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铣挖施工顺序是悬臂式掘进机隧道铣挖施工的关键技术。首先结合悬臂式掘进机隧道铣挖施工特点及其机械设备工作条件,确定出可能的悬臂式掘进机隧道铣挖施工顺序方案,其次,以上述可能铣挖施工顺序方案为评价对象,建立出悬臂式掘进机隧道铣挖施工顺序方案优化分析模型,并提出该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然后,联合采用数值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基于上述隧道铣挖施工顺序优化分析模型,建立出悬臂式掘进机隧道铣挖施工顺序优化分析方法,并获得悬臂式掘进机隧道合理铣挖施工顺序方案,完善悬臂式掘进机隧道铣挖施工技术。该模型与方法不仅反映了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机械设备条件对铣挖施工顺序的影响,还反映了铣挖施工顺序对铣挖施工效率与经济性的影响,较现有同类方法具有明显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钻爆法施工因其投入少,施工操作方法较简单,目前在隧道施工中占主导地位。但钻爆法开挖时易造成周边围岩整体性破坏,施工时常出现安全事故,其对施工的危险性较大,开挖方式也较为落后。悬臂式隧道掘进机,因其移动与掘进开挖工作灵活,安全性相对可靠,逐渐在一些公路隧道施工中出现。此文着重在悬臂式隧道掘进机与传统钻爆法施工之间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秦隧道的地质特点,指出了我国铁路首次在秦岭隧道施工中应用“掘进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根据秦岭隧道的施工要求,阐明了在引进“掘进机”选型时应着重注意的问题。详细地介绍了主梁型和凯式“掘进机”的结构特点。对我国铁路首次引进“掘进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仅对新施工机械——TBM掘进机,施工新组织措施一长隧短打、短隧延长,水下隧道施工新方法一悬浮隧道,新施工技术一冻结法技术进行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掘进机在我国铁路隧道施工中尚属首次使用,特别是大断面掘进机的使用。本文通过笔者的现场实践,对秦岭Ⅰ线隧道进口使用开敞式硬岩掘进机在不良地质段如何安全、快速通过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隧道建设》2014,(7):684-684
<正>近日,XTR260悬臂式隧道掘进机成功下线,作为国内首台专门用于隧道施工的悬臂式掘进机,其定位切割面积大,切割高度超过7.1 m。对于大断面山体隧道,断面高度可一次切割到位,不需要分层施工,切割断面形状自由、尺寸可控,具有掘进幅度大、破岩能力强、施工成本低和施工效率高等特点,将有效提升隧道施工质量和效益,促进国内隧道施工模式的转变,填补国内悬臂式隧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盾构和掘进机隧道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14,34(3):179-187
简要分析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修建技术的现状,包括水下盾构隧道、地铁盾构、TBM隧道和山岭TBM隧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列举典型工程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盾构、掘进机隧道技术存在的问题:1)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过大,2)单层管片衬砌的耐久性不足,3)护盾式TBM有很多局限性,4)土压平衡盾构不是万能的,5)隧道线路标高选择不合理,6)工程建设中存在4大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一般情况下,水底公路隧道盾构直径不宜超过12 m;2)增设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形成复合衬砌结构;3)取消护盾式TBM,提倡采用开敞式TBM;4)盾构选型时,应同时考虑比选泥水盾构、土压盾构和开敞式无刀盘盾构;5)避开在岩层交界面上选线;6)工程建设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盾构、掘进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出新思路,包括:1)无刀盘的开敞式网格盾构,2)压缩混凝土衬砌,3)TBM导洞超前再钻爆法扩挖,4)风井始发盾构。最后,指出大直径盾构不是发展方向,长距离掘进(2 km)时,深埋盾构施工才是发展方向;并提出琼州海峡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深埋优于浅埋),渤海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直径为10 m的TBM+钻爆法施工,台湾海峡隧道采用深埋方案开敞式TBM+钻爆法施工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中旬在尤特郦隧道工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扩孔式隧道掘进机(简称TBE)将主施工段预先挖掘的第二条隧道孔导洞扩大为第二条隧道孔。这标志着尤特郦隧道的全部挖掘施工圆满结束。与此同时,敷设了永久衬砌。本文也将对此进行论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贵阳市轨道交通下穿南明河段施工工段,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研究了钻爆法和悬臂掘进机铣挖法施工时隧道围岩和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变化;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下穿南明河悬臂掘进机铣挖施工方案,指导了该工程的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滇西红层隧道支护变形风险高、单线小断面铁路隧道由于空间受限施工速度慢等问题,结合滇西红层以紫红色泥岩、砂岩为主,节理裂隙较发育,围岩强度适中等工程地质特征,依托大瑞铁路秀岭隧道进口平导,在滇西红层小断面隧道中引入悬臂掘进机施工,通过在适应性、设计参数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与钻爆法在投资、施工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悬臂掘进机在滇西红层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具备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悬臂掘进机适用于围岩强度适中、围岩(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以及地下水不(弱)发育的隧道;2)悬臂掘进机对滇西红层围岩扰动小,初期支护可取消系统锚杆,并可以加大钢架间距;3)悬臂掘进机在滇西红层隧道施工中进度优势明显,特别对于Ⅳ级围岩,进度较钻爆法提高了近67%;4)悬臂掘进机早期资金投入较钻爆法高,且各级围岩条件下悬臂掘进机开挖单价为钻爆法的4~5倍。  相似文献   

11.
