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同时,根据我们开设大学生心理训练课的初步尝试,提出了我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课题.根据多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应从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大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充分利用心理委员、与家庭和社会力量联合五个方面,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是考察中部地区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比较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为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采用了SCL-90,随机抽取352名中部地区某高校大学生(男生187人,女生165人)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将结果与全国青年人常模、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本次调查的结论是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偏低,有近三成的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症状上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调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试图研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使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卷和SCL-90问卷对1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团体活动对改善人际敏感、强迫、焦虑起正向作用,个别咨询及治疗对精神病性起正向作用,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对偏执起正向作用.结论: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从课程开设的基本思路,教学目的和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的拓展和深化等方面探讨了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引起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互联网络走进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认知心理、交往心理、人格心理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网络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网络体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可开拓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本人通过对普高班及中职班的教学过程对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提出了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0.
我院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当前我院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做出初步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我院各专业的学生中自愿参与的100多名高职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但在环境适应方面还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开展与加强。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课题采用分层横断面测查,从正面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方面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与性别差异等;另一方面,研究心理健康与个体因素具有什么样的相关性,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开展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方法:使用SCL-90问卷对10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收集学业成绩、家庭经济状况等一般资料,最后用SPSS10.0建立数据库,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江西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国内大学生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男女生在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因子表现出差异,且具有显著性意义,其余因子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级大学生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一、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三、四年级;在诸多因素当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是学业成败.结论:江西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增强学业成就水平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探索”的重要成果,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近期出版了又一部力作——《大学生发展与健康心理学》,此书由宁维卫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认真总结多年来心理健康教学和心理咨询经验,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追踪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而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一名辅导员及兼职心理咨询老师,结合自己所在二级学院的实际,在本文中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阐述了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探讨了辅导员在这项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优势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研究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探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对于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探索”的重要成果,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近期出版了力作——《大学生发展与健康心理学》。此书由宁维卫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认真总结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经验,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追踪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而完成,该书结合社会转型背景下当今大学生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和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感和心理困惑,一一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疾患应运而生,从而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归纳了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症状,指出了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误区和盲区,并提出了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由单一学科建设走向学科体系化建设。高校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实现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体验相结合、尊重与鼓励等相结合,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基本形成共识,但措施、效果却不尽人意.本文从系统的硬件、软件两方面出发,重点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本文提出了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育课堂,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