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与前两年的火爆行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国内汽车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多少让市场各方特别是汽车企业“措手不及”。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微型轿车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虽然微型轿车的增长速度逐月放缓,但其增长速度仍高于国内轿车行业整体发展的速度。这说明我国微型轿车工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5年前三季度,以自主品牌为生力军的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本文简要描述了2005年前三季度国内微型轿车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鼓励小排量轿车政策和举措,结合2005年国内微型轿车行业产销数据.对前三季度国内微型轿车的市场运行情况和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天津一汽车夏利、奇瑞QQ、吉利系列及长安奥拓等10个品牌的微型轿车2005年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22):14-17
随着国内中级轿车市场的成熟和高级轿车市场的稳定,介于中级轿车和高级轿车之间的细分市场一一中高级轿车市场近几年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内轿车市场细分再细分,不仅有助于轿车市场的开拓,也反映了国人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本文国内中高级轿车是指排量2.0~2.6L、售价20万元左右的轿车,关于中高档轿车的划分,适当参考轿车企业自身产品定位和市场通行惯例。  相似文献   

4.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23):18-23
一、上半年国内1.6L排量轿车市场综述 近几年,随着国内轿车厂家对轿车细分市场营销的深入,轿车黄金排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1.0L、1.3L、1.6L、1.8L、2.0L通常被称之为轿车的黄金排量,有关某种黄金排量轿车市场销售排行榜被轿车企业特别看中,也不时见诸于报端。1.6L排量以其位居中央的特殊位置,经济型轿车和中级轿车两大主流车型的分界线和交汇处,受到轿车厂家和市场的特别追捧,其风头甚至盖过目前市场大红大紫的1.0L排量微型轿车。  相似文献   

5.
2010年的国内微型乘用车的市场表现可以用不尽如人意和大失所望来概括。 微型汽车家族中最重要的车型——微型客车曾经是2009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一颗“耀眼”的明星,销售增长幅度高居国内乘用车各细分市场榜首;到2010年,销售增长幅度却跌至国内乘用车各细分市场倒数第2位;国内微型轿车的销售增长幅度则略高于国内轿车市场平均水平,总算为微型乘用车挽回了一些颜面。  相似文献   

6.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5,(12):36-42
2005年一季度,外部政策市场环境的“频频利好”,使得积聚已久市场做多动能的国内微型轿车市场终于开始爆发,在2005年国内轿车市场的表现可谓无限风光。以天津一汽夏利和奇瑞QQ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微型轿车“威风八面”,“昂首阔步”进入国内轿车单一品牌销量排行榜的前三名,表明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天地广阔”,  相似文献   

7.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7,(16):17-24
正如市场各方所料,2007年一季度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依然延续的疲弱市场走势,但2007年以来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市场走势之弱,却出乎市场各方的预料:2007年一季度,国内微型客车销售增长率由2006年底的10%降到目前的1%,国内微型轿车销售增长由2006年底的负1%降到目前的负10%左右,微型客车和微型轿车销售下降幅度均在10%左右;作为国内微型轿车行业的旗帜,曾经连续数年名列国内轿车企业前十强的天津一汽夏利在2007年一季度首次被挤出前十强之列,被市场各方以及厂家寄予厚望的第三代微型乘用车的臀台亮相并未能探救国内微型乘用车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紧凑型轿车在中国国内轿车市场特指微型轿车与经济型轿车的总和。鉴于微型轿车与经济型轿车概念和界限越来越模糊,作为与普通百姓购车密切相关的轿车种类,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研究和分析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表现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紧凑型轿车特指发动机排量在0.8~15L、售价3-13万元的普及型小轿车。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内微型乘用车行业仍在遭受苦难:市场在流失,消费者在漠视,人气在下降,行业内主流企业“无心恋战”,纷纷升级换代,微型乘用车成了低端、落后的代名词和抛售的对象。需要看到的是,国内微型乘用车行业每年150万辆的销售规模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广阔市场,特别是国内微型轿车市场尽管仍为负增长,但已经先于国内轿车行业率先止跌,呈现出反弹迹象,国内微型客车市场的增长幅度首次高于国内轿车行业的发展水平。相信随着2009年初国家在政策和市场方面频频出台的利好消息,国内微型乘用车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微型轿车市场产品目不暇接、市场日益细分、用户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一个有趣而又奇特的现象是:近一年来,微型轿车新产品动力配置扎堆1.1升排量微车发动机。去年三款时尚的微型轿车新产品——奇瑞QQ、哈飞路宝、昌河爱迪尔动力配置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1.1升发动机,2004年微型轿车改进型产品的一个主要变化是发动机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进军国内微型轿车市场曾经是国内微型客车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梦想”,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好梦成真”。然而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之后,却发现残酷的现实是:国内微型轿车市场“钱景”并非一片光明,国内微型轿车企业冰火两重天的格局,让大多数微型客车企业在如愿获得生产轿车资格的喜悦后,不得不再次面对难题。  相似文献   

