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陈华 《汽车运用》2014,(6):17-17
一、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公路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构建实时高效的运输指挥体系。一是加强互联互通的指挥手段建设。主要是为汽车运输部(分)队配发功能完善、兼容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的GPS导航定位系统、CDMA通信系统等定位通信装备,解决分队与分队、单车与单车、前端与后端之间指挥不通的问题。实现公路运输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二是完善兼容互通的一体化指挥平台。按照兼容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可视、全程控制的要求,实现上与总后军交运输部、战区联勤部,下与汽车运输部(分)队甚至单车的互联互通,并通过信息系统贯通民用汽车运力保障队伍.进而构建多路迂回、即插即用的一体化指挥网络。  相似文献   

2.
一、联合作战体系对抗,军交运输保障行动信息离散,必须坚持动态掌控、精确保障 联合作战军交运输保障点多、线长、面广,对象众多,力量多元,铁、公、水、空等输送方式相互交织,战场态势信息和保障信息高度离散,必须依托军交运输指挥平台.精准控制保障行动。一要准确掌握部队保障需求。依托指挥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3.
概念 精确保障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指挥决策自动化技术,对作战部队实现动态的、连续的适时、适量和准确地点的保障,以适应现代军队作战范围广、机动速度快的特点。军交运输精确保障是指军交运输系统依托以数字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军交运输保障的可视与动态模拟,准确预见和把握军事物资的流向与流量,并以此为基础在军交运输保障各节点上实现高效合理的物资运输,达成军交运输保障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着眼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加快建立一体化现代军交运输保障体制。一是进一步深化三军一体保障体制改革。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深化和拓展,尽快建立和完善三军联勤军交运输信息化指挥网络,形成上下贯通、横向互联的一体化保障网。提高军交运输指挥和保障效率;尽快建立和完善军交运输保障平战转换机制,平时应针对部队跨区遂行任务的特点,研究制定保障计划、接转保障关系和实施方法,确保保障的连续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战时应按照平战结合、快速转换的要求,区分任务,明确责任,制定三军一体的军交运输保障转换方案,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战争军交运输保障具有决策一体化和智能化、运输可视化和透明化、保障主动化和精确化、形式集约化和叠加化、调控直达化和动态化等特点。适应这些特点和规律,实现军交运输保障能力系统集成,必须着力解决军交运输指挥平台、保障样式、保障体制和防护思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建  谢杜波  王浩 《汽车运用》2009,(12):28-28
军交运输统计,是军交运输系统每年度年初的一项重要工作;军交运输统计信息,是我军指挥、部署、决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是反映部队军交运输工作基本情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做好军交运输统计工作,对促进新时期、新形势下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坤 《汽车运用》2005,(10):24-25
建立统一、高效的军交运输指挥机构,提高青藏线作战军交运输保障的指挥协同能力。一要建立统一的军交运输指挥系统。作战集团应由一名副职牵头,吸收作训、军务、战勤、运输等有关部门人员成立军交运输指挥小组,根据作战运输任务的作战情况,加强计划控制,统一调配部队和地方支援  相似文献   

8.
军交运输"两个规定"是部队军交运输系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的指导性、法规性文件,是贯彻从严治军、依法治军要求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济南军区所属71146部队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打赢"为目标,以正规化建设为主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高标准贯彻落实军交运输"两个规定",实现了多种方案配套、多种规模运用、多种方式输送、多种方法训练、多种手段保障,提高了部队军交运输正规化、网络化、实战化水平,军交运输整体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为部队圆满完成战备训练、演习拉动、抢险救灾等各项重大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军交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总体功能和结构,并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我军部队军交运输指挥自动化建设提出了一个宏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贺辞     
《汽车运用》编辑部: 30载的历程,半甲子的辉煌。《汽车运用》创刊30年来,始终与时代发展潮流同步,坚持与时俱进的办刊宗旨,紧紧围绕提高军交运输保障能力、推进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深化军交运输业务改革等重大现实课题,以开阔的视野、精彩的栏目和严谨的风格,为部队军交运输官兵提供了一个放飞思想的学术园地,构建了一个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9日,总后军交运输部张伟部长在《解放军报》发表"打造特色文化,提升军事交通运输能力"专题文章,提出了军交运输行业的核心价值取向为"忠诚、服务、融合、先行",并将服务意识界定为军交运输工作的根本宗旨.服务意识决定着军交运工作的方向,一代又一代的汽车部队诞生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川藏线精神、青藏线精神、新藏线精神等等,引领着汽车驾驶文化的发展,成为行业建设的精神支柱.做为一名汽车兵,应充分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时刻践行这一根本宗旨,发挥军交运输系统为部队服务、为打仗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职能.  相似文献   

