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应用Hoek Brown强度准则估算岩体强度参数。同时,引入损伤力学原理建立2阶损伤张量岩体变形参数计算模型,从而为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提供合理的岩体力学参数。将依据上述方计算得到的岩体参数,应用于某高边坡工程的数值模拟中,得到高陡边坡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吻合,从而验证了所选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新东门码头堆场岩质边坡开挖工程量大,开挖坡率会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依据现有规范坡率取值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边坡坡率计算公式。在对比单一岩性质量分类(定性、RMR及BQ定量)和坡率取值(分类取值、破裂角)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单一岩性抗剪强度坡率取值、互层岩体等效BQ质量分类、互层岩体加权厚度抗剪强度坡率取值等方法,现场验证效果较好。得出结论:1)由抗剪强度坡率公式法计算的坡率可较好地利用岩体自身稳定、控制边坡安全、优化工程量。2)此方法可为无软弱外倾结构面、地下水不丰富、非顺层情况下类似互层岩体边坡质量分类、坡率取值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场对岩体结构面的统计,应用蒙特卡罗法进行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得到不同块度标准下岩体的RQD值.结合现场岩体出露条件及室内岩块力学试验结果,应用RMR和Q值分类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通过Hock-Brown经验方法估算岩体强度参数,并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岩体强度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4.
影响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因素较多,使得滑带土强度参数的选取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确定,而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取值的恰当与否,又直接影响到滑坡稳定性验算和防治工程设计。为此本文以碎石土抗剪强度参数取值为例,在综合考虑室内试验成果统计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经验统计分析法和参数反演法四种取值方法的基础上,将加权平均法引入滑带土抗剪强度综合取值中,构建了一个基于加权平均法的滑带土抗剪强度取值模型,为滑带土抗剪强度的综合取值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西部项目依托工程典型土体抗剪强度参数采用不同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包括现场大剪试验、原状土室内直剪试验、原状土室内三轴试验及原状土室内周期性浸泡试验。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强度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建立了综合强度参数取值原则及方法,避免了人为取值的随意性和试验的误差性。该试验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库区依托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库区滑坡滑动面强度参数取值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秭归风茅公路主干线聚集坊~郭家坝镇段主要岩体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包括岩体软弱结构面的野外简要调查、岩体软弱结构面现场原位试验、岩块与结构面室内模拟试验及岩体力学参数经验估值等,通过对各种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对比,并考虑岩体所处具体地质条件,给出了各种具有代表性且工程安全性较差的岩体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是表征岩体强度的一项重要参数,本文主要利用自行研制的携带式剪切仪研究不规则岩石结构的剪切力学特性,根据工程的剪应力-位移关系曲线,选取屈服值,确定抗剪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8.
罗蔚 《中国水运》2006,4(11):97-98
针对服从霍克-布朗强度准则的节理岩体中的圆形隧洞,计算研究了其在轴对称情况下围岩松动圈的计算.相对于以往的基于莫尔-库伦屈服准则的松动圈计算理论,本文提出的公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σ2-σr坐标系,简明、定量地比较Tresca屈服准则和M8ses屈服准则下的相当应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参考港口工程结构设计标准,对重力式码头回填砂的填料情况、填筑试验等进行了分析,对回填砂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探讨,对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均质边坡在不同坡角情况下的确定性模型,借助有限单元法,利用强度折减技术分析边坡整体稳定性,详细分析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节点第一主应力最大值(σmax)随折减系数(F)的变化规律以及受坡角变化的影响态势。研究表明:σmax随F的增长,常呈平稳、渐增及突降3个阶段,最终当F达到某一值时有限元计算将不收敛,σmax-F曲线中的峰值点对应的F值与传统方法计算的安全系数更为接近,而有限元计算不收敛时对应的折减系数值则往往大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由于不同工程土性参数或者坡角、坡高等的差异,上述的峰值点有可能被淹没,即有限元计算不收敛之前不会出现。因此,建议在出现峰值点的情况下选用峰值点对应的折减系数作为安全系数,而不出现峰值点时,以有限元计算不收敛作为安全系数的取值判据。  相似文献   

