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监控系统的智能化过程最为关键的技术是采用计算机对视频信号进行分析,以提取视频场景中发生的一些特定的事件或监控目标的特定行为。这一技术称之为“视频行为检测技术”或者“智能视频行为检测技术”,简称“行为检测”。  相似文献   

2.
视频事件检测技术目前已在高速公路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视频事件检测系统在多隧道群复杂环境工况下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货车种类多流量大、摩托车上路频率高、隧道环境多样化等特点提出系统优化的建议,提升视频事件检测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和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马鹏 《上海公路》2022,(4):102-106
针对中条山特长隧道内的车辆定位和精确统计难度大、各硬件设备联动性差、安全隐患时有发生的现状,开展了中条山隧道“智慧之眼”综合监控平台的研究工作。该平台创新性地提出“智慧之眼”的概念,依据当前“互联网+”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结合高清卡口分析技术、AI视频图像分析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实现融合感知、智能分析,并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特长隧道管理质量,最终实现缩短隧道内的突发事件首次发现时间、提升预判预警能力以及减少公众出行安全隐患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传统的隧道消防安全系统的基础上,总结了传统的高速公路隧道灾害事件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视频的灾害事件检测分析技术——视频图像火灾探测报警、灾害事件检测、CCTV三合一整合系统。并在模拟长江隧道实体隧道和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中做了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自学习能力;抗污染能力很强,在接近70%~80%模拟油污和灰尘的减光率条件下,依然能够有效探测火焰;具有综合防灾决策判断能力;且兼容性很好,可以与高速公路隧道CCTV系统、传统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基于视频图像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事件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文中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监控所需和已有监控设施,对基于视频图像的交通事件检测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和测试.  相似文献   

6.
长(特长)隧道视频检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霆  易术  蒋贵川 《公路》2006,(6):203-206
利用视频检测技术可以为长(特长)隧道提供丰富的交通运行参数,但由于隧道环境条件所限,目前视频检测技术在隧道内使用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对长(特长)隧道视频检测系统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整个隧道视频检测作为一个大系统对象,综合提取其交通运行的参数,应用后台信息处理方法,以提高各检测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目前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所采用的虚拟线圈检测技术、识别与轨迹追踪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对基于各种检测原理的检测算法、检测流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市场需求对该技术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识别与轨迹追踪技术的交通事件检测技术将进一步深入发展,作者在西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在国内外前期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交通安全性能分析,对交通事件检测技术进行了二次识别研究,大大拓宽了检测技术的范围,拓展了检测技术的深度,为视频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雷达、视频、感应线圈等车辆感知装置难以同时满足低成本、高精度、易安装维护的问题,提出基于麦克风阵列车辆检测 的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方法及系统研究,实现精准照明节能。 具体方案包括: 1)采用成本较低、非地埋的基于麦克风阵列车辆检测 装置替代已有接触式感知技术; 2)在音频装置中,通过改进的MVDR算法对麦克风阵列拾取到的信号进行降噪去混响,并融合基 于卷积神经网络交通事件识别方法,实现隧道内精细、分段车辆感知; 3)提出基于环境传感的多信息协同控制方法,根据环境与隧 道内车辆行驶信息,进行无级调光控制器多信息联动,智能调节隧道内灯照明亮度与时长。 试验分析表明,提出的基于麦克风阵列 音频车检技术单独事件检测精度高于98%,混合事件检测精度高于95%。 工程实践表明,与常规LED无级调光隧道节能技术相 比,该技术使隧道综合能耗降低约20%,极大地降低了安装维护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鹏 《上海公路》2023,(2):93-96
针对中条山隧道路侧安装的感知设备利用不充分、数据传送不及时、突发事件,尤其是“两客一危”、超高超限等重点车辆行为异常事件,时有发生的现状,对中条山隧道重点车辆安全管控平台展开研究。通过载入平台的“两客一危”AI检测算法,结合宽高仪主动检测技术,可实现异常数据的汇聚处理、深度融合以及智慧应用,同时实现隧道场景内的“两客一危”以及超高超限等重点车辆的精准识别、实时定位以及隧道内的交通诱导,以提升隧道通行效率,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出行安全。该平台的研究与落地应用,有效地降低了中条山隧道中重点车辆的事故发生概率,为隧道的安全出行管理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某运营期高速公路隧道病害段为背景,通过“无损-局部破损相结合,定性-定量相补充,现场检测-室内试验相配合”的综合检测方法,综合分析隧道主要病害产生的内部机理,按照现有规范和理论研究确定隧道技术状况,并根据隧道病害处治常规方法的技术要点、适用范围和处置效果,灵活选择处置方法,相互配合,发挥各种常规处治措施的优势,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处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隧道IT25智能中空注浆锚杆支护施工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普通中空锚杆在隧道施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中结合攀田(攀枝花-田房)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探讨了IT25智能中空注浆锚杆的施工工艺及检测技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伴随全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案的出台,部省两级视频云平台将建立"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的高速公路运行监测体系。有效利用高速公路视频数字化技术(AI视频分析、大数据分析等多领域关键技术)可实现车辆精准定位和跟踪、车型和车牌识别、高速路异常事件检测、交通标识识别等道路场景应用。本文对数字化平台的数字来源、智能AI学习(像素级视频结构化、多元特征提取)、应用场景进行深入探讨,充分体现了高速公路视频数字化技术在高速公路实际应用的现实意义与广泛前景,为建设"智能交通"、实现"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普通中空锚杆在隧道施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文中结合攀枝花-田房(以下简称攀田)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探讨了IT25智能中空注浆锚杆的施工工艺及检测技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隧道建设规模和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且隧道所处的运营环境较为复杂,其结构长期服役安全性能面临极大挑战。目前,隧道衬砌结构安全检测多以传统的人工方法为主,这类方法不仅具有检测结果主观性强、工作劳动量大和效率低等问题,且隧道的不利环境对检测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存在危害。基于智能方法和无损技术的隧道检测设备的开发可以有效地克服现有人工检测方法的不足,并能提供更加丰富的量化数据来评估隧道的安全状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发展的隧道检测设备。基于不同的隧道检测方法,剖析了隧道检测设备的特点,对比了隧道主要检测系统的技术性能,探讨目前隧道检测系统在技术和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隧道未来检测系统的研发进行了展望。最后,针对当前隧道检测系统的不足,从公铁两用检测设备、全自动化机器人检测系统、动态智能检测平台、虚拟现实检测技术和检修一体自动化检测系统这5个方面对隧道检测技术体系进行了展望。本综述可为现有隧道检测设备的技术优化和隧道未来检测系统的全自动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大数据化、高效与高精度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的实践经验和国内外相关技术进展,讨论了交通事件检测的类型、目的和各种检测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视频的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所采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和基于视频的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现有隧道监控引定不能满足消防安全与交通安全的需要,介绍了Autoscope视频事件检测系统的优点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适当性。  相似文献   

