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土工格室加筋情况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了未加筋及不同加筋情况对路基沉降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未加筋路基的沉降数据,得出土体的压实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对比分析未加筋路基与不同加筋情况路基沉降量,得出加筋能在一定程度减少路基沉降,两层与三层加筋比未加筋路基沉降量减少32%,从施工质量和经济性出发,建议较低路基,进行基底单层土工格室加筋处理,较高路基,在基顶和基底进行两层加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土工格室加筋新老路基拼接段的效果以降低差异沉降,应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计算模型,分析了土工格室铺设层位、模量、高度和铺设宽度对新老路基拼接段差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筋位置越靠近路基底部,降低路基差异沉降的效果越明显;加筋层数多比加筋层数少效果明显,加筋1层、3层时比不加筋时最大差异沉降分别降低了4.7%和8.4...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既有铁路路堤基床病害的整治工程,系统测试了加固后的路基基床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长期累积下沉数据,重点分析了采用换填土工格室加筋砂垫层的软弱基床加固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对其耐久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表明,在基床换填深度相同的条件下,土工格室加筋砂垫层的技术经济效益明显优于传统的砂垫层方案,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土加筋路堤的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LAC数值方法对黄土加筋路堤施工全程进行模拟,基于室内压缩试验和FISH动态模量输入的方法来描述土体的压实,利用土体在不同围压下的压缩模量来计算其变形模量,并用该法对宁夏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某路堤加筋试验工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和实测值较为接近。结果显示:随着路堤施工的推进,长短筋材发挥的作用不断变化,在路堤填土高度不高时,长短筋材受力区别不明显,填土高度增大时,短筋受力逐渐减少,长筋受力不断增大;并且,据长筋的受力特点可以分为3个区域:边缘区、受力区,内部区。对黄土路堤加筋效果的评价不仅应包括对筋材和路堤稳定性的提高,而且还应包括筋材对路堤不均匀沉降和基底土压力的调整作用。研究结果为土工合成材料在黄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南山区高液限土地基特殊的工程性质,结合砂石垫层和土工格栅在地基加固中共同作用的特点,用土工格栅加筋垫层来加固高液限土地基。利用平面应变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这种加固方式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筋垫层能显著改善地基的受力和变形性状,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同时,对加筋位置、加筋层数、筋材模量等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最后,通过比较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后发现两者相差不大,说明数值分析所采用的本构关系、计算模型和参数是合理的,数值模拟能较好的反映高液限土地基加固后的变形规律,数值分析的结果具有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地基相对密度对土工格室加筋性能的影响,对五种不同相对密度(30%、40%、50%、60%和70%)的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地基和未加筋砂土地基的模型进行载荷试验,研究不同相对密度土体地基的承载力沉降曲线、承载力提高系数、路基变形与基底沉降以及加筋拉应变的分布规律,并对土工格室加筋砂土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土工格室加筋粘性土的强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卓军  张兴彦  贾振功 《公路》2000,(10):34-35
对土工格室(三维立体加筋材料)加筋粘性土的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加筋率相同的条件下,将土工格室中筋土与筋材平铺加筋土及无筋土的强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找出了土工格室加筋粘性土抗剪强度增加的原因,探明了土工格室加筋土的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土工格室加筋沥青面层-半刚性基层混合废弃铣刨料进行承载板试验,分析格室高度、焊距及填料种类对加筋结构层的竖向沉降量、弹性模量、塑性变形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工格室加固混合铣刨料后结构层的弹性模量可提高17.00%~31.46%,变形模量可提高12.34%~30.46%;格室高度一定时,焊距越大,结构层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均降低;格室焊距一定时,提高土工格室高度可降低竖向沉降量和塑性变形量;在格室加筋尺寸组合中,高度200 mm、焊距400 mm加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加筋防治技术在解决新旧结合路基不均匀沉降方面应用非常广泛。针对不同的加筋间距、单宽、单宽竖向刚度进行方案组合,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方案之间的处置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加筋对填土路堤的稳定系数和减小路堤顶面的沉降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加筋间距对路堤稳定系数有较大影响,而筋材单宽刚度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离心模型研究了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加宽中筋材拉应变和新老路堤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网铺设在软基和路堤之间比铺设在加宽路堤中部加筋效果显著,同时加筋可以降低加宽路堤的差异沉降.为较为全面分析加宽工程加筋路堤性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离心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良...  相似文献   