12.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6,(14):29-36
2006年一季度,国内轿车市场再次爆发“井喷”行情,各个轿车细分市场一齐发力,近90个品牌轿车的争奇斗艳,共同推动国内轿车行业迈向新的高峰。在群星闪耀的国内90个轿车品牌中,国内单一轿车品牌销售前十强宛若十颗明珠,熠熠生辉,见证了中国轿车工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马爽 《汽车情报》2004,(19):29-30
在国内微型轿车市场产品目不暇接、市场日益细分、用户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一个有趣而又奇特的现象是:近一年来,微型轿车新产品动力配置扎堆1.1L排量微车发动机。2003年三款时尚的微型轿车新产品——奇瑞QQ、哈飞路宝、昌河爱迪尔动力配置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1.1L发动机,2004  相似文献   

14.
榕荣 《上海汽车》2002,(1):31-32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技术进步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内轿车市场上单一品牌、单一车型长期独霸某一细分市场的现象已渐成过眼云烟。呈接踵之势的新车型、新品牌的不断涌现,使得任何一个品牌、一种车型都很难赢得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保持对市场持久的影响力。然而,就是在这个“英雄辈出”、热点迭换的时代,上海通用的“赛欧”轿车却打破了种种“惯例”,不仅牢牢地将市场的注意力凝聚在自己身上,而且还以自已鲜明的个性对整个轿车市场施加着愈来愈大的影响。“赛欧”所演绎的轿车市场上的“商业神话”,其对轿车市场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以及由此而触发的连锁反应,在中国的轿车工业史上也堪称是相当罕见的。……  相似文献   

15.
李林 《上海汽车》2002,(11):23-24
近几年,面对着越来越多地区的“封杀”与歧视,曾经风光一时的微型轿车大伤了元气:市场份额逐年萎缩、有效需求增长乏力、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价格战火连绵不绝。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劣以及市场空间的逐渐缩小,使得微型轿车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轿车市场中价格波动幅度最大、降价频次最多、对外部竞争环境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车型之一。今年以来,关税的大幅下降,再次引发了微型轿车市场规模空前的价格地震,其幅度之大,涉及品牌、车型之广都堪称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6.
1997年轿车市场快速运行与艰难运行相伴,市场培育中的进步与问题并存,这些都是今年轿车市场的鲜明特点。 1.轿车市场的快速运速运行 1996年汽车总体月累计销售有6个月负增长,到了第4个季度才出现微弱低速增长:轿车月累计销售增长率为17.47%。1997年轿车市场需求增长明显高于1996年,轿车仍然是汽车诸车型中市场需求最旺的车型,10个月的累计销售增长23.78%,高出汽车整体增长17.02个百分点,支撑了1997年汽车市场的回升,支撑了汽车市场的适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中国轿车销售386万辆,增幅达到35.1%,实现历史新高。轿车市场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入门级用户的大量增加,家轿普及化趋势初显端倪。和这些用户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微型轿车,而目前国内微轿市场云集了20余家品牌,这种品牌战国的局面,也难免让购车者挑花了眼。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对于国内微型客车/微型轿车行业来说,值得总结的地方很多。 一、国内微型客车市场分析 相对于国内乘用车行业的绝对主角轿车而言,已经沦为配角的微型客车市场表现尚可,与2006年销售量首次负增长的微型轿车相比,微型客车产销量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足以令人宽慰。2006年,微型客车产量为93.08万辆。同比增长14.55%,微型客车销售量为91.79万辆,同比增长10.40%。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轿车市场特征及发展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轿车市场处于导入期末期,成长期初期的发展阶段,轿车市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对欧美日轿车工业的市场细分策略的应用要十分慎重,我国轿车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为:私人用车向中档级别发展,国产轿车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小排量微型轿车的市场急剧萎缩堪称国内轿车行业的一大新闻,相关各方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悲观者(行业权威)甚至预言未来国内微型轿车行业会逐渐消亡。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震动不可谓不大。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微型乘用车走过了艰难的2007年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