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针对在河砂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可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工作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掺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且其力学性能也能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并成功地运用到云南龙陵—瑞丽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结构部位,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特细砂和机制砂进行掺配试验,研究考察特细砂的不同掺配比例对混合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与天然中砂混凝土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特细砂与机制砂存在一个最佳比例范围,在此范围内混凝土性能达到最优。适量的特细砂比例的混合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指标接近天然中砂混凝土,且部分力学性能略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混合砂配制混凝土完全能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可以取代天然中砂。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对掺加了铁尾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混凝土中用铁尾矿部分取代天然砂的方法对水泥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取代比例存在一个最优值。掺有铁尾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满足道路工程相关规范的要求,在节约天然砂资源,减少铁尾矿储量方面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余胜伟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2):102-104,113
以研究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为基本出发点,进行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及抗水渗透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将机制砂种类、石粉含量、矿物掺合量设为研究变量,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研究变量变化对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抗水渗透性能影响程度.试验研究表明:在机制砂混凝土中增大砂类的掺加量,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显著提高,天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强于机制砂混凝土;掺入石粉含量从0.5%增加至3.5%时,随着石粉含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加强,但石粉含量从3.5%增加至7.5%时,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开裂性能反而弱化;同一种类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越大,其抗渗等级越高;水洗机制砂相对于原状机制砂的抗渗等级明显较低;掺加粉煤灰矿物掺合料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早期开裂性能;掺入矿物掺合料后,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水渗透等级显著高于未掺矿物掺合料的机制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级配不良,结合重庆沿江高速工程实际,通过分析不同配合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提出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较大,粉煤灰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机制砂级配不良时,抗压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掺配河砂调整级配。提出机制砂质量不稳定等是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广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机制砂在重庆以及周边地区得到有效的利用,机制砂混凝土的研制、应用及推广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对重庆地区的机制砂进行技术性能检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各厂家的机制砂基本属于粗砂范围,石粉含量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砂的性能优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验证。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施工对水泥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有特殊的要求,混合料既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又要提高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掺入粉煤灰.是提高水泥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技术手段。在石安高速公路各收费站广场等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关试验和施工实践,对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合适的掺量、配合比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效果,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设计了机制砂混凝土的多组室内试验,研究了砂率、单位用水量和外加剂等关键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砂率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其数值的选取除了需考虑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外,还必须充分考虑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富余值较设计强度高出许多,可以通过提高用水量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用水量提高7~15 kg/m~3,其强度下降值仅3~5 MPa;机制砂混凝土须通过消泡剂、引气剂、降粘剂、保塑剂等小料复配技术优化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成果将明确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优化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设计理论,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只要加强试验检测手段,严格控制机制砂的质量并把石粉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其质量稳定,即可满足混凝土用砂的各种技术要求,同时还可降低工程成本,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的修建已经从平原微丘区域向山岭重丘区域全面推进。桥隧在建设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施工中混凝土的用量也越来越多,但是混凝土用河沙运距太远造成施工成本很高,且影响工程进度,因此用机制砂代替河砂势在必行。通过试验对含有一定量石粉的机制砂,掺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配制的高标号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成果在汝郴高速公路15标桥梁上部构造中进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应文宗 《交通标准化》2014,(21):111-114
通过对普通钢纤维和超短超细钢纤维以及这两种钢纤维按一定比例混杂的钢纤维进行一系列试验,讨论了三种类型钢纤维对水泥混凝土的增强和增韧效果,分析了它们在混凝土中的增韧及混杂效应机理。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在开裂后仍有一定的残余强度,超短超细钢纤维能更为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混杂钢纤维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韧性。  相似文献   

12.
无砂混凝土因其强度不如普通密级配混凝土,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如何提高无砂混凝土的强度和疲劳寿命是其应用的关键。将一种新型的胶体作为改性剂掺加到无砂混凝土中,通过强度、干缩及疲劳试验,与普通无砂混凝土以及同水泥用量、同强度等级的两种普通混凝土对比,试验表明该胶体改性剂能较大幅度提高无砂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混凝土面层强度要求,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干缩性能,特别是拥有优异的抗疲劳性能,使无砂混凝土具有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宋金辉 《交通标准化》2013,(16):148-151
分析我国机制砂生产与应用中的难题,较为全面地介绍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的影响以及高含石粉机制砂混凝土配制技术与方法。研究表明,高石粉机制砂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且大大扩大了机制砂的应用范围,可降低机制砂生产成本,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4.
特细砂喷射钢纤维混凝土配制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庆地区缺少天然中砂现状,研究了特细砂和机制砂混合配制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使用天然中砂的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相比,将细度模数分别为1.2和3.5的特细砂和机制砂按照2∶3比例混合,取混合砂砂率为54%~58%配制的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具有相近性能,工程应用表明特细砂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在隧道初期砌衬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林东明 《交通标准化》2009,(11):136-139
参考国内外相关工程经验,针对桥梁用C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以耐久性为基本要素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要求,从试验的角度研究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机理。可为类似桥梁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刚  张娜 《交通标准化》2010,(23):174-177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在一定的配合比及不同胶结材料的情况下,将植生基材填充在预制混凝土框格内,并对植被生长状况和坡面稳定性的影响作出评价,总结出凝石以及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作为胶结材料能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在基材中使用1.5%的粘结剂——改性醋酸乙烯乳液,不仅能使抗冲刷性达到要求,而且对多孔混凝土结构也能起到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将不符合要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砂通过理论计算,定量掺配成符合要求的混合砂,进行混凝土性能试验,并用此方法指导混合砂配制,应用于预拌混凝土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防止公路的早期破坏,为长寿命路面结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进行了温度场与疲劳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于4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用于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大于4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可以有效改善路面的温度场,每增加2cm,可满足15%~20%的超载要求。可见该复合式路面能够承受重载和一定程度的超载而不发生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