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近几年集便器排污口裙板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转向架作为高速列车大面积裸露在外且外形复杂的运行部件受到列车底部气流的直接作用,区域气动外形结构对高速列车整车气动阻力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三维稳态SST k-ω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轴箱外置式转向架不同包覆方式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转向架区域安装小裙板、半包裙板、全包裙板、全包裙板+小底板以及全包裙板+大底板等5种方案下的高速列车气动性能,比较了不同方案下高速列车气动阻力的变化规律,阐明了高速转向架包覆方式对整车气动阻力、车底流动特性以及列车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向架裙板包覆面积的增加,转向架腔后端板受到的气流冲击逐渐减弱,后端板上的正压分布降低,列车转向架区域周围的边界层厚度逐渐减小,转向架区域内的压力分布差异性逐渐减小,从而实现了列车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的降低。与小裙板模型相比,半包裙板、全包裙板、全包裙板+小底板以及全包裙板+大底板模型的列车气动阻力系数分别降低了5.2%、8.65%、10.3%、11.1%。对于轴箱外置式转向架来说,全包裙板+大底板方案可有效改善转向架区域流场,降低整车气动阻力。研究得到的转向架包覆方式将为新一代高速列车气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服役的高速动车组型号多样、服役线路环境差异较大,真空集便器的种类和功能不尽相同,现场出现的故障和检修方式也不完全相同,给统一检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需要对动车组真空集便器进行定期检修,以确保设备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正常运行,为旅客及铁路沿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良好环境。设计了动车组集便器统一检修方案和检修工艺,能够完成5种系列动车组集便器的座便器、小便器、污物箱检修,能够实现无线远程控制,统一检修方法等功能,满足了不同类型集便器集中统一检修。  相似文献   

4.
以CJ-2型动车组设备舱裙板为研究对象,采用FE-safe中verity模块等效结构应力法,基于主S-N曲线,进行了焊缝疲劳分析。分析和优化结果可为高速列车裙板结构的可靠性评估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对地铁列车设备舱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得到隧道运行、明线运行、高架运行及停站四种工况下列车设备舱内部空气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为设备舱通风设备的布置与设计提出建议。结果表明,通过在裙板两侧开通风口,加大进入设备舱的冷却风量,将发热量大的设备布置于设备舱的两端,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舱散热。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与空气间的相互作用加剧,气动阻力对列车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在美化列车车头外轮廓的前提下优化司机室区域的空气受流情况,高速列车普遍采用便于成型的玻璃钢裙板结构.在对某型动车组头车玻璃钢结构模型合理简化的基础上,依据EN 12663-1:2001[1]确定了载荷工况,完成对裙板及其安装附件的强度校核,结果对后续玻璃钢裙板结构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速列车设备舱底板开设风口的技术为解决设备舱通风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以设备舱底板风口为研究对象,对设备舱的通风特性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列车周围及底部流场结构,探究底部流场特征及相关变量分布规律,对比裙板风口、底板风口和裙底风口对设备舱底部通风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风口设置方案对设备舱内温度场的影响,为设备舱通风系统提供设计依据。结果表明,列车底部压力在运行方向上呈现一定的梯度分布,可根据车体周围的流场特性确定底部风口的具体位置,但在设备舱底部的对称中心处存在较强的空气波动;此外,在设备舱的通风特性和散热方面,裙底风口具有更好的通风和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8.
客车真空集便器防冻必要性及防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真空集便器的工作原理 真空集便器可分为真空保持式和真空推拉式2种类型.西安客车车辆段配属的25T型客车采用的美国MONOGRAM真空集便器为真空保持式集便器,由污物收集系统、真空便器、遥控操作机组、相关管件和控制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列车高压空气经喷射器将污物箱抽至30 kPa~40 kPa的负压,高压水冲洗便池,排污阀打开,污水在压差及重力的双重作用下迅速进入污物箱.图1为客车真空集便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铁路旅客列车地面卸污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内外旅客列车集便器地面卸污系统的形式和特点,研究京沪高速铁路列车集便器地面卸污系统的主要形式,以南京南动车运用所为例,介绍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标准。  相似文献   

