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隧道内通风不畅、照明不足,加之热拌沥青混合料高温、浓烟、有毒等特点,导致沥青面层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温拌技术应用于长大隧道沥青路面摊铺时,通过降低出料温度与摊铺施工温度,大量减少沥青烟气排放,改善施工作业环境,促进压实程度,提高施工质量。结合龙连高速公路粗石山长大隧道温拌沥青面层施工,介绍了隧道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对比了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提出了隧道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8,(12)
文章首先概述了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主要特点,而后从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要点,最后简要介绍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并重点提出应加强温度及摊铺碾压方面的控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广佛(广州-佛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修工程实践,分析了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预处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碾压及生产设备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温拌沥青混合料新技术能够显著增加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时的拌和工作性,且具有更为宽泛的碾压温度区间范围,为低温季节沥青路面摊铺施工提供了更长的碾压时间,便于施工组织安排,保证路面压实度,从而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并能减少沥青烟气排放,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提高施工质量。文中通过近年蚌埠市几项公路大修和改建工程的施工实践,总结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新技术的施工工艺及特点。  相似文献   

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路面的摊铺施工工艺、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成型,沥青路面纵向施工缝的处理以及沥青路面开放交通等方面论述了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当中应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1,(5)
为了掌握冷拌再生混合料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规律,将其建设周期划分为原材料生产、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5个阶段,依据IPCC定义了碳排放评价量化指标(当量CO_2),建立了基于碳排放因子的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碳排放模型。以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作对比,全面计算分析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总能耗与碳排放较热拌沥青混合料分别降低了56%和50%。其中冷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原材料生产阶段能耗与排放最大,占整个过程的62.1%和67.2%;施工阶段次之,占15.8%和13.2%。研究成果对于冷拌再生沥青路面建设中各阶段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寿伟 《公路工程》2015,(2):257-259,305
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能耗与碳排放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计算了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与碾压等施工过程中的能耗与碳排放,建立了沥青路面施工能耗与碳排放基准。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耗能和碳排放明显大于温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类型混合料的耗能和碳排放随公称粒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不同类型混合料的能耗与碳排放存在差异,OGFC混合料最大,SMA混合料次之,AC混合料最小。运输车辆的能耗当量和碳排放随运量的增加而降低、随运距的增加而增加,从耗能角度应推荐采用运量较大的车辆进行运输。摊铺与碾压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摊铺与压实设备燃烧石化燃料而产生,施工能耗约为3.9 GJ/(1 000m2)、碳排放强度约为304 kg/(1 000m2)。  相似文献   

8.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类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150~180℃)和冷拌(10~40℃)沥青混合料之间,其性能达到(或接近)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新型沥青混合料。本项目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就是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了温拌剂在降低的温度下拌合施工替代普通热拌沥青进行混合料拌合施工。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环保、节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性能优良、不需添加大型设备、利于低温施工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当前,中国公路隧道沥青路面施工时一般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HMA(Hot Mix Asphalt)。然而,在隧道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热拌沥青混合料所释放出的大量热量和有害气体不能很快地散开,导致隧道内施工环境恶劣,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也造成很大的伤害,摊铺设备和碾压设备也会因发动机水温过高而频繁停机。尤其是在长度超过3 km的公路隧道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热拌沥青混合料在隧道内所造成的高温和有害气体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危害更大,从而制约了沥青路面在隧道内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跟踪检验福银(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温沙段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对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及同期施工的普通热拌路面钻取芯样,对比分析再生沥青路面的材料组成和体积参数,结合局部三轴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半圆弯曲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和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新拌沥青混合料,但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比新拌沥青混合料有所下降;30%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可获得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更好的抗疲劳性能;沥青含量较大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常温条件下的抗断裂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