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侯卫星 《铁道车辆》1995,33(8):14-18
高速铁路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文章认为,开发我国的高速铁路必须积极采用现代技术,从设计,计算,试制,试验等方面入手,引入高新技术,提高我国机车车辆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同时,必须组织好路内外,产学研的大协作,充分发挥我国的综合优势,最后,文章对如何开发我国的高速机车车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我国铁路轨道结构设备的现况,指出现有设备对我国铁路重载,高速发展方向的不适应性,同时概述了我国重载,高速轨道结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铁路长期以来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起着骨干作用。在我国.铁路横贯南北,其总长度约70000公里,承担我国的主要的交通运输任务,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道部及其下属各级部门的业务80%以上与地理位置有关,中国铁路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概括了入世3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将来的发展趋势,并对全面开放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物资配送的实际内容及其发展,以及对我国物资流通业的影响。从而阐明了物资配送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的现实意义,由此提出了我国推行物资配送制的难点及对策:只有转变观念,健全物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才能让物资配送制在我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系统介绍政府采购的概念,我国政府采购的概况,以及我国部分省市[实行政府采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并着重阐述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管理体系,信息系统以及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系统的现状,针对全球变暖和客车运行的实际情况需对外气参数进行重新确定,通过把我国铁路客车空调设计标准和国际设计标准的对比,发现我国铁路客车空调设计标准方面的空白与不足。通过完善和提高我国铁路空调系统设计标准,来提高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营销知识讲座 第三讲 租赁业概论(二)北方交通大学物资管理工程系张文杰九、我国租赁业概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现代租赁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业已成为我国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途径。(一)概述1979年7月,我...  相似文献   

9.
王微 《铁道货运》2004,(1):8-11
物流产业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发展较为迅速的产业,通过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特征及我国物流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分析和论述,指出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制定政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需要高铁,我国的高铁要引领世界,但“中国高铁”的名片不能丢。我国高铁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我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废武功,而把机遇拱手让给别人。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山西省大运高速公路侯运段所经地区主要为湿陷性新黄土地基的特点,对该线路基边坡及排水设计和湿陷性新黄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根据该线侯运段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国家现有规范,在分析该线地质、地形和水文条件,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对路基边坡和排水进行个别设计,针对不同湿陷性程度的新黄土地基采用了机械碾压、重锤夯实、强夯等多种工程措施进行处理。研究结果:得出了一套成功地设计经验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研究结论:经施工检验和通车运营后的验证,在该线湿陷性新黄土路基设计中采用的机械碾压、重锤夯实、强夯等多种处理措施是合理的、可行的。这些措施为今后该地区或相同类型的黄土地区进行路基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沈波 《铁道勘察》2021,(1):46-50
为研究蒙华铁路高家山隧道洞口危岩的稳定性,利用不连续介质二维离散程序进行模拟分析,选取洞口典型危岩块体,对组成危岩体的泥岩、砂岩按照岩体质量分级进行物理力学参数赋值,得出在初始应力平衡条件下,边坡体仅出现少量裂隙,而在风化卸荷作用下,边坡体表层20 m范围内出现朝临空方向变形的应力张拉区,特别是在泥岩附近的陡崖与陡坡过...  相似文献   

13.
张晓琦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8):89-92,102
研究目的:针对全国各大铁路枢纽及地区接入新线铁路时,对新线引入接轨方案规划研究较少,易造成对枢纽地区其它相关线路造成影响和旅客换乘不便及货物运达不畅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方法:通过对既有张家口地区现状的描述和年度地区客货运量的分析,对张集线双线与京包四线引入张家口铁路地区孔家庄车站进行方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论述了张集线双线工程引入张家口地区的必然性,确定了站场改建方案和线路疏解型式,最终确定了张集线引入张家口地区的推荐方案;并分析研究张集线外包京包线和张集线中穿京包线2个引入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推荐采用张集线外包京包线方案。研究结论:形成疏解区方案时必须紧密结合枢纽内主要车站的运营模式,尤其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规划,研究若干较为可行的引入方案,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才能推荐出车站改建及引入疏解区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总结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标准,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混凝土轨枕标准体系之间的差异,就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项目、支承图式及检验荷载计算方法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国混凝土轨枕标准体系、检验项目和支承图式存在差异,我国铁路混凝土轨枕标准对于各型产品检验要求规定比较详细具体,但在标准的系统性和概括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在轨枕强度检验荷载的计算过程中,中国和日本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是基于轨枕设计承载能力进行检验,而欧洲和北美地区混凝土轨枕强度检验是基于现场承载要求检验,在混凝土轨枕标准国际化过程中需注意该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满足长隆地下站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缩小车站规模,降低工程投资,从整个珠三角城际网的交路设置、车站折返能力、折返线有效长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入手,分析长隆站在整条线路及整个城际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和对整个线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影响,对长隆站平面布置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并通过对折返线有效长进行优化特殊设计,即列控系统采用虚拟一定线路长度数据的方法,推荐的车站布置满足长隆站折返能力的需求,并大大降低车站规模,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6.