12.
黄东海 《水运工程》2017,(11):22-25
针对现有局部冲刷深度经验公式多、适用范围小、计算结果与实际出入较大的问题,从冲刷机理上推导出通用的局部冲刷公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确定相关参数。结果表明,整治建筑物周边局部冲刷深度主要与工前水深、工程前后流速变幅、水流紊动强度、流量调整情况等有关;冲刷公式中参数k、λ、n的取值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修正后的公式与规范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苏艳军 《水运工程》2021,(9):159-166
密实度影响港口地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为研究不同干密度条件下的地基土非线性蠕变特性,开展地基土固结排水三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干密度的减小,抽气饱和后土体含水率越高,轴向应变越大,蠕变行为更为显著。2)土体长期强度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递增,干密度增加抑制蠕变发展。3)地基土等时偏应力-应变曲线在低应力水平下表现出线性特征,较高应力水平下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基于试验成果,通过研究黏弹性模量与干密度以及荷载时间之间的关系,定义考虑不同干密度的黏弹性模量,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构建分数阶黏塑性体,从而得到新的不同干密度下的土体非线性蠕变力学模型。给出参数求解方法,验证所建模型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瞬时弹性模量与干密度的经验关系,给出了类似粉质黏土地基土的模型参数建议取值区间。研究成果为粉质黏土地基土蠕变特性研究及港口地基工程长期稳定性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粘土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表明粘土抗剪强度内摩擦角ψcq、ψcu、ψ’与Ip的良好的线性关系,多数情况ψcq〈ψcu,表明《港口工程地基规范》从ψcq取值来说安全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天然危岩体稳定性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根据其主要影响因素和自身稳定性的不同,其相应的爆破控制标准也不同,难以选择一套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安全控制标准。本文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针对白岩山危岩体W21构建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危岩体区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充分考虑爆破频率成分对危岩体稳定影响,推导出爆破振动条件下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建议白岩山隧道爆破过程中危岩体部位最大允许振速按[V]=0.25cm/s进行控制,指导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双参数法微分方程在公式推导与参数取值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微分方程中深度的幂数进行了修正并推导出计算公式。修正参数后的推导公式克服了原公式取值只能为正整数1和有限个小数的缺陷,使取值可取任意整数和小数,从而拓宽了参数的取值范围。当桩在弯矩和水平力共同作用时,利用桩的边值问题可求得桩身各截面的弯矩、剪力、位移、转角。实例计算证明,用修正后的幂数作为参数,推导正确,取值灵活且与实测值很接近。  相似文献   

17.
隧道洞口边仰坡的稳定问题是导致隧道工程“进洞难、出洞难”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十漫高速公路沿线隧道边仰坡变形破坏现象调查,分析其变形破坏模式为5种(平面滑动破坏、楔形破坏、崩溃破坏、局部塌陷破坏和堆塌破坏).得出其变形破坏机理主要是:隧道开挖引起边仰坡应力重分布,导致坡顶、掌子面周围形成应力集中,引起岩体破坏;开挖加速岩体风化.降低岩体强度,加剧岩体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计算及参数取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固 《港口装卸》2007,(2):36-38
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是集装箱码头量化管理的关键指标.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总结出目前集装箱码头实际使用的装卸效率计算方法,并对计算方法中涉及到的参数取值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更能反映码头实际装卸效率的计算指标和参数取值的建议,以利于码头之间竞争能力的比较,方便船公司选择靠港码头.  相似文献   

19.
应用地震波和声波对锦屏辅助洞洞壁岩体质量进行了对比检测,并比较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初步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检测洞段的岩体波速值较高,完整性良好,地震波速度平均值约比声波速度平均值低500m/s,与三峡工程大坝建基面检测结果大致相当;地震波的频散度要明显大于声波速度的频散度,频率、岩体结构和岩性是波速频散度的主要控制因素。由于观测方式(频率)、尺度等的不同,地震波和声波速度之间不宜直接进行比较,但其规律可以相互印证,二者结合可以较好地解决工程岩体评价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型耐压壳环焊缝焊接残余应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盲孔法对某大型耐压壳废弃壳圈环焊缝及两个模拟模型进行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普遍较大,mises应力超过0.5σs的测点约占2/3左右,另有10%~20%的测点mises应力超过0.8σs,接近屈服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