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王泽民 《摩托车》2005,(12):31-31
两轮摩托车在抬前轮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难度,将立起的前轮继续抬到最高点,使摩托车形成90°的直立状况行进。这是突破常规状态的静平衡概念,运用动平衡原理,使车辆看起来有向后翻但却不倒的视觉效果,非常惊险,摄人心魄,观赏性极强。这就是国际比赛中难度极大的“眼镜蛇动作  相似文献   

2.
杨洋 《摩托车》2006,(5):25-25
静止前颠就是在不发动摩托车发动机的静止平衡状态下,利用人体自身的移动将摩托车前轮反复的颠起,使前轮离开地面,并以此动作调整车辆状态。这是技巧摩托车的入门技术,是必备的基本功,是进一步学习、提高技术的前提。应用范围:技巧摩托车比赛中车手要面对许多复杂的障碍物并通过曲折的线路,竞赛规则不允许车手下车用脚触地,车手必须学会在各种地形情况下保持稳定、调整摩托车的技术动作,通过障碍时利用此技术使摩托车在后轮不动的情况下转换方向,为下个动作做好方向上的准备。类似的调整技术还有后轮摆、前轮摆、空中转体等,后面雄鹰摩托车…  相似文献   

3.
王泽民 《摩托车》2005,(11):33-33
翘后轮是摩托车技巧中很刺激的动作,这是指赛车手将摩托车的尾部高高翘起,后轮离开地面在空中旋转,而此时车手仍骑在车上,前轮单轮朝下。这个动作很夸张,足以引起人们的喝彩,因为车尾翘起的高度可以达到1.5m,车身与地面的夹角超过45°,看上去车辆随即就要向前翻车似的,但又落地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08,(7)
站立在摩托车后部,使摩托车前轮立起行走,任意变换方向并可以自由旋转,是现在国际上特技表演中非常潇洒漂亮的摩托特技动作,由于技术难度大,重心平衡不易掌握,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此动作更加惊险和少见,立起的摩托车如前蹄腾空的骏马,高大威猛,行进中摇摇摆摆,随时随地都有失控翻倒的感觉,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为之担心喝彩,表现了车手高超的驾车技术和超凡的胆识。此动作优美洒脱,前轮立起独轮行走加上向内倾斜车身的连续旋转,可以在很小的场地上表演,十分惊险,这一动作完全依靠车手的高超驾驶技术,令人叫绝。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经典的特技动作之一。此动作很受大家喜欢。本期主要从入门学习着手,便于大众入门练习,且考虑到安全,建议从有一定基础的车手开始,先学会直行,再逐渐转入完全的独轮旋转。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2008,(6):54-56
坐在摩托车后部,抬起前轮车头,在场地内做圆周行走旋转,是一个非常潇洒的摩托特技动作,表现了车手高超的驾车技术和超凡的胆识。此动作优美洒脱,前轮立起独轮行走加上向内倾斜车身的连续旋转,惊险刺激,像舞动的蝴蝶,令人叫绝,这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经典的特技动作之一。他完全依靠车手的操作技术,很受国内车手喜欢,各地模仿的风气很盛。本期主要从入门学习着手,考虑便于大众练习,从单脚支撑做辅助平衡开始,逐渐转入完全的独轮行走接旋转。  相似文献   

6.
独轮上坡     
独轮上坡是指车手驾驶两轮摩托车在上坡时上拉起前轮,用后轮独立向上骑行的技巧动作。现实中很少用到,但在山地障碍技巧比赛中常常用到这个技术。在室内障碍表演和比赛中也常出现,动作精彩,观赏性强,在过障碍时很实用,本期讲的是基本动作,学会和掌握此技术对于以后提高驾驶技巧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东南 《摩托车》2011,(12):80-81
摩托车极限特技运动(又称无规则摩托车运动)是一种没有任何规则限制的运动,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刺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车技不断超越自己。无规则摩托车运动是一种纯技巧型摩托车运动,运动者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行驶的速度,而是根据自己控制车的速度,平衡技巧等来完成翘头,翘尾,前轮滑,前轮滑转体,原地转体,跳跃……等高难度动作,观赏性极强。也是每个驾驶摩托车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杨洋 《摩托车》2006,(9):29-29
高坡飞跃是技巧摩托车运动中常见的飞跃技巧之一,是车手借助一定的坡度,利用摩托车的加速度从低谷飞上高坡的技巧动作,是在对摩托车基本性能及操纵技巧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和提升。高坡飞跃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动作基础和高坡心理准备,克服恐惧感等一切  相似文献   

