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于2001年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并将于2006年经教育部评估后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003年我校成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3年12月份我校参加了教育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2004年开始招收二年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高职生。  相似文献   

2.
高职二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类型(学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围绕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对高职教育二年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针对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并结合我校三年制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办学经验,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开发制定了二年制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适应我国现阶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际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和相关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并优先确定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实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职院校汽修人才培养技能与相关企业人才职业需求矛盾凸显,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日益严格的市场人才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汽车维修专业的现状,剖析了目前部分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解决办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级精品专业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数控技术专业(船用配件加工方向)人才培养是与船舶制造配套企业、数控设备制造企业工作岗位高度融合,以数控加工设备使用与维修岗位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主要从事数控加工、机电设备维护、模具制造、企业现场管理等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数控专业以"教学一体、实训生产一体"的工学集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该专业先后被评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专业、湖北省重点专业以及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专业实训室被评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汽车的维修特点出发,提出了“汽车医生”、“汽车护士”的岗位分工原则,指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传统教学计划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8.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级骨干专业,从技能等级试点证书选取、模块化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做好考前准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对"1+X"证书制度试点与国际工程教育相结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明确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分析了其职业面向,剖析了该专业的主要岗位的职业能力结构,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个性化地设计了该专业基于丰田汽车"订单培养"的"岗位流程"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丰田STEP1-STEP4教学包。  相似文献   

10.
简述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提出了交通系统中专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向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培养汽车电子领域的中级技术人才,以适应目前市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