11.
土工格室+碎石桩处治软土路基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土工格室 碎石桩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这一新型地基处治技术的承载机理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工程,以振动沉管碎石桩 土工格室为例,探讨了处治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土工格室垫层与碎石桩复合地基共同工作构成荷载传递和支撑体系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特点,建立了考虑格室体水平加筋作用的土工格室 碎石桩双向复合地基的简化计算模型,并给出了一便于工程应用的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京珠高速公路临长段地基处治实践。理论分析及实际工程实践表明,土工格室 碎石桩复合地基处治软土地基可充分发挥碎石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及土工格室的水平加筋特性,两者共同工作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振杆密实法加固粉土地基的效果,对宿(迁)新(沂)高速公路粉土地基采用十字形振杆密实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加固前后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分析了侧向土压力系数和超固结比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了路堤填筑期工作性状,分别基于CPTu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得到的压缩模量计算加固后上覆荷载下沉降,并与采用双曲线法基于现场实测资料的预测沉降和瑞典振动翼加固沉降进行对比,以证明基于CPTu测试的沉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比较加固前后相同上覆荷载下地基计算沉降量以分析地基加固前后路堤荷载作用下控制变形能力的差异;比较了加固前后场地土类别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场地土层加固后静止侧压力系数提高了40%,超固结比提高到1.8~2.3,出现超固结效应;十字形振杆控制粉土地基沉降效果优于瑞典振动翼,基于CPTu测试确定土压缩模量的方法能较好地预测地基沉降,在相同高度填土荷载下,加固后地基沉降比加固前减少约25%;加固后场地指数提高,特征周期减小,场地土类由软弱土提高为中软土,场地类别由Ⅳ类提高为Ⅲ类,在不影响建筑物基础抗震要求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13.
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为深入研究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这一新型多元复合地基加固体系的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机理,应用量纲分析法推导了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和完成了3组具有可比性的模型试验,获得大量荷载-沉降、桩土应力比和应力分布数据。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这一水平向-竖向多元复合地基共同作用的加固体系中,结合了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的水平向增强体作用和碎石桩的竖向增强体作用;土工格室碎石垫层和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互作用,共同工作构成的荷载传递和支撑体系是其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和差异沉降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4.
桩-网复合路基变形机理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桩-网复合地基桩-网-土体系作用机理的复杂性,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等现状,对桩-网复合路基变形机理理论进行了分析,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的路基的沉降、侧向位移、差异沉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垫层与填土间加入土工格栅后,能减少路基顶面及底面的沉降,但能够更明显地减少路基顶面及底面的差异沉降和坡脚侧向位移;(2)桩间土强度的增加对于路基底面最大差异沉降的影响要比路基顶面要大,路基顶面最大差异沉降的增加大致与桩间距的增加呈正比关系;(3)路堤底面的沉降量出现谷值点是由于桩体作用所致,峰值点是由于土拱效应所致;(4)较大的土工格栅拉伸模量对于减小路基顶面沉降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合适的土工格栅拉伸模量能够减小经济投入。  相似文献   

15.
土工格室加固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地基加固方面,确定土工格室加固地基的承载力时,仍然套用土工格橱等平面筋材加筋层的计算公式,仅对其中的某些参数进行修正,计算出的地基承载力误差较大.鉴于上述原因,基于温克尔(E 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了土工格室柔性筏基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相关计算参数,并用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土工格室柔性桥台变形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揭示了土工格室柔性桥台的变形特性,即未加筋桥台产生的位移明显大于土工格室柔性桥台产生的位移;同时,未加筋桥台产生整体滑移,而土工格室柔性桥台因微裂缝的阻断和错位,台背未见破坏。还分析了土工格室的加筋机理,即土工格室在土体中产生的“紧箍”和“网兜”作用,有效减少了桥台的侧向位移,抑制了竖向裂缝的产生并阻断其扩大和贯通,大幅提高了土工格室柔性桥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土工格室加筋土三轴试验模型,选取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将应力应变曲线与等效强度和等效刚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反演出土工格室加筋土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剪胀角等参数.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素土边坡和土工格室挡墙的安全系数和滑动面,对比边坡加筋前后的变形.  相似文献   

18.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high?liquid?limit foundation in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id reinforced cushion,geogrid reinforced cushion was used to reinforce high?liquid foundation By using the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the mechanisms of the geogrid reinforced cush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eogrid reinforced cushion can greatly reduce loading and de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high?liquid foundation stability In addition,the effect of factors such as location,lay ers,stiffness,etc of geogrids on reinforcement and the regularity were discussed Compari son of centrifugal model test result with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error is negligible between them,which shows that (1)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calculation model and calculation parameters are reasonable; (2) numerical simulation reflects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igh?liquid foundation improvement effectively and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analysis are re liable  相似文献   

19.
谢波  邵金鹏  高波  唐波 《隧道建设》2015,35(4):303-310
富水断层破碎带是治理难度较大的不良地质体,针对南京地铁建设中基坑大面积涌水、支护结构沉降变形及常规注浆材料防渗加固效果有限的问题,基于水文地质和高密度电法,分析基坑涌水的渗流状态;通过室内试验测定新型速凝浆液的初终凝时间、结石体强度及结石率,得出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可注性和可行性;采用COMSOL数值软件,联合仿真模拟了富水破碎带注浆加固过程,对比分析注浆前后基坑渗流规律,并基于此开展了现场注浆试验;利用地质雷达和压水试验对注浆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新型速凝材料对富水破碎带加固效果良好,COMSOL联合仿真对注浆设计有科学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