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大面积围区吹填的标高、平整度要求,需在围区内设置用于吹填管线延伸的吹填子堤.本文以横沙八期工程为背景,从吹填子堤的布置、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吹填子堤在大面积吹填工程中的应用,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赵健  陈巍巍 《水运工程》2020,(9):196-200
结合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六期)工程围内吹填工程,针对吹填施工区面积不断扩大、施工土质状况差的问题,进行大面积吹填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采用预留沉降、设立控制标杆、架管隔堤等方法,严控吹填高程,从而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同时,减少吹填废方,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为后期横沙七期和八期工程吹填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其他围区面积较大的综合性吹填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海州湾日照港北区港口岸线退岸还海修复整治工程中,拟采用疏浚工程船舶在近海岸进行吹填施工形成黄金海岸,沙滩面积44.97万m2。针对吹填施工中海沙中的污染物会在海水中扩散而污染海洋环境的问题,对吹填过程中污染物的扩散进行预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就近海岸吹填施工中污染物扩散趋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污染物扩散情况,评价施工方案对海洋环境污染的风险。根据污染物扩散趋势及分析结果,提出防污屏布置方案。实践证明,在吹填工程中应用防污屏能够防止污染物扩散。  相似文献   

4.
横沙八期工程由于吹填面积巨大,导致了吹填土质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差异性。为了研究超大围区内吹填土土质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实际吹填场地钻孔取样,进行土工颗分试验,分析了吹填管口横向和纵向吹填土质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超大围区内吹填土泥面下约3.0 m深度范围内基本为粉砂,该深度以下则为细砂;距吹填管口150.0 m范围内主要为细砂,该范围以外主要为粉砂。分析结果可为吹填造陆过程中的管线布设和平整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吹填施工过程中,吹填作业位置、源强大小和吹填物料种类是影响吹填施工悬沙浓度和扩散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源强主要是由于吹填施工工艺和作业机械不同而影响,本文通过比较不同悬沙浓度影响因素,给出了悬沙扩散范围动态变化图,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检测点的悬沙浓度值,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吹填不平整、严重积水等问题,结合苍南县江南海涂围垦区吹填及软基处理二期工程Ⅰ标段A2区吹填施工实例进行研究,通过吹填高程的实时动态计算,确定吹填高程,采用进塘管技术及分层吹填、分散布置水门等有效措施保证各吹填分区的验收高程、吹填平整度、吹填区无积水,并起到缩短排距、降低成本、减轻围堰安全压力等作用,确保吹填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港口工程中,港口疏浚吹填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疏浚吹填技术进行分析,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港航施工项目中港口疏浚吹填施工技术的实际使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大面积围区内进行吹填淤泥施工时,受传统施工工艺、泥浆流程及坡比等限制,在吹填区中间易产生水塘等低洼区。为了克服传统施工工艺的质量缺陷,采用进塘管线对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实现管线在吹填区内任意延伸,从而有效控制吹填区成陆后的施工平整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疏浚吹填工程中抛填沙的运动扩散和流失导致的工程成本增加、绞吸挖泥船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以福建省古雷石化产业园增填沙工程为对象,研究抛填沙的运动扩散流失问题.通过机理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验证等方法,对抛填沙的水下堆积形态和流失量进行模拟分析和计算,并制定根据潮位、流场变化动态调整优化的施工方法.机理试验和数值模...  相似文献   

10.
罗凯  乐星华 《珠江水运》2023,(21):43-45
为探索自航式耙吸挖泥船艏吹施工技术要点及优势,以某港口圈围造地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将航道疏浚土直接艏吹上岸的施工方案;对包括临界流速、管线摩阻损失、管线输送系统、浮管锚定等在内的施工参数进行分析优化;对吹填接管、建立艏吹站、布设吹填管线、接管下锚及吹填等施工要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疏浚方式相比,艏吹施工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必将在航道吹填施工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吹填工程施工区土质工况差、吹填区平整度要求高等问题,进行了平整度控制的研究。通过现场实测吹填区高程及复核吹填区坡度比并采用土方平衡计算方法,确定了干线布设间距和管线接口布设方式。工程完工后表明,在中粗砂土质吹填工程中,采用布设支管间距为40 m并依据排泥管的底高程来控制吹填高程和进度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吹填区机械整平时间,节省费用约47.3万元。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六期工程的吹填施工中,为准确掌握围区内吹填沙的流失情况,采用多谱勒流速仪与OBS测沙仪相结合方式对围区的排水口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这种监测方法高效准确,为同类工程的施工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洋 《珠江水运》2022,(2):102-104
本工程暨长江口北支新村沙水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围区吹填砂工程,与以往吹填工程不同的是在于管线的组合铺设上,首次采用岸上分流管接塑料管的形式吹填施工,主要是因为该施工水域正在进行大堤的护坡施工,为防止挖掘机损坏袋装砂棱体,业主要求岸管布设采用塑料管人工接管.同时本工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排距较近,初始排距在1km左右,只能采用...  相似文献   

