现在的2.5倍。除了加快新一轮地铁规划实施,广州还启动了下一轮轨道交通线网修编工作,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支持南沙发展是本轮地铁规划的最大亮点,在现有4号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2009,(1):20-20
2008年12月8日,中国南车旗下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伸段(机场线)地铁车辆招标中一举中标,获得150辆址铁车辆订单。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网对外发布消息称,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前期研究18号线、22号线、13号线二期、10号线、7号线二期、5号线东延段发布正式招标公告,针对工程保险经纪项目开始招标,这6条新线计划总投资达1543.09亿元,这6条新线计划于今年内开工建设。据悉,截至目前,广州地铁线网总里程已是308.7公里,位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未来数年内,广州还将陆续开通多条新线,预  相似文献   

19.
上海轨道交通"四分开"体制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新体制出台的背景 上海轨道交通起步于1989年,自1995年起先后建成3条轨道交通线,全长65km,分别为南北向的地铁1号线、东西向的地铁2号线和北半环轻轨明珠线一期.这3条线的运营,有力地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日均客流稳步上升,目前已达100万人次/日.这3条线项目实施分别采用了3种模式:1号线全部由国家投融资;2号线采取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形式,由区负责沿线动迁和车站土建,市政府负责其余部分投融资,而建设、运营和行政执法由上海市地铁总公司实施.在此期间,还出台了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地铁管理条例>,作为政府对行业的宏观控制;明珠线一期则采用项目公司的形式和过渡体制,成立了项目公司,由上海铁路局利用拆除废弃的淞沪铁路作为土地投入,政府投资其余部分,建成后交由上海地铁运营公司运营.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14,(5):14-14
5月25日,为期6天的无锡首条地铁1号线试运营正式开始,将有10万市民试乘体验,对地铁进行压力调试。无锡地铁1号线于2010年11月开工,全长24.42公里,设有24个站点,将于2014年6月正式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