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际货运代理行业中,常常见到规模不大的货代公司为货代市场的激烈竞争而日夜操心。目前正在发展和成熟的中国货代市场也有这种现象,不少中国货运代理面对跨国经营的货代巨头在中国市场接连投入巨资,不断拓展市场的现实,确实有些紧张。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国际货代行业迎来百年一遇的好机会。货代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大型货代如何借机巩固品牌;中型货代如何有效应对竞争;小型贷代如何扩大生存空间。面对新形势,本刊在此开设"国际货代"栏目,力求关注行业热点话题,深入阐述变化中的策略,推动货代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帮助货代企业解决难题,应对挑战。 本刊编辑部有幸得到资深货代专家,上海海事大学国航系系主任,王学锋教授的鼎力支持。王学锋教授多年致力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研究,并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培训及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上海紧缺人才工程"现代物流培训与考核项目专家资询组成员。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国际货代行业长期处于垄断状态,目前只有几家大型货代公司规模较大,但功能性不强,而且随着近几年国外货代行业的渗入,本地起家的中小型货代行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从战略角度去研究中国整个货代业的走势与前途,关注和思考我国中小型货代企业的战略调整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王学锋 《集装箱化》2004,(10):23-24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国际货代行业迎来百年一遇的好机会。货代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大型货代如何借机巩固品牌;中型贷代如何有效应对竞争;小型货代如何广大生存空间。面对新形势,本刊在此开设“国际货代”栏目,力求关注行业热点话题,深入阐述变化中的策略,失去货代行业的规范和发展,帮助货代企业解决难题,应对挑战。本刊编辑部有幸得到资深货代专家,上海海事大学国航系主任,王学锋教授的鼎力支持。王学锋教授多年致力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研究,并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培训及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上海紧缺人才工程现代物流培训与考核项目专家咨询组成员。  相似文献   

5.
“2006年,对于中国的货主、货代行业以及物流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年末岁尾,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中,杨副会长分析说:主要有两大背景,第一,2005年12月,中国货代市场走过了开放的最后期限。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流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货代向物流企业转变,货代和物流密切相关,货代行业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环节,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货代业的权威组织一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FIATA)已修订了其宗旨为:国际货代物流“(GLOBE LOGESTICS FOMARDEAS)。目前纯粹的货运代理几乎没有,许多货代企业购置了运输工具,具备了无船承运人的资格,此外原来传统的国际海运公司,  相似文献   

7.
郑勋 《集装箱化》2005,(11):24-26
近年来,国际货代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2004年5月19日起,取消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审批制度;2005年4月1日起,实施国际货代企业备案制;根据我国入世的承诺,2005年12月11日起,国际货代市场将全面放开,外资企业可以在我国设立独资的货代企业,开展国际货代业务。国际货  相似文献   

8.
《2015-2020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国际货代已基本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就《国际货代》课程实训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对学生按照基于岗位需求的角色进行分配,并详细阐述信息化软件实训应用模块操作步骤与技巧,通过优化实训教学设计、完善实训教学方法,以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职业岗位要求,提高信息化软件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明华 《航海》2008,(6):9-11
“2008年,货代、物流市场的整体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很理想,比预期要差得多。” 年中之际,在盘点今年上半年货代、物流业的市场表现时,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从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作了分析,并对货代、物流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挑战提出了“策论”。  相似文献   

10.
货运代理企业为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进出口服务支持,本身的规模也在日益增长。由于内部人员因素和制度缺陷造成的内部风险对这样一个庞大产业群的正常业务运转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由市场和业务内容决定了货代企业的内部风险带有浓厚的行业特色,最主要的风险因素是人员和制度两方面,厘清货代企业内部风险的种类,归纳出主要内部风险形态,并找出其形成的内因,对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将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并能及时预防和抑制不良后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货代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个企业发展为至今的200余家公司。这些货代公司对促进厦门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便外贸运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目前货运代理相关法律尚不够完善,不少货运代理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国际货代协会第一届五次理事会上,本刊荣幸地被评选为2003年度对货代行业有突出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货运代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提高国际贸易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各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纯粹的代理人向代理人和当事人双重角色的转换,从而在实践和制度层面产生了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纂的《2006-2007年中国货代企业名录大全》,共收录中国内地30多个省级行政区和港澳台货代企业共计1万多家,国外货代企业300多家。截止到2006年3月10日,交通部公布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数量为1692家。这是一个相当大市场规模的行业,有必要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和业务规范,形成行业共识,以建立行业正常的竞争规则和竞争秩序,整体上提高经营者的管从业者的。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货代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刊特邀请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主任王学锋和郏丙贵老师开办一个《国际货运代理论坛》,就我目前尚存争议、制度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如国际货代基本概念的定义、从事不同业务时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标准交易条件的作用、责任限制、风险控制机制、政府监管和立法等。论坛从本期开始,每期一讲,编入“国际货运代理论坛”栏目内,初步计划为12讲,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4.
关系到我国国际货代物流行业发展和行业规范要求的五项国家标准在2008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国家商务部于今年5月下发了商贸函[2009]85号"关于做好《国际货运代理作业规范》等五项标准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大规模的宣传贯彻工作已经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货代行业五项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行业国家标准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2月27~29日,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主办的“2003年全国国际货代从业资格培训与考试总结会”在重庆召开。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和人事教育司领导,重庆市外经委领导做了重要讲话,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及各分会领导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取消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批。下一步政府如何监管、规范货代行业,使之不断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的职能如何进一步明晰;企业如何取得经营资格等迫在眉睫的问题,将对中国货代行业产生利好还是利空?甚至会不会引发中国货代行业的重新洗牌?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参加了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于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紧急座谈会。商务部、民航总局、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地货代协会与企业代表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并就“政策变化后对货代行业产生的影响及今…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货运代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提高国际贸易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从纯粹的代理人向代理人和当事人双重角色的转换,从而在实践和制度层面产生了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纂的《2006-2007年中国货代企业名录大全》,共收录中国内地30多个省级行政区和港澳台货代企业共计1万多家,国外货代企业300多家。截止到2006年3月10日,交通部公布的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数量为1692家。这是一个相当大市场规模的行业,有必要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和业务规范,形成行业共识,以建立行业正常的竞争规则和竞争秩序。为了从整体上提高货代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本刊特邀请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航运系王学锋和郏丙贵两位老师,开办一个《国际货运代理制度讲座》,其目的是针对我国目前尚存在争议的问题和制度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运代理基本概念的定义、从事不同业务时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标准交易条件的作用、责任限制、风险控制机制、政府监管和立法等。该《讲座》每期一讲,编入“国际货运代理论坛”栏目内,初步计划为12讲,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8.
2月27~29曰,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主办的"2003年全国国际货代从业资格培训与考试总结会"在重庆召开.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和人事教育司领导、重庆市外经委领导做了重要讲话,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及各分会领导5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金融危机形成对实体经济的巨大打击下,与海空运市场密切关联的国际货代与物流业无疑也成了“城门失火”下的池鱼。联手抗衡危机冲击带来的市场挑战,已经成为当下中外货代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一、市场需求旺盛 据国家计委预测,1998年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好转的因素仍将处于主要地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可望中速增长、增长率约为15%。因此,1998年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需求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企业经营困难 虽然我国集装箱运输量大幅增长,但因为受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影响,1996年以来国外班轮公司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开辟航线、争抢货源,市场上出现了不规范竞争。一些境外揽货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