10.
CRH型高速动车组是我国自主品牌的系列高速动车组.其卫生系统全部采用集便系统.介绍了CRH1、CRH2、CRH3、CRH5型动车组所采用的集便器的原理及其技术参数,对各集便器的技术参数和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微生物处理技术应是动车组集便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动模型试验与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型城际动车组在无前导流罩、无裙板、无底板,有前导流罩、无裙板、无底板,有前导流罩、有裙板、有底板3种情况下,以250km/h通过净隧道时引起的阻力变化及瞬变压力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列车前导流罩、裙板以及底板对整车气动阻力及瞬变压力的影响规律。列车通过隧道时,前导流罩、裙板以及底板对其阻力有明显的影响。前导流罩对列车整体空气动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有前导流罩破坏了列车车头的整体流线型,严重影响了列车的气动性能。裙板及底板对列车阻力影响较大,对压力波影响相对较小。有前导流罩、有裙板、有底板列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无前导流罩、无裙板、无底板和有前导流罩、无裙板、无底板的列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铁路集便器污水处理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铁路沿线环境卫生及沿线人群的健康,我国铁路旅客列车己逐步加装集便器.由于集便器污水污染物浓度高,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满足排放要求,铁路集便器污水的处理己成为我国铁路行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技术.在调查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集便器污水处理工艺试验研究方面的体会,综合介绍了国外铁路集便器污水处理常用方法、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并介绍了国外相关行业粪便污水处理的成熟工艺及处理设备.根据我国铁路集便器污水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适合我国铁路集便器污水处理的工艺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单静 《铁道知识》2005,(2):32-33
韩国高速列车是在法国TGV高速列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高速列车。从2004年4月1日起,高速列车已开始在首都汉城与南部港口城市釜山之间运行,142天之后已运载了1千万人次乘客,总收入已达2.5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高速列车在运行时,列车与空气的相互作用十分强烈。在实际的车辆开发研究过程中,随着列车的提速,如何有效地利用空气动力学特性变得愈来愈重要[1]。本文创建了350km/h高速列车编组明线运行的三维计算模型,并建立了头车车下设备舱内部流场的计算模型。对列车在环境温度为40℃~-40℃下,设备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发热设备表面温度随不同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为车下设备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设备舱内大型通风设备不同通风方式对设备舱通风性能的影响,建立单侧进风单侧出风和双侧进风底部出风两种结构几何模型,采用四面体网格离散计算域,采用通风设备流量进出口边界,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处理裙板格栅复杂几何结构,将SIMPLE算法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相结合,完成不同列车运行速度(400,350,300,250,200km/h)及列车运行方向(上行,下行)等工况下的数值仿真计算,对两种不同通风方式设备舱内速度场、车辆不同运行速度及方向对设备舱裙板格栅进出口风速的影响、通风阻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双侧进风底部出风方式,单侧进风单侧出风方式的设备排风阻力较小,不同进风口高风速与低风速之间差值较大,相邻进风口进风风速变化梯度较大,设备舱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均匀性较差[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直排式便器对铁路沿线的污染问题,自2004年第5次大提速以来,绝大多数列车都采用了集便系统.然而,伴随着集便系统的使用,由于卫生间相对密闭、污物箱清理不及时或清洗不彻底造成冲洗时反味、便器残留的污物产生异味等原因,导致卫生间内存在比较严重的异味.  相似文献   

17.
高速动车组裙板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裙板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高速动车组裙板的工况参数、标准以及设计理念.提出了高速动车组裙板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TGV POS高速列车是专门在卢森堡、德国、瑞士和法国的铁路网上运行的国际高速列车,考虑到相关国家的铁路网所采用的不同的牵引供电制式、通讯信号系统、行车控制系统等,需对先前的TGV列车作相应的改进,以解决整个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文章介绍了TGV POS列车的编组、配置、对列车所作的改进以及TSI论证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高速列车模型开展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对采用不同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高速列车模型的空气阻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减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侧偏角为0°状态(列车直行和无侧风状态)下,在车顶采用优化空调导流罩3减阻效果最好,全车减阻效果可达4.59%;车身侧面裙板包住转向架外露的部分越多越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全封闭外风挡与半封闭外风挡的减阻效果相当;在车底部转向架周围空腔安装底部导流板2的减阻效果最好,全车减阻效果可达3.7%。通过对高速列车减小空气阻力措施的风洞试验研究,为高速列车减小空气阻力和外形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列车控制系统是保障列车安全,高速,高效运行的重要设备,介绍了适应于200km/h动力分散列车的LSK型列车控制系统及其车载设备的结构,功能和接口界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