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机动车乘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风险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分析交通事故中致亡因素的非线性效应,在美国交通事故死亡分析报告(FARS)的数据基础上,对机动车乘员的事故结果进行匹配筛选,得到了固有匹配对数据.进而以相对死亡风险为衡量指标,通过非参数logistic回归的方法揭露了性别、年龄、安全带的使用情况以及座椅位置4个因素对致亡伤害的深层次影响机理,有望为交通安全政策的制定和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除此之外,非参数logistic模型能够揭露年龄作为连续变量的重要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有匹配对的数据结构能够排除外界因素对模型的干扰,且性别、年龄、安全带的使用情况以及座椅位置4个因素会对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乘员死亡风险的大小造成显著影响.女性的死亡风险相对男性高出15.9%(对数值);使用安全带可以降低74.8%的死亡风险(对数值);死亡风险随机动车乘员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小汽车的后座左侧和后座中间位置是最安全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风险因素构成复杂且相互关联。为了明确事故的内在成因,基于实际事故数据对致因要素进行提炼、分类,构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复杂网络模型。通过分析网络总体结构特征、节点特征和网络全局效率,寻找关键致因要素,探索事故致因要素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低等级公路事故致因要素间耦合作用强,要素状态变化易引起连锁反应;无机非隔离、机动车不按规定让行最容易导致低等级公路系统整体安全性下降,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是风险防控重点。研究结论有助于判别低等级公路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交通事故车辆检验的重要性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它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事故检验指机动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鉴定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勘测,其目的在于找出车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对方人员死亡或者重伤,机动车一方无过错,应当分担对方10%的经济损失.但按照10%计算,赔偿额超过交通事故发生地10个月平均生活费的,按10个月的平均生活费支付;前述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故意造成自身伤害或者进入高速公路造成损害的除外."这体现了交通事故赔偿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什么要规定无过错原则呢?因为在我国的道路交通中,非机动车、行人所占的比例非常大,道路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混行的情况十分普遍.机动车速度快,质量大,非机动车、行人与其相比是弱者,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容易给非机动车、行人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从保护弱者的角度出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做出了上述无过错责任的规定,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一些大城市,尤其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机动车和驾驶员保有量快速增长,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车流密度大,从而造成的轻微事故屡见不鲜,不仅影响了交通安全,也对道路畅通造成很大影响。2007年7月1日,北京市为了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缓解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6.
1.什么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对交通事故致因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当前全球以及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了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的意义.通过文献阅读,了解到交通事故致因分析方法的主要种类有:计数数据模型,离散选择模型,路径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决策树,贝叶斯网法;并对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加以分析.最后,指出交通事故数据质量是决定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并应详细分析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适当的分析方法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郑来  顾鹏  卢健 《交通信息与安全》2021,39(4):43-51,59
重特大交通事故是最严重的交通事故类型, 为了识别此类事故的主要致因, 融合T-S模糊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以重特大交通事故为顶事件, 人、车、路、环境4个因素为中间事件, 24个子因素为基本事件的T-S模糊故障树, 将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 进而双向推理基本事件的重要度和后验概率, 确定主要致因。结果表明: 融合T-S模糊故障树与贝叶斯网络的方法通过正、反向推理提高了重特大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定了操作不当、超速、防护设施不完善、弯坡组合、路面湿滑、未按规定行驶为重特大交通事故的6个主要致因, 并对这6个主要致因之间的组合关系进一步分析, 得到了操作不当和超速对于重特大交通事故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是全球第八大致死原因,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125万。近年来,中国道路里程、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呈迅猛增长态势,交通事故死伤总量大,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偏高。为切实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中将"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列为优先主题,中国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于2008年共同制定并启动了  相似文献   

10.
一、交通事故车辆检验的重要性 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它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事故检验指机动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鉴定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勘测,其目的在于找出车辆故障,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11.
以单向交通组织区域边界的道路节点为OD点,把交叉口转向流线虚拟成路段,转向车道的通行能力作为虚拟路段的容量,转向车道的行程延误作为虚拟路段的交通阻抗,与实际的路段一起组成单向交通组织区域节点OD之间的路径,采用集合运算合成节点OD之间的通道容量。利用交通均衡方法,经交通分配得到单向交通组织区域的路段和虚拟路段的交通量。通过计算饱和度判断路段和交叉口的拥挤程度,诊断出交通瓶颈,为单向交通组织方案的完善提供可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加强城市交通系统管理 合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途径及对策,并提出要从网络层面和节点层面两个不同层面加强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使城市的交通更安全、快捷、畅通。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静化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交通静化的起源与概念,实施交通静化的目的、原则及依据;详细阐述了各种交通静化技术与措施的含义、用途、适用地点、优缺点以及可取得的在降低车速、减少交通量、降低交通事故率等方面的成效;针对我国交通状况,探讨了我国引进交通静化技术的必要性,展望了交通静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提以建国门立交改造为例,从系统角度对建国门立交及周边交通运行状态、交通拥堵分布及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结论为建国门立交改造方案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持,并采用宏观模型和微观仿真两种方法对立交改造方案进行评价,确保在综合考虑周边现有交通设施与各类限制条件下,改造后的建国门立交具有安全、有序、畅达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城市交通,分析了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存在的不足,并对此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完善了规划内容。通过进一步对交通安全潜在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全面系统的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合理制定交通安全管理的规划方案、完善规划方案的效益评价,对现有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进行了补充、深化,使其能更好地反映影响交通安全的众多因素以及各因素对交通安全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有效地指导城市交通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综合交通枢纽道路交通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建设规模大、换乘交通方式多、交通组织复杂、分期实施建设预留等特点,如何合理地进行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便快捷的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是枢纽道路交通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以北京南站的道路交通设计为例,在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本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倡导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重点是在局促的用地条件下解决各种交通衔接,建设多交通方式人性化的换乘设施、缩短换乘距离、改善换乘环境,方便公共交通,同时做好配套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分期预留。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在20世纪90年代建成了二环路和东西快速干道,2012年以后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快速路,但目前在早晚高峰期城市核心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仍然严重。从沈阳市城市交通需求特性入手,对沈阳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及拥堵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解决沈阳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黄灯禁止通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交通工程常识和交通法规法理的角度,对"黄灯禁止通行"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剖析,澄清了黄灯信号所应表达的通行规定,并对黄灯信号的管理手段及交通法规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交通安全、交通效率与交通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社会背景出发,指出出行者现代交通意识和交通行为选择的特别重要性,给出了现代交通意识与交通安全内涵的科学概括,分析了认识城市道路交通属性与现代交通意识的关系,举例说明了交通行为选择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简要论述了交通伦理、交通法治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交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永臣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50-55,64,313
从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与堵塞问题着手,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单向交通设置的基本情况,论述了设置单向交通的基本原理;其次,从宏观角度对单向交通这种交通管制方式的设置条件、设置模式以及设置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混合交通的特性,阐述了单向交通与公共交通及自行车交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