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宏观·国内     
《商用汽车》2015,(1):12-13
<正>《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国标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4〕186号)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健康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部组织修订了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包括《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和《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2部分:汽车专项维修业户》),近期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定于  相似文献   

2.
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持修订完成的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1—2-2004),已经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于2004年1月6日发布,2005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该标准分为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一类、二类)和第2部分《汽车专项维修业户开业条件》(三类)。该标准规定了汽车维修企业必须具备的人员、组织管理、设施、  相似文献   

3.
<正>《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2014)于2014年9月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自2015年1月1日实施。《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 16739)是道路运输行业第一批管理性国家标准,体现了标准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企业维修质量与服务质量的结合,管理意志与行政行为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GB/T16739《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 ——第2部分:汽车专项维修业户。 本部分为GB/T16739的第1部分,代替GB/T16739.1-1997《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1部分:一类汽车维修企业》和GB/T16739.2-1997《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2部分: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本部分与GB/T16739.1-1997和GB/T16739.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2014)于2014年9月3日发布,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保证该标准的实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宣贯落实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 16739—2014)的通知》(交办运[2014]227号)。为贯彻落实部227号文的精神,使广大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充分理解和掌握标准内容,促进标准的贯彻落实和顺利实施,进一步推动汽车  相似文献   

6.
史平 《驾驶园》2008,(6):92-95
汽车维修合同制定背景和过程在汽车维修市场不断扩大快速发展的同时,汽车维修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6年全国投诉情况汇总》统计表明,2006年全国各级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汽车类投诉同比上升了15.9%,在所有投诉中增幅位列第三,汽车维修又占其中的一定比重。目前,汽车维修业还存在着维修中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过程不透明、故障诊断不  相似文献   

7.
动态信息     
<正>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询维修企业意见座谈会在交通运输部召开7月14日,受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委托,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在京组织召开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征询维修企业意见座谈会,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首汽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北京运通集团、北京联拓集团、海南惠通嘉华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星雨恒春汽车  相似文献   

8.
为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 16739.1-2004)标准(下称新标准),完善维修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全面提高维修质量,确保维修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自2004年11月中旬开始,青岛市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处对贯彻落实新标准,展开了全面准备。  相似文献   

9.
6月7日,天津市机动车维修管理处发布公告,对天津市全福汽车维修中心等9个已经机动车维修管理部门许可的汽车维修经营单位予以公告。这是该处自年初按新的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开展企业经营许可审验工作以来,发布的第19号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公告。  相似文献   

10.
各有关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生产单位、经销单位: 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产品质量直接影响车辆技术状况的评定和维修质量,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中对一、二类整车维修企业配备的检测诊断、维修作业设备提出了质量要求,新修订的国家标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7993)也规定了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汽车维修与检测没备产品质量直接影响车辆技术状况的评定和维修质量,是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加强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的质量管理,今年实施的“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 国家标准中对一、二类整车维修企业配备的检测、诊断设备提出了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02年8月28日至31日,汽车维修业赴港考察团一行19人在香港参观了“第二届香港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设备展览会”,考察了5家有代表性的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公司,与香港汽车修理同业商会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汽车维修业作为“朝阳产业”,这一点已被业界的许多同仁认同。但是,我相信今天的每一个汽车维修企业的领导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种紧迫感。  相似文献   

13.
由于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使用,有汽车就必须有相应的汽车维修。所以美国既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1997年其各类汽车保有量总和达到了1.81亿辆),同时又是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维修业的国家。近年来其维修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餐饮业的第二大服务业。 然而,传统的汽车维修体制和作业方式因其条件相对专业化、程序相对复杂化、场所相对固定化而越来越不能完全满足普通百姓的日常需要了。在这种情况下,新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以专家咨询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在2014年颁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推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与提升服务质量提出了明确的意见,交通运输部还相继推出了交通行业技术标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团体标准《放心汽修认证评价规范》,全面规范汽车维修业诚信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汽车维修走入社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汽车生活品质。汽车维修步入社区是便民利民的重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汽车维修业基本完成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基本完成从服务粗放型向服务品质型转变的五年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鼓励连锁经营、鼓励规模化发展、鼓励专业化维修、鼓励品牌化发展、促进安全维修、推动绿色维修,并且把加强维修人才队伍建设、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提高维修装备技术水平作为最为重要的三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实施汽车维修专业化是适应汽车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汽车维修业现状及其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要发展与汽车工业相适应的汽车维修业,必须实施汽车维修专业化,并指出按维修专业化发展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交通运输部运输司主办,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一期宣贯培训班于2015年2月9日在郑州市举办,河南省、福建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行业管理部门和维修企业代表,共计192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处长孟秋、河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纪委书记张东龙、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社社长汪学君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孟秋副处长在开班仪式上对这次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  相似文献   

18.
自汽车诞生以来,汽车维修业便一直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成长,在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维修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专业汽车信息咨询公司的出现以及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汽车维修业在获取维修信息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为维修企业迅速、全面的获取有关维修技术资料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随着汽车高科技化的发展,与之关系最密切的现代汽车维修业也日益呈现出自身的高科技特征。现代汽车维修业的高科技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车坛传真     
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等单位起草的最新“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国标)”、“汽车维修业十大关键岗位资格标准及考核规范(部标)”,现已完成并即将颁布实施。为帮助广大读者及业内人士及时了解新标准的有关内容,在珠海欧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康文仲以及参与此次修订工作的珠海欧亚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冰。  相似文献   

20.
工业无损擦伤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探伤方法有五种,即人们常称的五大常规探伤方法。本文将首先介绍五大常规探伤方法及其特点,并结合汽车维修中的特定条件和需求,选出更适合于汽车维修的探伤方法。一、五大常规探伤方法概述 五大常规方法是指射线探伤法、超声波探伤法、磁粉探伤法、涡流探伤法和渗透探伤法。1、射线探伤方法 射线探伤是利用射线的穿透性和直线性来探伤的方法。这些射线虽然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