17.
伍朝辉  常莹  李青  蔡蓉宾 《隧道建设》2022,42(1):154-161
针对目前隧道数字化运营管理中存在的视频碎片化、视频与业务数据分离、缺乏二三维联动响应手段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视频融合的隧道运营管理创新应用方法。1)对隧道运营过程中视频监控的应用现状与需求进行分析,为三维视频融合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提供方向; 2)利用BIM与点云重建技术构建隧道场景三维模型,形成隧道虚实融合的静态模型基础; 3)提出一种隧道监控视频三维注册与虚实融合绘制方法,将多路视频实时融合到三维隧道场景模型中; 4)在融合后的三维场景中汇聚融合多源物联传感数据,形成与真实隧道交通运行场景基本一致的数字孪生场景; 5)基于视频融合场景开展二三维联动的隧道保畅、事故救援、设施管理、应急响应等运营管理应用实践。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实现更加实时、高效、智能的隧道管理与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秦岭一号隧道“8·10”特别重大交通事故引起了业内对“宽容道路”的广泛讨论。那么,什么是宽容道路?宽容道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YiYa工作室译制了《建造更安全的道路》(Making Safer Roads)视频片,该视频由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联邦公路管理局、国家撞击研究中心、德克萨斯州交通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本文以图片形式将视频分解,为大家加以解读。(视频网址:http://jgzx.122.cn/c/20-17-08-17/765030.shtml)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隧道火焰检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目前高速公路隧道中火焰检测技术的研究状况,针对性地对感温光纤、红外以及紫外探测方式在实时性、检测距离等方面进行论述,从火焰的视觉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2方面重点阐述利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隧道火焰检测的思路和特点。研究表明,利用视频图像技术并结合一些辅...  相似文献   

20.
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瓶颈路段和事故易发段,其交通信息采集及异常事件自动判别一直是智能化交通管理的研究重点。文中分析了传统检测技术及其算法的缺点或不易实现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进行单车动态信息采集,从速度和占有率2个参数考虑事件自动判别方法,以快速检测交通事件、提高事件的检测率、降低事件的误报率,实现交通异常事件检测变"被动"为"主动"、变"救"为"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