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故预测模型是广泛采用的交通安全定量分析方法,但往往要求具有完备的道路、交通和事故数据。然而,基础数据相对不健全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例如仅有发生事故路段或者交叉口的相关属性特征(即零截尾数据)。为此,为确保基础数据不全的情况下交叉口事故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零截尾的广义负二项回归模型;采集了246个非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交通与事故数据,采用传统负二项模型和新提出的零截尾负二项模型对全数据和零截尾数据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针对截尾数据的分析中,零截尾负二项模型明显优于传统负二项模型,并且零截尾负二项模型的参数估计值与基于全数据的负二项基准模型的估计值非常接近;在所有模型中,交叉口的主路交通量和支路交通量与交叉口的安全性之间存在较大的正关联。此外,同等条件下,十字形交叉口的事故数量高于T形交叉口的事故数量;利用传统负二项分布模型分析截尾数据得到的事故预测模型与使用全数据的基准模型有显著差异,其结果不可靠;采用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模型的参数结果与基准模型基本一致,截尾模型的置信区间包含基准模型相应的参数估计值。当受条件所限无法获取全部数据时,可以考虑使用零截尾负二项模型进行安全分析。  相似文献   

2.
浅埋地铁暗挖法施工地表沉降预测及控制基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城市地铁暗挖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带来的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变形等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统计理论的二维沉降预测方法回归模型,对沉降控制基准问题作较深入的阐述,提出一套控制基准经验式,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灰色控制系统在悬索桥主缆架设阶段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虎门悬索桥施工为依托,着重介绍灰色预测控制在主缆架设阶段的具体应用方法及控制效果。主要内容有:实桥温度修正曲线的建立;预测数据序列及相应的GM(1,1)模型的选定;基准索股标高预测稳定值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4.
易欣  喻南  施晶晶  邱慧 《隧道建设》2020,40(7):964-971
为解决PPP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决策时基准收益率的问题,根据轨道交通网络效应带来的运营成本和客流变化特点,构建相应的PPP轨道交通项目动态基准收益率模型。首先,介绍不同决策时机的概念,采用Vague集理论改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其次,利用影响PPP轨道交通项目基准收益率的风险因素调查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明确各风险因素的权重,修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风险系数;最后,以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PPP项目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经研究得出政府应根据不同决策时机合理地选择PPP轨道交通项目基准收益率,使之既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又能维护项目的公共利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传统自适应巡航模式仲裁切换策略因未考虑环境变化对于基准加速度的影响,从而导致模式频繁切换,加速度控制不精确。因此,设计了实时在线拟合的模式仲裁切换策略,利用拟合方法辨识行驶阻力模型关系式参数。对传统最小二乘算法引入遗忘因子加权,削弱历史数据影响,满足对时变数据的跟随。优化求解算法,通过递推运算提高算法效率从而满足控制实时性要求。仿真验证算法在外界有风速干扰和坡度干扰的情况下预测基准加速度的准确性,结果显示,稳态时预测基准加速度准确性较高;在外界环境突变后,算法能较快适应新的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汽车子系统的局部尺寸匹配,需要在白车身控制图上设定子基准来进行公差设计,因而详细介绍了白车身控制图中子基准的设定意义,提出一种在三维尺寸偏差分析软件3DCS中建立子基准来实现基准转换、公差分配,且可用实际生产数据封闭环验证的公差设计方法。具体工程案例证明,该方法在尺寸工程前期可以快速、准确的实现基准转换与公差分配。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高性能砼(HPC)收缩应变计算模型普遍通过各自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不具备通用性。为探寻实用的收缩应变计算模型,文中通过广泛收集砼收缩应变试验实测数据建立高性能砼试验数据库,以GL2000作为基础模型建立指数函数形式收缩应变基准模型,然后利用试验数据对该收缩基准模型进行多种影响因素的参数修正,得到HPC收缩应变计算模型;与多个预测模型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对HPC收缩应变的预测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赵捷 《汽车电器》2011,(1):37-39
匹配是指控制微机之间软件与软件的基准数据的标定过程,或是软件与硬件之间基准数据与基准位置之间的标定过程。在现代发动机维修过程中,更换电控单元或修理电控系统后,有许多地方都需要匹配;在更换发动机ECU、仪表等维修作业中,  相似文献   

9.
在对比某20 m跨径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静动载试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装配式梁桥梁格模型的纵梁接缝刚度、桥面板刚度及栏杆刚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好地反映实测结果的基准有限元梁格模型.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可作为其他装配式梁桥建立基准有限元模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浓雾时高速公路行车交通安全问题,并改变原有的固定限速措施,提出以安全允许速度为基准的可变限速控制方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浓雾下车速的规定为基准,考虑交通法里并未提及道路线形条件、路面状况等因素对限速值进行计算,并采用监测器数据近似代替个体车辆数据进行数据优化,得到浓雾行车安全车速及安全行车间距取值。基于此限速信息对动态可变限速信息牌的设置提供依据,进一步确定可变限速控制流程。VISSIM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与固定限速控制相比,实施可变限速控制路段的最低平均车速提高了12.16%,平均速度最大差值降低了26.37%。表明浓雾下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方法相比传统固定限速手段能有效地在保障出行安全的同时提高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