青岛地铁近距交叠隧道施工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近距交叠隧道施工稳定性,以青岛地铁2号线枣山路—李村站区间隧道下穿3号线万年泉—李村站区间隧道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测数据,分析交叠区地表变形、危险截面应力、变形规律及塑性区分布特点,由此可知:下穿施工后,地表变形从3.10 mm增至6.345 mm,由3号线沿线向交叠区中心延伸;当距交叠区中心超过40m时,地表变形影响可以忽略。交叠区截面受扰动影响最大,左右拱脚应力变化最明显,变化量为60、120k Pa,最大拉压应力分别为20 k Pa、2.1 MPa,小于衬砌所用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另外,3号线最大变形位于交叠区隧道拱顶,2号线最大变形位于中夹岩拱顶,分别为11.77、9.85 mm;3号线拱底、2号线拱顶在交叠区产生变形突变,分别为5.67、8.64 mm,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并结合实测数据验证了数据分析的可靠性;2号线塑性区分布较大,上下隧道间岩柱基本处于完全塑性状态,拱脚及拱顶处塑性区分布最广,但左右线开挖塑性区并未贯通,塑性区半径控制在2.0 m之内,保证了施工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涡轮增压器主要部件结构特性及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车柴油机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浮动轴承烧灼、转子积碳固死及喷嘴环热裂、叶片变形等是影响增压器可靠运用的多发故障。通过对浮动轴承浮动套实际转速测量及轴承内外间隙调整试验,指出了浮动轴承烧损的主要原因是浮动套内间隙的增大,提出了以滑动轴承代替浮动轴承的设计方案;通过增压器油封密封机理分析及不同油封对回油腔压力变化影响的试验对比分析,设计了涨圈加反螺纹组合式油封,筛选出了最佳组合方式;喷嘴环用材料力学性能及喷嘴环结构热疲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以2Cr13为材质、不带外环的插嵌式喷嘴环结构,既可消除喷嘴环热裂故障,其插嵌式单片精铸叶片又可保证静叶型线准确及叶片表面光洁度。改进后的部件结构有效提高了增压器整机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西成客运专线铁路桥隧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成客运专线十岔沟中桥、清凉山隧道作为BIM研究实际工程背景,结合铁路桥隧BIM模型具有规模大、接口复杂、数据量大等特点,以BIM技术在铁路桥隧工程中的应用为主要目的,对铁路桥隧工程勘察设计全过程进行研究,包括外业勘察阶段的水文数据分析,设计阶段的模型创建、设计方案汇报展示、碰撞检查、协同设计、施工图绘制、工程数量计算、施工过程模拟等应用研究。研究认为,现有BIM软件平台基本能满足铁路桥隧工程BIM设计要求,但须按桥隧工程的设计特点进一步修改、完善。桥、隧BIM模型手工创建耗时、费力,专业化率较低,操作复杂,有针对地进行二次开发,将是桥隧BIM技术推广运用的突破口。虽然桥隧BIM出图率低,图纸不规范,但对各种数量信息的传递和汇总相对比较容易,用动画来表述施工过程,使复杂的工法变得清晰明了,这些都体现了BIM技术的优点,且技术也比较成熟,值得在铁路桥隧实际生产中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既有郁山隧道进口平导为有轨运输小断面,考虑增建二线后用于防灾救援及排水,需扩挖以增大断面。通过理论分析、现场验证和最优化等方法,并结合工程地质特征进行测试和分析,提出新郁山隧道平导扩挖控制爆破方案。运用已有爆破临空面优势条件,利用高段位毫秒雷管点火延时分散性、减少单响爆破炸药用量,以充分发挥精确延时错峰减振技术。实践表明,按所制定的隧道扩挖控制爆破方案进行施工,在净距仅5.69 m的条件下Ⅲ级围岩实现了全断面扩挖,爆破振动对围岩和隧道结构产生的影响可控,既有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具有非平稳性以及工作情况下难以获得故障频率的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改进算法和峭度最大原则对滚动轴承进行诊断的方法。首先,对小波分解改进算法进行验证,发现小波分解改进算法能够很好地克服小波分解传统算法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混淆问题;然后,在小波分解改进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峭度最大原则选取故障频段,对其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和傅里叶变换来查看故障频率,最后通过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小波分解传统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分解改进算法和峭度最大原则的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故障频率,克服主频偏移的问题,有效地解决频率折叠现象和真实频率的映像问题,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