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船舶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对于系统保护整定和各电气设备的选择性校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直流电制的应用,逆变电源逐渐取代传统交流发电机成为船舶电力系统交流电网的主电源。由于逆变电源短路时输出电流相对于发电机短路电流数量级大大减小,传统电动机反馈电流计算方法的相对误差被放大不容忽略。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交流发电机和逆变电源的短路特性,提出了可应用于逆变电源组网的电力系统中电动机反馈电流的改进算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兰海  赵岩 《船电技术》2009,29(7):5-9
国家军用标准(GJB-173)计算法在计算船舶短路电流时,为求计算简便忽略较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这给配置船舶电力系统保护和设备选型带来很大困难。为提高准确性,考虑发电机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超瞬态衰减,考虑短路发生在远离汇流排位置时线路阻抗的影响,并对周期分量衰减时间常数进行修正;用平方根法求平均等效电动机功率及衰减时间常数,电动机馈送的短路电流等于所有平均等效电机短路电流之和,针对GJB-173算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对算法进行改进。结合算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可以在较准确计算短路电流的基础上,有效的减小计算结果中的正误差。  相似文献   

3.
海上平台电力系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会产生电路谐波电流。导致电路短路故障的发生。传统故障检测方法仅能对谐波电流进行感应,而对定子绕组电路间的绕组匝短路电流复合故障的检测准确率极低。因此提出海上平台电力绕组短路电流复合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对谐波电流产生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的同时发现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所在;接着,针对传统算法的不足引入谐波电流绕组互感算法对故障电流进行检测计算;最后通过仿真故障检测实验,证明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检测出绕组短路电流符合故障,能够解决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某型350MVA短路试验发电机试验系统突然短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欣  王凌峰 《船电技术》2009,29(1):20-23
通过对350MVA短路试验发电机试验系统突然短路时短路电流的分析和计算,导出试验系统短路电流值。给出了本系统交、直流最大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方法。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通过试验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毅 《中国修船》2013,26(1):50-51,54
针对某作业区海上油田群电力组网后出现发电机出口母线上安装的断路器开断容量不能满足开断母线短路电流要求的情况,提出了3种改造措施并进行比选,在考虑海上平台空间限制及可靠性情况下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船舶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是系统保护设计和整定的依据。常用的船舶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由于采取各种近似和等效方法对结果造成了一定误差,在基于逆变电源组网的船舶电力系统中,由于逆变电源相对于传统发电机输出短路电流数量级的减小,这种近似算法的相对误差被放大不宜忽略。本文首先分析了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的逆变电源的短路特性,然后搭建了基于逆变电源组网的船舶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基于此对常用标准中等效平均电动机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上油气田电站容量都越来越大,常规的系统结构和设计方法已不再适用于大型电站设计,针对海上大型电站设计中出现的发电机出口短路电流过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几种降低发电机出后短路电流的系统主接线结构,同时结合国内外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说明,对海上大型电站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LC振荡回路的基本原理,确定了LC振荡回路的主要参数,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参数计算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LC振荡回路产生的模拟短路电流与整流发电机的实际短路电流在初始阶段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船舶直流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试验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多相同步整流发电机的短路进行研究.建立了通用的多相同步发电机整流侧的短路特性模型,采用直流侧总的短路电流由所有电压为正的相产生的短路电流叠加的办法,得出了一个简化的实际计算方法与公式.通过与实际短路电流的比较以及其他研究论文计算结果相比较,证明该方法实用、简便、准确,可以作为电力系统保护整定计算的依据,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沈兵  王征  李红江 《船电技术》2004,24(6):16-19
船舶电力系统中,多台发电机对主汇流排上的短路点馈送电流将会很大,通过对短路故障特征分析,表明短路点的短路电流为各同步发电机分别对短路点馈送短路电流的和,影响短路电流大小主要是同步发电机的短路电抗类参数和时间类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异步发电机空载时能够建立电压并稳定运行,必须选择合适的建压电容值,因此需要确定其空载最小建压电容。从异步发电机稳态运行的等值电路出发,根据异步发电机稳态运行时的回路阻抗为零选取合适的目标函数,利用变量轮换的直接优化方法计算空载最小建压电容值。此方法编程简单,收敛速度快计算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2.
大功率永磁电机温度场数值计算及实测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温升是考核发电机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首先对常用的几种电机温升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再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3MW永磁同步发电机为实例,分别采用热路法和有限元方法对其在额定负载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对比误差在5%以内;同时,在3MW电机试验平台上进行了温升试验,将热路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误差也在允许范围内。相比有限元方法,热路法计算温度场的准确性可以接受,同时大大减少计算量与计算难度,可作为永磁电机前期温升设计的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雷  雷雄  张海凤 《船电技术》2009,29(10):29-32
电机的通风发热计算较复杂,一般计算准确度较差。本文运用经典的通风风路计算与有限元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某船用无刷隐极同步发电机的通风发热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电机试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电机通风发热计算的准确性,解决了隐极同步发电机设计中的通风发热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永磁发电机常作为副励磁机而存在,而现有励磁发电机的温升计算并不完全适用于永磁发电机,本文基于对电机的散热分析和适当的简化模型,运用传热学基本理论,对封闭自散热式永磁发电机进行了温升计算,并与电阻法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高于实测值,差值不大于3K,且远低于发电机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计算结果合理可靠,故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较为准确,可用于封闭自散热式永磁发电机温升的简易计算。  相似文献   

15.
离相封闭母线因高可靠性、经济性和易维护在发电机引出线回路及厂用分支回路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安装、运行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一起接地故障的查找、分析及处理情况,以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胡萌  张超  陈茂才  李姗  陈琳 《船舶工程》2015,37(10):70-72
轴带发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从对流换热和传热数学模型入手,对一台轴带发电机的发热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构建电机三维流热耦合场数值计算模型,计算了电机本体流热耦合场,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电机内部结构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为轴带发电机的散热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曹爽  唐石青  王骅 《船舶工程》2003,25(6):51-54
船用环形供电网络短路电流的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使用等效发电机法和状态方程迭代求解法对环形网络的短路电流进行了研究。等效发电机法可通过发电机与阻抗串联等效和不同型号发电机并联等效将网络简化,从而求得短路电流。迭代求解法中,供电网络模型由状态方程表示,离散后求解,仿真中利用了MATLAB的强大数值计算功能,方便地分析各支路电流。最终给出了两种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及仿真曲线,为研究更复杂的环形及网型网络短路电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元法对内河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3种不同的有限元模型(平面刚架模型、不考虑面板刚度的空间刚架模型、考虑面板刚度的空间刚架模型),分别对内河架空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结构进行了静力计算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考虑面板刚度的空间刚架模型是适合内河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ANSOFT的轴向磁场永磁同步发电机性能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轴向磁场永磁同步发电机,并使用ANSOFT公司的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Maxwe113D对其进行三维电磁场与外电路系统的场路耦合分析,从而得到该电机静磁场分布和空载与负载工况瞬态场的性能计算结果,通过样机试验证实了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20.
肖晗  叶志浩  纪锋  颜清松 《船舶工程》2018,40(12):43-48
为了定量确定整流发电机突加负载时的瞬时电压变化与储能补偿功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等效和曲线拟合的瞬时电压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整流发电机直流侧的突加负载折算到交流侧,并利用整流桥的电压特性,分别给出了空载突加和带载突加时的瞬时电压表达式;然后,将储能装置的投入等效为负电阻的形式进行功率补偿,通过计算得到瞬时电压与补偿功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PSCAD仿真结果对理论计算进行曲线拟合,得到调整后的瞬时电压与补偿功率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研究储能装置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