郭大焕 《隧道建设》2006,26(3):86-87,91
通过介绍硬岩掘进机的设备性能和施工特点,以及其在长大隧道施工应用带来的优势,突出说明了隧道掘进机先进的设备功能对隧道修建技术水平的极大推动,阐明了掘进机在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掘进机的推广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彭琦 《隧道建设》2013,33(6):443-448
通过对隧道掘进机的分类、隧道掘进机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隧道掘进机技术研究和发展趋势的调研和探讨,提出: 1)根据掘进岩土体强度的不同,隧道掘进机大致可以分为岩石隧道掘进机和盾构; 2)目前岩石隧道掘进机的研究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滚刀破岩机制和施工预测模型的建立2个方面,而盾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掌子面稳定、施工过程控制和地表沉降研究3个方面,虽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且部分已经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程建设中,但解决得不够透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隧道掘进机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将集中在掘进力学机制的完善、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机制与施工过程控制研究和复合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这些会给隧道掘进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挑战和契机。  相似文献   

13.
黄平华 《隧道建设》2007,27(6):94-97
 盾构及TBM国产化、产业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使用单位都希望通过监造来提高设备的制造质量,由于建筑行业自身流动性大的特点,监造工作的管理和队伍的建设还不能与此和谐。借鉴水利水电行业设备监造的一些规范和经验,从各项内容的工作范围、工作方法、工作要点和工程实例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盾构及TBM监造工作的程序及内容,以期推动盾构及TBM监造工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双模式全断面掘进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宁川  李光 《隧道建设》2013,33(4):323-326
为适应地质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国情,探讨双模式全断面掘进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双模式全断面掘进机的设计理念,详述其主要结构及适用范围。与单模式掘进机相比,双模式全断面掘进机地质适应性广、设备利用率高、施工成本低,是隧道掘进设备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罗伟雄 《隧道建设》2006,26(4):88-90,103
在过江隧道的盾构法施工中,盾构机在头顶悬河的施工状态下掘进,使得设备风险尤为突出。同时因为岩层裂隙水在与江水连通的情况下,增加了掘进的困难,成为工程成败的关键。必须有足够的措施保证在过江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洞顶贯穿或设备瘫痪。对盾构过江施工中的设备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类似工程中盾构机安全、顺利地在江底通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多年来,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首先,以异形掘进机领域的阶段性科研项目为主线,回顾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从模仿跟随到同步突破再到创新引领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从异形掘进机全断面开挖技术、异形管片拼装技术、测控技术和施工技术等方面介绍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然后,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分别介绍矩形顶管机、矩形盾构、马蹄形盾构及其特殊施工技术在我国隧道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从地质适应性、施工效率、隧道截面形式等方面指出当前异形掘进机发展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同时对未来异形掘进机在新领域的应用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张富强 《隧道建设》2010,30(1):84-90
掘进机在设计制造时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在掘进机使用中一些制约施工的设备问题频繁出现。通过对隧道掘进机施工过程中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设备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减少工序循环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目的,并以此证明对某些进口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张士民 《隧道建设》2009,29(4):451-454,479
小断面泥水加压平衡盾构适合于在含水量较高的软弱地层中施工,尤其是在穿江、过海、城市地下管道工程中应用较多。南京云锦路电缆隧道工程下穿新建成的云锦路,邻近有诸多楼房、管线,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工程建设风险。为减少对城市建筑物、构筑物的干扰,对盾构的试掘进技术、泥浆配比、掘进参数的选择、出渣量、掘进方向控制等掘进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赵月 《隧道建设》2015,35(6):547-553
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跨海隧道工程,分析了超长跨海隧道的工程特点、功能需求,针对特点和需求,从地质选线、工法选择和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超长跨海隧道的土建方案设计理念,重点对施工采用"盾构+矿山+盾构"的组合工法、海域区间通风排烟道方案、风井位置选择和隧道结构断面形式选择进行了介绍。并对大小洞组合方案、三洞组合方案和单大洞方案进行了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大小洞方案。最后,对海底盾构与矿山对接、海底超长地铁隧道防灾救援、高水压跨海隧道结构防排水措施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军  赵运臣 《隧道建设》2007,27(1):8-12,16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采用直径11.37m泥水盾构施工,盾构始发段地质条件复杂,隧道覆土厚度7m左右,同时受加固区与地面建筑影响,地层应力状态非常复杂,而对开挖泥水压力的设定一般都采用简单土压力理论计算值,但与实际地层压力分布差别较大。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始发掘进过程引起的地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