9.
杨洋 《摩托车》2006,(3):27-27
大家好,我在雄鹰摩托俱乐部里又学到了新的技术,本期与朋友们一起交流探讨独立平衡的技法,以便共同进步。技巧摩托运动中有许多常见的独轮动作,车手可以把前轮立起行驶,或站立或坐在摩托车上。前轮高高地悬在空中,非常惊险。技术娴熟的车手能够做到随心所欲、收放自如,表现出非凡的车技和扎实的平衡功底。下面我就把自己学习的独轮平衡入门方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杨洋 《摩托车》2006,(8):25-25
8字练习法是摩托车教学训练中传统的方法之一,在基础教学中效果十分显著,对强化训练学员的正确技术动作及快速反应能力有较好的效果。该法简单实用,易于练习和掌握提高。我国的公路和越野摩托车教学经常运用此法,只不过是车辆、项目、技术动作有所不同。技巧摩托车的8字练习法主要是在快速变化中综合运用所学技术,使左右转向、加速、换挡、制动在频繁的变化中熟练自如。技巧摩托的8字练习法与公路和越野摩托的8字练习法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可以坐在摩托车上,腿可以向前伸出,必要时脚可以蹬踏地面,以保持摩托车的平衡;而技巧摩托车无论是在快速…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2006,(5):24-24
拉起爬上障碍是技巧摩托车比较基础的一个技术动作,也是技巧摩托车攀登障碍物的入门技术动作之一,它实用易学,主要针对的是坡度在50°~80°、高度1m以上的坡地。掌握了这个动作,即使面前是十几米高的陡坡,一样可以羚羊般地轻易登顶,安然自如。拉起爬上障碍的动作原理是:先将摩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07,(10):42-43
后轮独立行走俗称眼镜蛇动作,是两轮摩托车特技表演中非常刺激的高难度动作之一,经常出现在国际摩托车表演中。这个动作使摩托车看起来就像是被激怒的眼镜蛇一样,车头高高昂起,频频向前,突然后仰,在即将翻倒的瞬间猛地扑向前方。此动作全部在单轮独立的状态下,靠车手操纵后轮来完成,要求车手不仅单轮独立行走的技术非常熟练,而且还要有超人的胆略与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泽民 《摩托车》2006,(4):26-26
技巧摩托车能够应对野外各式各样的障碍物,对不同的障碍物要采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由于相同的障碍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如同样一块岩石在草地和在沙地时),车手所采用的技术动作就不同,否则就很难甚至无法顺利通过。本期我们就学习一种新的越障技巧——凌空拉跳。凌空拉跳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创的摩托技巧动作,在国际技巧摩托车比赛中常能见到,技巧摩托车手面对障碍物时突然将摩托车凌空拉起,摩托车成直立甚至向后翻仰的姿势跃上障碍物,动作十分优美。水平较高的技巧摩托车手甚至可以平地跃上2m的障碍物,非常精彩、神奇。当然,这与近几年企业技术…  相似文献   

14.
毕泗福  二马 《摩托车》2007,(2):59-60
在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制动和转弯是经常要用到的操作。下面我们分别谈谈制动和转弯的应用技巧。一、制动摩托车都有前后两个制动装置,在行进途中制动时身体会向前移动,此时前轮承担较大的重量,而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与车轮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因此前制动装置在制动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2007,(11):44-45
技巧摩托车比赛时常要应对各种不同障碍物,上的方法各不相同,下的方法也是千秋各异,悬停下障碍就是准确稳健地通过障碍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从一个高台垂直下到另一个高台,在没有加速距离,没有缓冲余地的情况下,只有此法才能奏效而其他方法都无能为力。对于摩托车爱好者来说,技巧车可能难以拥有,不过性能较好的越野车也可以参照练习,而其他普通车型由于设计的原因,暂且难以完成此类动作。  相似文献   

16.
轮胎是摩托车的易损部件,也是车辆行驶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轮胎没气车辆无法行走,如果在高速行驶中轮胎突然泄气(尤其是前轮),将会危及到行车安全。好比是人的双腿,说轮胎就是车辆的双腿一点也不过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呵护摩托车的轮胎,等于爱护您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一块铁 《摩托车》2007,(2):44-45
第二讲:前轮滑前轮滑就是指摩托车手以一定的速度前行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前制动,使后轮离开地面,前轮独立向前滑行的玩法。前轮滑与翘头一样,也是玩车的基本技巧之一。前轮滑的动作并不复杂,但技术含量很高,危险系数也较大,要想熟练掌握,需要长期反复地练习。1.车辆准备前轮滑对  相似文献   

18.
王泽民 《摩托车》2005,(8):28-28
现在,各地有许多车迷朋友都购买了技巧摩托车,由于技巧摩托车娱乐性较强,不受场地限制,可在各种复杂地形上玩,因而受到普遍欢迎,越来越多的车迷加入进来。但是由于缺乏对技巧摩托车的了解和技术指导,因而不能较好掌握技术要领,有的走入误区,把技巧摩托车改为交通车用,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应摩友的要求我们介绍一些技巧摩托车的入门技术和基本功练习方法,仅供参考。爱好者本着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可先从静止定车练习。第一步,不发动车,双脚站立在车脚踏上,双手撑把,站稳身体,保持稳定使车不倒,并能利用身体重心的移动来使车的前轮、后轮…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2008,(1):60-61
侧身横移足技巧庠托车比赛时常用的动作,当身处高台侧面而场地又十分狭小时,通过横移可以顺利地通过障碣物此法适合技15摩托车使用。性能较好的越野摩托车也可练习。  相似文献   

20.
我国摩托车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成为城市禁摩的主要借口之一。降低交通事故,提高摩托车的驾乘安全性已引起了厂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关注,ABS防抱死系统的研究已为多数企业重视。一、ABS系统研发的原因与动力据交通管理部门统计,在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中,大多数是因为车速过快,遇到紧急情况未能得到合理、有效地制动所致。目前,摩托车前后轮制动系统是各自独立的,前轮用手制动,后轮用脚制动。摩托车质心位置高,制动时由于惯性重心前移,前轮负荷增加,后轮负荷减小,前轮需要施加更大的制动力,因此,中大排量的两轮摩托车一般采用前碟/后鼓或前碟/后碟式制动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