14.
无围堰吹填技术是开敞海域最理想的快速吹填成陆工艺,结合成熟的无围堰砂土吹填经验,研发高效、可靠的无围堰黏土吹填技术是提升淤泥质开敞海域吹填效率的重要方向。依托连云港某岸线修复工程,提出采用团块状硬质土泥饼取代传统泥浆材料的无围堰吹填技术,并通过现场试验段的多方案对比与施工参数的反复调整,提升了吹填土体自然排水与沉降效率。结果表明,基于黏土团块吹填技术所形成的土层在吹填后4~5 d内迅速沉降,主固结基本完成,施工机械可安全进入吹填区域;经过两个半月的自然固结沉降,吹填地基的承载力可达到45 kPa以上。黏土团块吹填技术能快速成陆,利于节能减碳、生态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高昆  田砾  崔涛  陈聪 《港工技术》2012,49(2):53-55,58
吹填造陆是沿海地区粉煤灰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粉煤灰吹填区地基的土质颗粒细腻、松散,承载力差,必须经过加固处理后方可使用。以在粉煤灰吹填区内建设的某大型市政工程为例,根据吹填区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和加固施工方案,分别采用桩基和强夯法对主体结构物下和场内道路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现场施工效果表明,用该方法加固处理滨海粉煤灰吹填地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王超  于洋  段昶 《水运工程》2016,(11):199-202
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出运码头采用钢板桩结构。锚桩施工区域为吹填陆域,现场受吹填交叉作业影响,施工设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受锚桩两侧土压力不均及砂体液化影响,复沉过程中发生偏位现象。通过有效控制吹填管头、围坝囤沙、适当增大填砂范围及预留锚桩偏位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相关安全问题及技术难题,保证了锚桩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7.
摊铺施工工艺在填海造地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根据摊铺的源动力不同,可分为水力摊铺和机械摊铺,文中重点研究水力摊铺在吹填工程中的应用.水力摊铺是海上回填作业中最难的部分,摊铺的质量是施工控制的重中之重.在实际施工中,若有挤淤、拱淤等问题出现,会对常规排水板、搅拌桩等地基处理工艺造成巨大影响.依托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  相似文献   

18.
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中如何实现高浓度快速吹填,提高输送生产率,同时避免主机超负荷,有效保护船舶设备一直是业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抛首尾锚来固定船身,同时通过适当的操纵来减少主机在非吹填设备上的消耗,从而提高吹填效率,缩短吹填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船舶和企业市场竞争力。通过实践试验该方法,发现确实可以挺高吹填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昊  张亚楠 《水运工程》2015,(5):213-215
曹妃甸围海造陆吹填工程土质具有颗粒细、吹距长等特点,绞吸船产能较低,为提高绞吸船施工产能、降低施工成本,采用对绞吸船挖掘和输送分析、泥泵气蚀点分析等方法研究绞吸船施工,优化其施工工艺。优化后的施工工艺使曹妃甸围海造陆吹填工程绞吸船施工产能提高了15%,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20.
绞吸船吹填工艺成熟,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用于红树林生长的滩涂营造却少有探讨.基于汕尾红树林湿地建设项目,针对区域水深浅、吹填目标高程低、吹填淤泥工程性质差、易流失等特点,探讨了红树林滩涂高程改造的吹填施工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吹填标高,合理布置取土区、吹填管口、排水口,控制排水时间,使得经过吹填后的滩涂高程和土质条件达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