12.
骆九玲  李广银 《汽车运用》2010,(5):F0002-F0002
<正>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兰州军区军交运输部门根据军区情况通报,启动应急机制,迅速筹组精干人员,组织救灾部队、物资向装载地域集结的同时,紧急向机场、车站等交通站点派出军交运输指挥协调组,主动协调靠前工作,现场组织运输  相似文献   

13.
<正>一、建立起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军民一体的应急军交运输管理保障体系军交运输保障的信息化,不仅体现在装备的高速化、重载化、立体化和高机动化上,还体现在指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上。要加速建设信息化军交运输管理体系,采取切实措施,依托信息化技术,抓紧与军交运输装备相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提高远程网络化运用水平,为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12年以来,西藏军区所属某汽车团针对非车管专业干部多、新任职干部多、"4+1"地方大学生入伍干部多,运输指挥专业干部严重缺乏的实际,优化资源结构,科学组训,仅用半年时间,运输指挥人才对口率就由原来的52%上升至88%,有效缓解了军交运输指挥人才短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跨平台实时仿真测试过程中数据通信方式不通用、系统架构多样且难拓展、缺乏跨平台多软件数据同步方式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跨平台实时仿真系统架构。首先借鉴车载以太网传输层通信协议设计多仿真平台间数据通信,构建通用数据通信交互方式;其次,根据智能网联汽车系统测试需求,确定所需的实时测试平台、车辆动力学仿真平台、传感器测试平台及以太网测试平台,参考汽车总线的分布式架构,设计通用且可拓展的跨平台实时仿真系统架构;最后,建立数据中转平台作为系统数据通信中枢,实现多软件、多平台运行同步。以前方侧翻智能避障算法为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跨平台实时仿真系统架构所设计的仿真测试系统,可通过数据中转模块调节被测算法及多平台、多软件的仿真速度,低时延的通信方式及实时硬件仿真平台,保证多平台、多软件实时同步运行,数据交互通信方式统一,系统架构具备通用性、拓展性。  相似文献   

16.
2001年3月,空军各部队的近400名车辆维修技术骨干来到空军某后勤技术兵训练团参加集训,拉开了今年空军全面落实车辆保养工作的序幕.此次集训的目的是以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新机、新装保障为重点,以转化科技练兵成果为手段,以提高车辆完好率为目标,规范了车辆保养的组织指挥、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努力抓好"四个一遍"(理论学习一遍、车辆保养一遍、骨干培训一遍、部队考核一遍)的落实,全面提高军交运输综合保障能力,做好军事斗争军交运输准备工作,为保障"打赢"提速.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为迎接军交运输正规化建设25周年,兰州军区军交运输部专门下发通知,在全军军交系统开展以“比遵章守纪、比优质服务、比调度质量”为主题的调度值班评比竞赛活动,旨在进一步规范调度值班秩序、提高调度指挥效能。  相似文献   

18.
将电子技术用于汽车线束是电子在汽车上应用的一个新领域,汽车多路传输系统是汽车网络通讯的发展方向,多路传输系统极大地优化了现有的汽车束系统,方便地实现了车身电子等各个信息传输交换通讯指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安宁  李甫  李宏达 《汽车运用》2013,(11):23-23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一是遵照“部队车场配套专项整治暨信息化建设总结部属”会议精神,确立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精确保障概念,增强做好车场信息化设备管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二是依托汽车分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和车辆安全监控设备,实现“人员流”“装备流”“物资流”的全过程实时指挥控制,提高汽车部(分)队车辆指挥控制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实现军交运输现代化的保障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转变思想观念和保障模式 (一)转变认识观念。空军军交运输是由空军部队军交运输队伍、地方交通战备系统和民政军供部门组成的大系统,不能孤立看待。要将军交运输由传统单一保障形式向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多样化保障形式转变,在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战备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大贯彻国防要求力度,搞好军民融合,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和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